主动肩负起广东省“两翼齐飞”的历史使命,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汕潮揭都市圈,积极对接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建设,在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以汕头为中心的汕潮揭都市圈在东南沿海的战略崛起。
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全力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有机联系,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重要发展平台和承接珠三角核心区外溢现代产业功能为重点,深度融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以产业梯度转移促成区域经济格局新调整,并重点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功能延伸区和发展区。充分借助港澳国际化大都会和枢纽功能优势,强化汕港澳在金融、物流等行业的合作,推动汕港澳间贸易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更快更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充分借鉴大湾区在城市管理、社会管理等领域先进经验,推动教育、医疗、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共建汕头与粤港澳优质生活圈。
推进深圳汕头深度协作
打造区域深度协作示范样板。落实深圳汕头深度协作框架协议,充分发挥深圳、汕头比较优势,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导向、优势互补、创新引领、协同发展”原则,加强区域协同和交流互鉴,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加强社会民生领域合作,加强人才培训交流。以深汕协同创新科技园等重大合作项目为抓手,推动深圳“设计+”赋能汕头传统产业,推动深圳人才、技术、信息、金融与汕头的侨资侨力、民资民力深度合作,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打造经济特区样板示范。
深圳汕头深度协作方向
深圳汕头深度协作方向 |
1.加强产业协作对接。依托深圳大型国有企业、民营骨干企业和工业设计协会等行业协会,进一步加强纺织服装、工艺玩具、化工塑料、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现代农业等产业对接,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推动原则,让合作协议落到企业和项目上,促进两地产业差别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2.加强平台区(县)对接。在两市区(县)、战略平台互动交流基础上,找准双方深化协作的切入点,进一步推动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深圳高新区、盐田综合保税区、坪山综合保税区、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汕头国家高新区、汕头综合保税区等平台,福田区、罗湖区、南山区、宝安区、盐田区、龙岗区、坪山区、龙华区、光明区、大鹏新区与我市区(县)对接,强化科技、产业、贸易、金融、文化等领域合作,共同打造区域发展新增长点。
3.加强机制协调对接。建立常态化交流沟通、协调衔接机制,加强区域协同和交流互鉴,落实深圳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发展规划,扎实推进基础设施相连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动深圳都市圈和汕潮揭都市圈融合发展,共同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 |
资料来源:汕头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加快建设汕潮揭都市圈
高水平建设汕潮揭都市圈。推动汕潮揭三市更宽领域和更高水平协同发展,联动梅州一体化发展,增强汕潮揭都市圈内生发展动力。充分发挥各市比较优势,推进四市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务实合作,促进产业互补发展。发挥临江靠海优势,串联汕头高新区、揭阳中德金属生态城、潮州凤泉湖高新区等汕潮揭重要创新发展平台,共同构建区域研发—孵化—产业化链条与网络,建设榕江生态科创走廊。整合广澳港、潮汕机场、高铁站,共同打造临港空铁经济区。探索港航龙头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推进汕潮揭港口资源整合,实现汕潮揭港口统一管理运营,加快做大做强粤东港口群,增强整体竞争力。发挥汕头教育、医疗、商贸、文化等优势,建设覆盖全域的高品质现代化服务体系,实现区域资源共建共享。以潮汕文化为纽带,共建潮人主题文化基地,打造全球潮汕文化中心以及面向海内外潮人的特色化高端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区域凝聚力。
汕潮揭都市圈重点事项
汕潮揭都市圈重点事项 |
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划建设城际铁路。加快汕头澄海(南澳)至潮州潮安高速公路、潮汕环线潮汕联络线延长线(京灶大桥)建设,推动汕昆高速、沈海高速粤东段改扩建,规划建设汕头至饶平沿海高速公路、梅州至潮州高速南延线,谋划西部加密线、广澳港区疏港连接线等高速公路,完善店市、澳头互通立交出入口;加快潮汕大桥建设,做好广东滨海旅游公路等跨市通道对接工作,谋划研究南澳第二跨海通道。共同推进揭阳潮汕机场跑道延长及站坪扩建项目、潮汕航空发展专项资金、韩江粤东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2.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推进公交合作运营、汕潮揭(梅)人力资源合作交流系列活动、建立“粤东基础教育学科群”、建立三市教研共同体、办好《粤东基础教育研究》、金融同城、开展粤东中小学微课比赛、课题申报、汕潮揭创业创新大赛、开展旅游宣传推广。
3.社会治理联防联治。深入推进韩江、练江、榕江(枫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扫黑除恶、打击河道非法采砂联合执法行动、共同保护桑浦山、继续推进四市大气联防联治,强化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建立联合打击跨区域突出犯罪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警务协作机制、建立禁毒堵源截流协作机制、建立健全指挥协作机制、建立社会治安防控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澄饶联围综合治理工程。 |
资料来源:汕头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强化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各市联动发展
强化粤闽浙沿海城市群中心城市作用。深化厦漳泉都市圈与汕潮揭都市圈互动交流。加强与粤闽浙沿海城市群、赣南地区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务实合作,形成区域合作新格局。加快漳汕高铁建设进度,推动汕头与闽浙沿海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推进建设“汕头—潮州—揭阳—梅州—龙岩—赣州发展轴”,培育壮大粤东沿海发展区。加快推进以汕头港为核心统筹协调粤东港口群发展,打造成为商贸服务型国家枢纽。充分发挥闽南文化与潮汕文化相似的人文底蕴与文化传统,合力推广宣传汕头、闽西南城市群旅游品牌,培育壮大旅游龙头企业,突出“旅游+”,推动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用足用好对台优惠政策,打造南澳对台小额贸易市场。(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城市化建设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投资潜力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