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握市场化、数字化方向,加强改革举措系统集成、协同高效,迭代升级最强制度供给,努力形成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制度新优势。
(一)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分层分类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企改革系列政策落地落实。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竞争类国有企业核心资产基本实现混改。提高资产证券化率,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创新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建立国有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上市,完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优化市场化经营和收入分配机制。到2025年,力争培育千亿级企业2—3家。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弘扬新时代湖商精神,实施“品质湖商提升工程”和“湖商青蓝接力工程”,持续办好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开展冠军领航行动,深入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雏鹰行动”等企业培育工作,培植“链主型”企业。培育和扶持科技型民营企业,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品创新研发支持力度。健全“三服务”长效机制,高效落实企业帮扶政策,全面实施小微企业信贷“增氧”计划和金融服务“滴灌”工程。健全民营企业公平竞争政策法规。
冠军领航行动
冠军领航行动 |
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冠军领航企业,支撑引领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上市企业数量达到70家,“金象金牛”企业30家以上,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省级制造业“隐形冠军”30个。
1.深入实施“雄鹰行动”,加强“金象金牛”大企业培育,着力培育一批资源配置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标杆企业,支撑引领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深入实施“凤凰行动”,大力实施企业上市倍增计划,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3.深入实施“雏鹰行动”,聚焦“专精特新”发展方向,打造一批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培育一批国内外细分市场“单项冠军”。
推动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加大精准帮扶力度,着力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发展活力、提高企业发展质效。 |
资料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二)提高要素市场配置效率
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创新土地、能源、环境容量、水资源、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完善要素交易规则和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健全亩产效益综合评价体系。深入实施“‘五未’土地处置+‘标准地’+全产业”改革,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大幅提升单位建设用地产出。深化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推进电力、天然气等资源要素改革,实施用能权、挥发性有机物和碳排放权交易改革。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要素市场改革,实现要素跨区域流动共享。
完善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深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试点,切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完善产权保护工作机制,依法平等保护各类产权。按照“全国一张清单”和动态调整的管理要求,全面及时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提升准入政策透明度和负面清单使用便捷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全面清理和废止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制度,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
(三)构筑高效有为的政务服务体系
提高审批监管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的政务服务体系。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更大范围实行告知承诺制,探索极简审批,实现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好差评”闭环。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探索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试点改革,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持续提升企业开办、注销便利化程度。创新监管模式和执法方式,推行“互联网+监管”,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支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加快形成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地方规章体系,推进电子商务、对外贸易、供应链等领域标准国际化。深化行业协会、商会和中介机构改革。到2025年,营商环境便利度达到90分以上。
深入推进政府数字化改革。完善数字政府建设架构体系,健全全市统一、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全面实现“一网通办”,推进政府职能重塑、流程再造、业务协同、效能提升。安全有序推进公共数据与社会数据汇聚融合,打破信息孤岛。推进场景多业务协同应用,以数字化助推“一件事”集成改革和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构建优质、精准、普惠的公共服务数字化应用体系,全面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应用,推进“刷脸办”“智能秒办”“无感智办”“区域通办”等便民场景建设与应用,打造“掌上办事之城”“掌上办公之城”。
深化信用湖州建设。争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体系。迭代完善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在社会治理、政府采购、金融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应用,拓展信用惠民便企应用服务场景。建立推行信用承诺制,建立健全行业领域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机制,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持续推进诚信文化宣传和诚信知识普及。积极参与长三角信用一体化建设。
(四)健全地方财税金融体制
优化地方财税管理制度。加强财政资源统筹,迭代升级以绩效为核心的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增强重大决策部署财力保障。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编制的政策导向。推进财政支出标准化,强化预算约束和绩效管理,深化财政“大监督”工作机制。完善市区财政管理体制,加快推进市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增强基层公共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深化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推动绿色金融与各领域深度融合。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做大融资总量,优化融资结构。完善金融网络服务平台,加快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推动企业股改上市。创新政保合作机制,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打造金融安全城市。加快建设南太湖绿色金融中心,集聚一批绿色金融企业和机构。强化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增信服务、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一体化建设。(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城市化建设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投资潜力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