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生产生活绿色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生态保护系统化、环境治理精细化、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美丽中国的“吉林样板”。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从源头减少物耗和污染物排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和环保产业,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高效节能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绿色金融。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行动,推进燃煤替代,提高天然气、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水平。降低碳排放强度,制定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25%、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2%.推行绿色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推广应用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开展清洁供暖改造试点,提高绿色出行和清洁能源比例。实施既有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强制性标准。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和消费激励机制。建设“无废城市”,推动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宣传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推进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分级管控。推动钢铁、水泥等工业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建立完善秸秆全量化处置长效机制。治理移动源和城市扬尘污染,开展无组织排放源综合整治,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力争达到90%.改善水环境质量。推进松花江、东辽河、饮马河、查干湖、松花湖等重点河流和湖泊污染治理,加强污染源、排污口、水质断面的全过程监管,常态化、规范化推进河湖“清四乱”,推进四平、辽源打造北方缺水城市水污染治理典范。完善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推进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和系统管理,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区。到2025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国考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严格实行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机制。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广农药减量控害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加强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强化白色污染治理,合理规划布局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深入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完成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破坏环境违法行为。开展无主污染源清理整治,重视新污染物治理。
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
辽河流域污染治理:推进实施水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环境监管等。
长春饮马河流域治理:涵盖双阳区、长春空港经济开发区、九台区、德惠市和农安县等5个重点段工程,建设干流堤防、支流回水堤、堤防险段、河岸险段、河道护岸、堤顶路、上下堤路、涵洞、防洪桥等。
温德河流域水生态治理:推进实施城市防洪、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等项目,治理河道88公里。
四平南北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等。
四平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建设污水处理站、安全填埋场、暂存仓库、焚烧车间、固化车间等,形成废物填埋10万吨,年焚烧处置危险废物3万吨。 |
资料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生态修复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现状与发展动向预测》显示,加强生态保护。加强黑土地保护,保障黑土地土壤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强化河长制、湖长制,加强松花江、东辽河、图们江、鸭绿江等重点流域和查干湖等重要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合理划定河湖岸线功能分区,建立沿江沿河生态防御系统,建设万里绿水长廊。实施湿地分级管理,严格湿地用途监管和总量管控,维持全省国土空间湿地保有量。到2025年,自然湿地有效保护率达到50%.推行林(草)长制,落实天然林保护全覆盖政策,实施长白山森林生态保育工程。加强外来物种管控,防止和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态灾害。
加强生态修复。实施十年绿美吉林生态保护修复计划,推进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健全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东北森林带、北方(吉林西部)防沙带,完成林草生态修复1000万亩以上。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5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23%.实施西部河湖连通工程,建设江河湖泽互济水网,修复科尔沁草原和松嫩湿地。建设东北东部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推进辽河流域和查干湖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示范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统筹推进辽源、通化、白山等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
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
辽河源头生态修复:实施百公里河道治理、百万亩良田建设、采煤沉陷区治理、裸露山体治理等工程。
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引松渠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深重涝区下游湿地、苏家泡和六家泡湿地补水、大玉儿湿地补水、大箔口溢流坝、大安灌区二干渠补水、大安灌区利民排干补水工程等7个项目。
通化东北国家储备林示范基地:实施水源涵养、生态修复、低质林改造、河流护岸工程,改造和新造红松珍贵树种国家储备林。
长白山森林生态保育工程: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强化森林管护,提高森林质量,完成后备资源培育425万亩、中幼龄林抚育1000万亩。
长春新凯河流域综合治理:拓宽疏浚和治理河道273千米,拓宽堤防506千米,新建堤顶路506千米、护岸546千米,拆除重建拦河闸1座,改造穿堤涵洞39座。
吉林省“感知生态智慧林草”示范:建立以“一张图、两中心、三张网”为核心的吉林林草“生态大脑”,实现对全省林业和草原资源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和管理。—78—吉林省林草生态系统精准提升: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草原保护修复、湿地保护修复4个工程。
长春新立城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处理、初期雨水污染治理、河道清淤、生态河坝改造等工程。
嫩江中游(镇赉)退化草原湿地综合治理:实施封育管护、后备资源培养、退化林修复、种草改良、湿地恢复保护、坡面治理等措施,恢复和提升镇赉地区受损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蒙东(通榆)草原沙地综合治理:实施草原保护修复、防沙治沙等措施,恢复通榆地区草原植被,有效治理退化草原,遏制草原退化趋势,提升防风固沙能力,减轻风沙危害,减少水土流失,提升草原生态系统功能。 |
资料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网络。初步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根据国家公园空间布局,配合建设省域内国家公园。统筹完成全省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推进保护地勘界和自然保护区立标,实施自然公园分类分区规范管理,分类有序解决自然保护地历史遗留问题。
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长白山、查干湖、波罗湖、龙湾自然保护区,松花湖风景名胜区等国家级保护地为龙头,开展自然教育研学体验活动,探索生态保护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新途径。
自然保护地建设重点举措
自然保护地建设重点举措 |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深化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国家公园体制改革,按时序开展虎豹公园范围内现有生产生活设施和居民搬迁安置,有效恢复东北虎、东北豹栖息地生态环境,通过森林植被修复等复壮东北虎豹猎物种群,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打通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廊道,统筹推动生态恢复、产业发展、城镇建设、民生保障,促进原住居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型。
自然保护区:开展自然保护区整合优化,做到保护优先、应保尽保,确保高保护价值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强化保护能力、设施建设、生态修复、监测监控、生态旅游和研学宣教等工作,不断提升保护管理水平。
自然公园:加强自然公园规范管理,在确保主要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展生态旅游及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提升自然教育体验服务能力,重点开展资源保护、设施建设、监测监控和研学宣教等。 |
资料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实行资源总量管理高效利用。深入实施节水行动,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科学制定和动态调整用水定额,加强污水资源化利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配套建设计量设施,健全节水激励机制。控制国土空间开发强度,探索实行兼容复合利用和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利用模式,加大闲置废弃土地盘活力度。严格落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严格矿产资源规划管控,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
加强节能利用。深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控制能源消费增速,重点控制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提升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关键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开展电力、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改造。组织实施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改造、绿色照明、园区综合能效提升等节能工程。
加强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强化节能审查和各地能耗双控目标衔接,推行能效领跑者等节能新机制。加强节能监察,严格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加快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与数据应用。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政策。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和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加强产业废弃物和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汽车、家电等产品为重点,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构建废旧物资规范回收和循环化利用体系,推进建设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园。推进汽车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推广应用可降解塑料制品。
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循环经济重点项目 |
长春循环经济产业开发区建设:突出城乡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功能,解决长春市固废处理和再生资源利用,建设固废处理区、环保产业区、扩展工业区。
吉林梓楗矿渣综合利用:生产无机微晶、岩棉制品、装配式新型墙体材料及板材。永吉钼尾矿综合利用:建设贝利特胶凝材、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及板材、蒸压砖、装配式建筑预制件等,配套建设铁路工业站等附属设施。
磐石冀东新型建材循环利用:建设年产4500吨/天干法水泥减量替代生产线、粉煤灰综合利用生产线、超细矿渣粉生产线。
磐石博越新材废旧三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建设电池拆解车间、电池料热解车间、溶解车间、三元电池萃取车间、成品车间及仓库、硫酸钠储存库等,年处理废旧动力电池10万吨,产出三元电池正极材料4万吨。
四平垃圾焚烧发电厂异地改建:新建一座日处理1000吨的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2座机械式炉排炉及发电配套设施。
东丰40兆瓦生物质发电:建设40兆瓦发电机组及配套设施等,年消耗农林生物质65万吨,发电5亿度,实现清洁能源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
梅河口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年加工分解废旧轮胎10万吨,生产调和油、商业炭黑、不凝气清洁燃料等。 |
资料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严格落实资源环境准入制度。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的管控要求,明确各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完善以“三线一单”制度为核心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完善森林资源、基本草原、自然湿地、野生动植物等持续保护长效机制,健全自然保护地监管制度,开展生态系统保护成效监测评估。统筹开展重大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重大环境政策经济社会影响评估。—09—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森林、草原、湿地、重点生态功能区纵向生态补偿机制和跨地区跨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健全松花江、图们江、辽河等重点流域水质生态补偿机制,开展保护区生态效益补偿试点。完善公益林补偿制度和管护机制。健全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国有土地等有偿使用制度,逐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落实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开展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建立委托代理机制。深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完善生态公益诉讼制度。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构建以排污许可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探索构建资源环境权益交易机制。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管理。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构建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逐步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实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落实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行企业排污许可管理制度。落实属地政府责任,有效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体系和协作机制。补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提升环境治理能力。(T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