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建设国家实验室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催生重大原创科技成果,创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高水平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实施国家实验室建设专项推进行动,创新管理体制和科研组织机制,建立国家实验室服务保障机制,谋划构建全球量子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增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为提升国家科技基础能力、打造战略科技力量当好开路先锋。围绕国家战略目标,立足我省优势领域,依托相关科研机构,谋划创建新的国家实验室,积极参与其他国家实验室建设。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环境、未来技术等研究院,谋划建设前沿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打造科技攻坚主阵地、成果转化新高地、产业创新动力源。围绕脑科学、集成电路、网络与数据研究、高端测量仪器、超导应用、新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高起点规划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化、协同化发展,打造国家多学科创新发展支撑平台。发挥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作用,持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开展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关键技术研究和建设前期工作。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品牌优势,构建多层次创新体系。支持各市充分利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各类创新平台,开展科技攻关,承接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工程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工程 |
大科学装置集群。加快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雷电防护与试验研究重大试验设施,积极争取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模拟系统、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等项目落地,按照国家统一规划部署,结合地方创新发展实际,统筹布局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形成支撑开展多学科交叉前沿研究的设施群。规划建设G60高速磁悬浮通道合肥—芜湖试验工程。
能源研究院。聚焦磁约束聚变能源发展、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二次能源的储存输配、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等方向,布局“1+4”研究中心,创建国家级能源研究平台。
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脑认知、类脑智能、计算智能、芯片与系统、科技伦理等方向,布局建设“一院多中心”,争创国家级人工智能研究平台,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大健康研究院。聚焦生命科学、人口健康、疾病防治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布局“8+1+N”研究平台,形成覆盖科学发现、技术研发、临床试验、示范应用等全链条融通发展的国家级创新平台。
环境研究院。以环境科学、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先进环境技术产业为主线,实现“环境问题认知—环境技术研发—环境产业发展”多方位全链条融通发展。
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医学前沿科学和计算智能等中科院科教基础设施,新建高速磁悬浮及超导技术创新中心、高端测量仪器交叉研究中心、中国脑计划合肥中心、陶铝新材料研究院等50个左右前沿交叉研究平台。 |
资料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制定并实施安徽行动方案。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联合有实力的高校院所,以“合肥科学岛”为依托,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支撑,强化数学、物理、化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学科建设,创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把握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机遇,整合省内高校院所、企业等优势力量,创建更多“国字号”创新平台。聚焦量子科学、磁约束核聚变科学、脑科学与类脑科学、生命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材料科学等领域,力争取得若干“从0到1”重大原创性成果。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多元投入机制,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比重提高到8%左右。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聚焦产业“卡脖子”重点领域,集聚各方面力量,实施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项目,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明确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方向。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仪器、新能源等重点领域,瞄准“卡链”“断链”产品和技术,以及工业“四基”瓶颈制约,扩容升级科技创新“攻尖”计划,实施省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创新工程攻关、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和关键技术攻关等计划。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超导、等离子体推进、高场强核磁、先进激光、电磁防护等衍生技术转化和工程化,增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溢出效应,引领带动产业创新发展。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平台建设。打造“一室一中心”升级版,加强稳定运行和扩容升级,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等供给。组建省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整合全省“多点多源”创新资源,强化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建成我省科技攻坚策源地、产业技术转化地和技术发展战略智库。建设一批省产业创新中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或高校院所整合创新链上下游资源,打造颠覆性技术创新、关键共性技术应用、技术方案研发供给、企业投资孵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围绕主导和特色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平台。
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产业创新平台,打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新型举国体制“试验田”。健全技术攻坚组织管理机制,采取“定向委托”“揭榜挂帅”“竞争赛马”“军令状”等方式,选拔领头羊、先锋队,推行技术总师负责制。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或省级重大科技攻坚计划,推动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紧密合作。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资助机制,形成更多“高峰技术”。综合运用研发奖补、政府采购、科技金融等多种政策措施,合力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发展。
科技重大专项
科技重大专项 |
集成电路。重点开展先进工艺芯片制造技术、新型集成电路芯片、光通信芯片和高端芯片设计技术、集成电路核心设备、新型MEMS器件、EDA软件等研发,开展系统级封装平台建设。
人工智能。重点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多模态大数据融合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智能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关键技术研发,基于深度学习的计算机视觉新方法研究。布局6G迭代发展,开展太赫兹元器件研究。
新型显示。重点开展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微显示器件、柔性AMOLED面板,玻璃基板、柔性玻璃盖板、偏光片、有机发光材料、光学膜、掩膜版、靶材等关键材料及核心产品,曝光机、离子注入、蒸发源、化学气相沉淀、显影、刻蚀、激光退火、激光剥离等关键设备,以及核心芯片、触控模组研发。
新材料。支持面向电子信息、新能源、高端装备领域的高性能金属新材料、有机与无机半导体、第三代半导体、液晶、有机发光和电子级化工材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攻关;重点发展陶铝、铝镁合金和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新一代高温超导材料,新型硅基、炭基气凝胶等前沿新材料;支持环境友好可降解生物基新型功能纤维和薄膜研发。
新能源。重点研发可控核聚变,制氢、储氢及运输,小分子催化,煤炭清洁利用,智能电力电网、分布式能源等技术。加快突破风光水储互补、先进燃料电池等技术瓶颈。提升先进燃煤发电、核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等基础设施网络智能化水平。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开发高比能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固态电池,高功率密度电机驱动系统、毫米波雷达与激光雷达等技术,多传感器融合系统,智能车联网及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技术,L3/L4级智能驾驶汽车等产品。
智能制造与机器人。重点开展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高性能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网络协同制造系统和平台,远程监控与运行维护、故障诊断技术,数字孪生技术与系统,航空整机装备的研发制造和关键技术研发。
生物医药。重点开展研制抗肿瘤、抗感染等重大疾病创新药物,新型肺炎、新型流感、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抗体和疫苗研发,针对重大疾病,开展具有中医优势的中药复方、中药组分或单体新药研制,开展高端医疗装备和智慧医疗、远程医疗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公共安全。重点开展食品中典型危害物高效识别与确证,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耦合灾害风险辨识、监测预警、安全防控与应急处置,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风险防范与应急救援,社会安全监测预警与综合保障关键技术及相关装备研发。
生态环境。重点开展大气、水、土壤和固废等快速精准监测设备与溯源技术,工业废气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与装备,高浓度废水、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典型污染场地和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长江、淮河、新安江和巢湖等典型流域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和集成示范。
生物种业。重点开展粮食作物优质抗逆高产品种选育、特色农林经济作物品种选育,品种提质增效栽培技术示范,优质畜禽、绿色蔬菜、水产品品种、特种经济动物品种选育等关键技术研发。
现代农机。重点开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装备,新型作物植保装备,田间复式多功能作业设备,适应于复杂农田环境的变量施肥、施药智能机械,农林生物质绿色转化与利用设备,农林废弃物或副产品综合利用设备,适用于设施园艺作物生产、健康养殖精细生产等高效环保型设施装备研发。 |
资料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技术创新体系。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依法保护企业家权益,将培养企业家队伍与实施重大创新战略同步谋划、同步推进,建立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创新规划、标准和政策制定机制。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创新联盟、研发机构,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大力推进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和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规上工业企业创新平台覆盖率。落实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央企持续扩大在皖投资,布局建设各类创新平台,加强与省市科技计划衔接,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基础较好的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支持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实施“百企领军”“千企竞发”等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形成一批“瞪羚”“独角兽”企业。将符合条件的财政资金支持形成的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科技型企业使用。健全大科学装置、科研仪器、科技信息开放制度。发挥省专精特新发展基金作用,完善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创专板培育孵化功能,创新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招标投标等方面为中小微科技型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政产学研用金”六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将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强化需求导向的科技成果供给。改革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实施方式,推动企业等技术需求方深度参与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项目立项、过程管理、验收评估全过程,产出高价值、适合转化的科技成果。支持高校院所联合创新企业共同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载体建设。依托安徽创新馆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线上线下互动的全省统一科技大市场。完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功能,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着力发展一批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育一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经理人。组建高水平、综合性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专业化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支持合芜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方式。围绕重点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行业准入机制,率先在具备条件地区和领域试点建设应用场景示范工程,促进科技成果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完善“创新成果+园区+基金+‘三重一创’”科技成果转化“四融模式”。健全科技应用示范项目与政府采购相结合机制,推动创新产品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建立支持企业创新的金融联盟体系,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科技支行,健全省级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引导省级种子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集中支持科技成果转化。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制定实施新阶段江淮人才政策,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形成一支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加大高水平人才培养力度。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大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力度。支持有条件大学发展成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支持发展新型联合培养基地,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大本土人才海外培养力度,造就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实施知识更新工程、技能提升行动,壮大高技能人才队伍,培育一大批“江淮杰出工匠”。推广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技术工人培养模式。统筹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金融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队伍建设。到2025年,全省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40万人,其中高级职称人才超50万人;技能人才达到70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210万人。
提升招才引智水平。制定实施新一轮“江淮英才计划”,对标先进,完善引才工作机制,更大力度引进各类人才来皖创新创业。对顶尖人才引进“一事一议”,构建引才引智发现推广体系,集聚一批院士、科学家。发挥政府投入引导作用,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个人等采取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引进人才。研究制定企业技能人才引进普惠性政策,建立吸引一线工程师、高素质年轻人流入留住机制。实施“万名博士后聚江淮”行动计划,支持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创新实践基地,到2025年,全省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达到800个。
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建立符合不同人才成长规律和实际特点的评价机制,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完善编制周转池、首席科学家、股权期权激励等制度。探索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充分赋予人才“引育留管用”自主权。打破人才流动体制壁垒,鼓励高校院所和企业人才有序合理双向流动。
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打造人才链,推进产创才融合。加强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留学回国人才创新创业扶持计划。建立皖籍人才数据库和人才服务保障体系,高标准建设一批高端人才集中生活服务区,支持企业建设技能人才公寓,在职业资格认定认可、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提供便利。加强学风建设,坚守学术诚信。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扩大创新开放合作,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按照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原则,联合沪苏浙共同推进长三角区域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强化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增强创新要素共享流动,形成一批彰显安徽特色的创新改革成果和品牌,加快构建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创新长效机制。支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科研管理、成果转化、人才激励、要素配置等方面开展改革试点,构建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整合省级科技创新基地,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健全以信任为前提的科技管理机制,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使用权,试点推行科研管理“绿色通道”、科研经费使用“包干制”、财务报销责任告知和信用承诺制。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进一步扩大编制管理、人员聘用、职称评定、绩效激励等方面的创新自主权。完善高校院所增加科研投入的激励政策和机制。引导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健全基础前沿研究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弘扬科学精神,加强科普工作,营造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进一步扩大创新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大院大所在皖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高校院所和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布局国际科技合作网络,跨国设立国际化研发中心。优化发展一批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完善布局一批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加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
聚力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
借鉴世界知名科学城先进理念和建设模式,集聚高端创新资源,优化综合创新环境,积极创建国家级科学城。
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核心区。紧紧围绕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战略目标,依托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坚持高点定位、融通创新、开放合作、生态人文,促进科技、产业、人才与空间有机耦合,推动体系化科技创新,持续产出丰硕的前瞻性、原创性成果,培育形成更多的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提升在全球创新体系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打造科研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生态环境优美、生活服务完善的国际一流科学城。
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功能。强化科创资源集聚能力,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一批前沿交叉研究平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和科技产业咨询高端智库,引进培育一流人才和创新团队。强化科技创新转移转化能力,大力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构建重大科技成果熟化、孵化、转化服务体系。强化国际交流开放创新能力,建设一批科技共享交流、重大成果展示载体,创设一批国际知名科学品牌活动和权威性论坛。强化宜居宜业城市服务能力,构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和城湖共生生态体系。
构建功能联动承载高效的空间格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量子中心,打造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建设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科大硅谷,打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为主体并带动国际一流人才、青年优秀人才集聚的创新创业高地。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打造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打造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综合性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打造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孵化基地。建设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区,打造服务全省、面向世界的国际科学交流中心。建设合肥骆岗生态公园,打造绿色生态人文智慧的创新空间。建设创新人才家园,打造一批高品质国际化社区。
合肥滨湖科学城重大工程
合肥滨湖科学城重大工程 |
量子中心。以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量子大道”为承载基础,集聚全球量子技术和人才资源,构建集科学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量子信息产业创新链,加快建设量子信息产业发展集聚区。争取到2025年,培育若干独角兽企业,辐射带动全国量子信息产业发展。
科大硅谷。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资源,支持建设海内外校友科创基地,引进留住更多国际一流人才、青年优秀人才,逐步发展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产业”集聚区。
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新园区,集聚世界一流研发机构,引进培育世界顶尖科研人才,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打造量子信息创新成果策源地。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规划建设“科技、安全、生态、国际化”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围绕设施集群建设,汇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科技服务、生活服务等创新元素,打造中国最美科研圣地。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充分发挥安徽创新馆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合肥工业大学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成果转化能力,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向往汇聚、集中交易、高效转化,打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全国枢纽和全球重要节点。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区。加强滨湖国际科学交流中心与国际会展中心等协同联动,常态化举办世界级科学盛会、世界制造业大会,聚焦科学技术共享交流、未来网络信息交互、先进制造成果展示,创设国际科学活动和权威论坛,打造集中展示安徽创新成果的窗口。
合肥骆岗生态公园。突出生态功能,打造蓝绿相间、水园共融的城市绿心、生态绿肺。突出“生态领航、人民园博”主题,打造“永远不落幕、永远有变化”的园博园。建设引领全省的科创CBD核心区,打造环境一流、业态高端的总部经济高地。
创新人才家园。加强城市规划设计,构建便捷、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优质高效、保障多元、开放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创新要素集聚区域,建设一批科学家国际公寓、青年和外籍人才创新创业社区,形成以科创为特色,集工作、学习、休闲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宜居宜业家园。 |
资料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科技创新智库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