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坚持上海龙头带动,携手苏浙扬皖所长,全面落实国家规划纲要及安徽行动计划,深入实施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积极推进重点协同事项,在长三角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中更好展现安徽担当作为。
全面推进与沪苏浙协同合作
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促进创新共建、协调共进、绿色共保、开放共赢、民生共享,协同推动长三角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一体化协同创新体系。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共建一批高水平创新高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增强高水平科技供给能力。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地运行,打通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关键环节,提升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策源能力。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联合攻关,共同承接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和平台共建共用共享,探索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逐步扩大长三角创新券使用范围。
加快优化一体化产业分工协作。推进长三角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扩链行动,提升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工业软件稳定供应水平。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G60产业联盟和沪宁合产业创新带建设,谋划建设宁淮宣黄经济成长带,推动中心区传统产业向中心区以外城市升级转移。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协同布局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实施长三角“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等重大战略项目,共建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发挥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作用,搭建产供销对接平台,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依托企业家联盟、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大力推进产业协作、技术对接和市场融合。
加快夯实一体化绿色发展基础。合力建设长江、淮河生态廊道和皖西大别山、皖南—浙西南生态屏障,筑牢绿色发展本底。联合实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深入实施长三角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和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强化长江、淮河、新安江—千岛湖等重点跨界水体联保专项治理,推进沱湖和洪泽湖流域等重点跨界水体共保联治。完善和落实固体废物污染防控长效机制,推动建设长三角固体废物信息化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犯罪活动,打造“无废城市群”。探索建立毗邻地区同等生态环保考评体系,推进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一体化和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一体化,合力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协同实施一批绿色发展重大工程,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推进杭黄绿色产业带建设。
加快提高一体化开放合作水平。对接服务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推动科技创新型企业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积极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进一步加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设施联通和功能对接,强化各类品牌展会和相关贸易投资活动协调联动。推进与沪苏浙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共建高水平开放平台。推动海关高质量一体化改革,共同提升长三角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货物流转效能,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空港口岸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在全省对外开放空港口岸落地。加快构建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和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大力推动省际待贯通公路、航道建设,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世界级机场群,建设长三角能源应急供应保障基地和一体化防洪体系。
加快构建一体化市场体系。加强与沪苏浙人力资源市场融合接轨,推动人才资格认证标准统一,推动建立互认共享的人才评价和培养机制。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推动建立长三角区域性股权市场,共同设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投资基金,提升发展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支持长三角公共资源交易联盟建设,加强与沪苏浙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互联共享,构建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深入开展“满意消费长三角”行动,推动市场监管一体化。共建长三角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区域合作示范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共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国际一流市场环境。
加快提升一体化民生服务能力。常态化推进长三角疫情联防联控“7+5”工作机制和协同事项,建设长三角公共卫生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加强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衔接。加强区域教育标准体系建设,深化校长和教师交流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地区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共同打造上海“一大”会址—浙江嘉兴南湖—淮安周恩来故里—皖西大别山红色旅游等高品质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共同办好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文化品牌活动。推动汽车运动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全国一流汽车自驾营地集群。合作建设一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区域内医院联盟、专科联盟建设。制定实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方案,逐步实现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目录的统一,建立健全长三角异地费用联审互查机制。开展区域一体化养老试点,加快打造长三角健康养生基地。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在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率先实现“同城待遇”。实现长三角地区国家综合档案馆异地查档在线出证。
加快创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地方立法和执法工作协同协作常态化机制,在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监管等领域开展人大执法检查工作协作。深化三省一市政协交流合作,常态化开展联合调研和联动民主监督。健全省级层面重大合作事项协调机制,强化规划、政策和项目协同。探索建立权责清单“长三角一单”,加快“一网通办”平台互联互通。健全统一高效、协调有力的标准化工作体制机制,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联防联治、基本公共服务、信用体系等方面推动制定区域统一标准。协同完善统计合作与交流机制,强化经济普查、统计服务、统计基础建设等方面合作。探索建立完善同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培养交流机制,推动建立互派干部挂职、跟班学习和实践锻炼常态化机制。
大力推动五个“区块链接”
聚焦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聚力打造五个“区块链接”,加快形成重要战略支点,带动全省域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深入谋划共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先行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全面总结评估实施成效,规划建设覆盖上海光明集团绿色发展基地和苏浙皖毗邻六县(市)的“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统一规划管理、统筹土地管理、推动要素自由流动、创新财税分享机制、协同公共服务政策,加快布局建设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产业合作重大项目,积极探索打造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践行“两山”理念样板区、新兴产业集中发展区、生态型产城融合先行区、一体化合作发展体制机制试验区和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的新路径。
高标准打造“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复制推广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坚持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建设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及杭州—黄山、宣城—湖州、和县—浦口、天长—六合、徐州—宿州—淮北、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开发区等“3+N”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加强跨区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衔接,推动基础设施、生态环保、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造跨行政区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新城区。
高能级建设各类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坚持分类施策、梯次推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园区基础设施条件、配套服务功能和产业承载能力,完善跨区域产业转移、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要素对接和制度对接,推动主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高质量推动各设区市与沪苏浙相关市(区)共建合作。支持合肥、黄山与杭州,淮北、宿州与徐州,亳州与衢州,蚌埠与苏州,阜阳与上海徐汇,淮南与上海闵行,滁州、芜湖与南京,六安与上海松江,池州与上海长宁,铜陵与常州等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支持马鞍山与南京加快对接,推进跨界示范区建设,推动各设区市深度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及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都市圈,共同提升长三角城市发展质量。
高水平推动各市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市城区对口合作。持续深化合肥包河区与杭州余杭区,淮北相山区与上海嘉定江桥镇,宿州埇桥区与徐州铜山区,阜阳颍泉区、颍州区与上海松江石湖荡镇,阜阳颍东区与上海松江车墩镇,淮南田家庵区与常州天宁区,宣城宣州区与南京高淳区,黄山徽州区、黄山区与杭州萧山区、富阳区等对口合作,支持各市城区通过多种灵活方式,与沪苏浙相关市城区开展全面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共建格局。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项行动 |
五个“区块链接”。深入论证谋划“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联合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及交通等专项规划研究,布局建设一批基础设施、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项目。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为牵引,进一步完善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规划政策体系,形成一批制度创新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提升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开发建设和管理水平,支持各地依托现有省级以上开发区培育更多的省际合作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依托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区域合作平台,推动16个设区市与沪苏浙相关市(区)共建合作、各市城区与沪苏浙相关市的城区对口合作。
建设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苏浙皖创新优势,以合肥、上海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同创推动原始创新,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四城共创”推动技术创新,以沪通、宁苏锡、杭甬、合芜蚌“多组团联创”推动产业创新,共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基地,联合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构建开放融合的创新生态环境。到2025年,形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积极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聚焦“科创+产业”,支持合肥、芜湖、宣城深化与沪苏浙相关城市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蚌埠、淮南、马鞍山、铜陵等有条件的市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快推动产业联盟和合作园区建设,建成产业发展的先进走廊、改革创新的先试走廊、产城融合的先行走廊。
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深入推进新一轮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改革,编制实施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方案,积极探索机制共创、生态共保、环境共治、成本共担、产业共兴、基础共联、发展共享的新模式,打造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样板、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新模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典范,为流域生态补偿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实现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加强与长三角两省一市对接,以跨省通用为目标,以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应用为触点,实现长三角区域一卡通用和同城待遇。建立“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实现在政务服务、惠民惠农补贴发放、就医购药、金融服务、智慧城市、信用服务等领域应用。 |
资料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高水平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
全面落实国家促进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打造“6+2+N”产业承接平台。用足用好用地保障、人才培育引进、电力和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等重大政策,完善园区供电、供热、给排水、燃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承接平台提高空
间集聚度、加速产业集群化、提升科技创新力,建设成为长三角高质量承接产业转移优选地、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发展样板区、淮河生态经济带产城融合发展先导区、重要的能源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及先进制造业基地。
创新产业承接模式。健全完善集聚区联动机制,推动集聚区采取园中园、委托管理、投资合作等模式与沪苏浙及合芜马等地共建合作园区,探索建立要素投入共担和财税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对接机制,加快承接长三角中心区产业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改造提升能源原材料,做强做优装备制造业,提质升级消费品工业,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高效生态农业,引导产业集群集聚和产城融合发展。坚持生态优先,严格产业准入,注重环境保护,强化与能源双控目标任务的衔接,促进能源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提高集聚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城市化建设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投资潜力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