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成效
“十三五”时期,广东省经济总量连续跨越8万亿、9万亿、10万亿元台阶,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如期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五年年均增长约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9.4万元(按照1∶6.9的汇率,折合1.37万美元),五年年均增长4.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9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6%,2016年即成为全国唯一超万亿元的省份。进出口总额跨越7万亿元大关,2020年达7.1万亿元,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4万亿元,五年分别年均增长10.5%和5.8%。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2.41%提高到2020年的2.9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04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2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1%,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基本达到创新型地区水平。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实名注册量分别超过9500万、600万、170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稳居全国首位。“十三五”时期,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7.9万亿元,年均增长7.5%,2020年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达24.8%;中欧班列共发运1069列,发送集装箱10万标准箱,货值52.1亿美元;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累计203对,基本实现沿线主要国家全覆盖。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一批高质量外资大项目相继落户、顺利推进,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277.1亿元。对外投资合作实现新发展,五年累计对外实际投资693.3亿美元。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
重点内容 |
经济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8万亿、9万亿、10万亿元台阶,202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如期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连续32年居全国首位,五年年均增长约6.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9.4万元(按照1∶6.9的汇率,折合1.37万美元),五年年均增长4.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29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6.6%,2016年即成为全国唯一超万亿元的省份。进出口总额跨越7万亿元大关,2020年达7.1万亿元,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4万亿元,五年分别年均增长10.5%和5.8%,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
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继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初步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形成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等7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5G产业、数字经济规模均居全国首位。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业、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新兴服务产业和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2020年,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4.3∶39.2∶56.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56.1%,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4.7%,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2%;2019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4.8%。广东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基本建成,海洋经济持续稳步发展,2019年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约2.11万亿元,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 |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重要突破 |
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四年居全国首位,初步形成以广州、深圳为龙头,珠三角地区7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支撑,辐射带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协同发展的创新格局。全省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2015年的2.41%提高到2020年的2.90%;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8.04件,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24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总量的41%,知识产权综合实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基本达到创新型地区水平。中国(东莞)散裂中子源正式运行,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加速器驱动嬗变系统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总数分别达30个、39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5.3万家,总数、总收入、净利润等均居全国第一;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达251个。科技产业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著,累计获国家批复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2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45个。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1.1%,比2015年提高5.5个百分点。 |
全面深化改革成效显著 |
扎实推进18项重大改革任务落地见效,率先推进13项创造型、引领型改革任务攻坚突破。“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省级权责清单事项从5567项大幅压减至1069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累计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220项。全面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粤省事”“粤商通”“粤政易”实名注册量分别超过9500万、600万、170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稳居全国首位。加大财政、国资国企等领域改革力度,实现省市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理全覆盖,部分省属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出台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形成58项营商环境改革制度成果,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电子税务局,企业开办时间平均仅需1个工作日。全省实有各类市场主体总量达1385万户,五年净增600万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突破5.5万家、居全国第一。出台“实体经济十条”“民营经济十条”等政策措施,累计为企业降低成本超过3800亿元。 |
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广东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527项制度创新成果,41项全国首创,6项成为全国最佳实践案例,133项在全省相关范围复制推广。外贸格局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超过加工贸易,占全省进出口总额比重由2015年的42.1%提升至2020年的51.2%,民营企业出口占全省出口总额比重由39%提升至55.1%,成为第一大贸易主体;贸易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跨境电商进出口和市场采购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十三五”时期,全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达7.9万亿元,年均增长7.5%,2020年对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占全省比重达24.8%;中欧班列共发运1069列,发送集装箱10万标准箱,货值52.1亿美元;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累计203对,基本实现沿线主要国家全覆盖。利用外资提质增效取得新突破,巴斯夫、埃克森美孚等一批高质量外资大项目相继落户、顺利推进,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7277.1亿元。对外投资合作实现新发展,五年累计对外实际投资693.3亿美元。 |
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渐次成形,城乡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升。2019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1.4%,四年提高2.7个百分点,累计实现1150万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珠三角地区核心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全面推进,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态势初步形成,佛山进入经济总量万亿元城市行列,东莞经济总量接近万亿元,深汕特别合作区打造“飞地经济”区域协调发展创新范例。沿海经济带产业支撑强化,660多个投资超10亿元的产业项目密集落地,沿海重化产业带和海上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珠三角地区联系东西两翼地区快速运输通道基本形成,一批高等院校和高水平医院在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布局建设。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优势凸显,以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梅州、韶关获批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城乡融合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全省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现代化乡村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实现农业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全覆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显著,全省自然村基本完成基础环境整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015年的2.60∶1缩小到2020年的2.50∶1。我省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经验向全国推广,广州、深圳、珠海、佛山入选全国智慧城市,广清接合片区列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惠东、台山等10县(市)列入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示范县。 |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 |
2020年,全省高铁运营里程达2065公里,总里程居全国前列,五年新增704公里;城际铁路运营里程达476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10488公里,连续七年居全国第一,五年新增约3500公里;民航机场旅客年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多年居全国前列。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广深港高铁建成通车,广州至湛江高铁、广州经汕尾至汕头铁路、深中通道、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深圳机场扩建、湛江机场迁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通江达海、干支衔接的航道网络基本建成,沿海主要港口航线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省港口货物年吞吐能力达19.2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6600万标准箱。多元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能源科技创新水平和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海上风电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阳江核电、台山核电建成投产,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省级电网。“十三五”时期,新增建成油气管道约2085公里,全省油气管道总里程约6280公里,形成覆盖珠三角地区、贯穿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网,实现市市通管道天然气,建成连接炼厂、主要消费市场和成品油储备基地的成品油运输管网。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韩江高陂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完成,五年累计治理中小河流12800公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全省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分别达116.5%、120.1%,5G基站数累计超过12万座,居全国第一,5G产业服务链初步形成。 |
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
2020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1万元,五年年均实际增长5.5%。“十三五”时期,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突破7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80元,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五大险种参保人数和基金累计结余均居全国第一。教育强镇、强县、强市和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市、区)实现全覆盖,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86%。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2%。启动建设30家高水平医院,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省级重大标志性文化工程“三馆合一”项目正式开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落户深圳,基本实现全省五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便民利民的公共体育设施覆盖城乡,“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稳步推进,五年累计新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住房20.2万套。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社会保持持续安全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 |
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
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控,965户省属“僵尸企业”全部市场化出清。地方金融机构经营稳定,金融生态环境逐步优化,我省在全国唯一连续三年获国务院金融督查激励。2020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为1.19%,比2015年末下降0.38个百分点。互联网金融风险基本出清,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政府债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隐性债务增量得到全面遏制。精准脱贫扎实有效,累计161.5万相对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277条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出列标准。帮助广西、四川、贵州、云南4省(区)93个国定贫困县实现500多万人口脱贫,帮助西藏、新疆和四川甘孜共29个县(市、区)脱贫摘帽。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0年全省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达87.3%,全面消除劣Ⅴ类国考断面,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2.7%(标况),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22微克/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五年累计下降30%以上;2016年至2019年单位GDP能源消耗累计降低13.51%;珠三角地区9市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完成情况表
指标 |
2015年基数 |
“十三五”规划目标值 |
“十三五”实际完成数 |
指标属性 |
|||
2020年 |
五年年均增长[累计] |
2020年 |
五年年均增长[累计] |
||||
1.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 |
7.47 |
11 |
7% |
11.08 |
6.00% |
预期性 |
|
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
6.93 |
10 |
6% |
9.4 |
4.20% |
预期性 |
|
3.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11.37 |
17 |
6.10% |
15.4 |
4.10% |
预期性 |
|
4.城镇化率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8.7 |
71.7 |
[3] |
71.4* |
[2.7]* |
预期性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44.1 |
48.1 |
[4] |
48.1* |
[4]* |
||
5.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
50.3 |
55.5 |
[5.2] |
56.5 |
[6.2] |
预期性 |
|
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
101.5 |
— |
103 |
102.6 |
102.4 |
预期性 |
|
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 |
2.41 |
2.71 |
[0.3] |
2.9 |
[0.49] |
预期性 |
|
8.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2 |
19 |
[7] |
28.04 |
[16.04] |
预期性 |
|
9.科技进步贡献率(%) |
56.8 |
59.8 |
[3] |
60 |
[3.2] |
预期性 |
|
10.技术自给率(%) |
71.2 |
75.2 |
[4] |
78 |
[6.8] |
预期性 |
|
11.互联网普及率 |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 |
62.4 |
94.3 |
[31.9] |
116.5 |
[54.1] |
预期性 |
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 |
81 |
108.6 |
[27.6] |
120.1 |
[39.1] |
||
1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25.6 |
26.6 |
[1] |
31.1 |
[5.5] |
预期性 |
|
13.常住人口(万人) |
10849 |
11400 |
1% |
11521* |
— |
预期性 |
|
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 |
>7 |
— |
5.5 |
预期性 |
|
15.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0.52 |
11.1以上 |
[0.6以上] |
11.14 |
[0.62] |
约束性 |
|
16.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
155.5 |
— |
[550] |
133.7 |
[717.25] |
预期性 |
|
17.农村贫困人口脱贫(万人) |
— |
— |
[161.5] |
— |
[161.5] |
约束性 |
|
18.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89 |
90 |
[1] |
90* |
[1]* |
预期性 |
|
19.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 |
8.8 |
1.1 |
[15] |
2 |
[20.2] |
约束性 |
|
20.人均预期寿命(岁) |
77.1 |
77.8 |
[0.7] |
78.4 |
[1.3] |
预期性 |
|
21.耕地保有量(万公顷) |
316.3 |
247.93 |
— |
— |
— |
约束性 |
|
22.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万亩) |
— |
— |
[121] |
— |
[114.69] |
约束性 |
|
23.万元GDP用水量下降(%) |
— |
— |
[30] |
— |
[30以上] |
约束性 |
|
24.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 |
— |
— |
[17] |
— |
[13.51]* |
约束性 |
|
2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20 |
26 |
[6] |
29 |
[9] |
约束性 |
|
26.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20.5] |
— |
[20.5] |
约束性 |
|
27.森林发展 |
森林覆盖率(%) |
56.92 |
58.62 |
[1.7] |
58.66 |
[1.74] |
约束性 |
森林森林蓄积量 |
5.02 |
5.84 |
[0.82] |
5.84 |
[0.82] |
||
(亿(亿立方米) |
|||||||
28.空气质量 |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91.5 |
92.5 |
[1.0] |
92.7 |
[1.2] |
约束性 |
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年均浓度下降(%) |
— |
达到35微克/立方米国家标准 |
[9] |
达到22微克/立方米 |
[33.3] |
||
29.地表水质量 |
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77.5 |
84.5 |
[7] |
87.3 |
[9.8] |
约束性 |
劣V类水体比例(%) |
8.5 |
0 |
[-8.5] |
0 |
[-8.5] |
||
3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 |
— |
[10.4] |
— |
[14.6] |
约束性 |
氨氮 |
— |
— |
[11.3] |
— |
[13.1] |
||
二氧化硫 |
— |
— |
[5.4] |
— |
[11.7] |
||
氮氧化物 |
— |
— |
[3.0] |
— |
[6.3] |
||
注:1. [ ]内为累计数,*为2019年数,[ ]*为2016—2019年累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为实际增长。 3.因2020年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年,目前国家督察组已在我省各市进行人口普查质量抽查工作,2020年人口数据暂无法预计,对应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末总人口指标完成数暂缺,待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后再确定。 4.因统计制度改革和国家核定目标值调整,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科技进步贡献率、技术自给率、互联网普及率、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耕地保有量、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森林发展等指标的2015年基期数据作了相应调整,增长目标保持不变,表中数据均为核定后的统计数据。 5.因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相关成果国家正在审核,2020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相关工作国家尚未布置开展,2019年、2020年的耕地保有量数据暂缺。 6.因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指标的2015年基期数、2020年目标值及增长目标均进行了调整,2020年完成情况为调整口径后的统计数据。 7.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待国家核算确定。 8.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指标,以国家最终核定完成情况为准。 |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锚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着眼广东新发展阶段总定位总目标,围绕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综合研判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我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实现如下主要目标。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全省GDP年均增长5.0%左右,到2025年GDP约为14万亿元。经济内生动力明显增强,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提升,实现供给和需求结构在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现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稳健运行。
创新强省建设取得新突破。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创新体系更加完备,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效,集聚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国家和省实验室、科技基础设施等重大创新平台加快布局,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加大,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现代产业竞争力赢得新优势。制造强省建设深入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形成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制造业创新集聚地。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初步建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数字对产业发展的赋能作用显著提升,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推动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不断攀升。
改革开放再出发迈上新高度。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牵引,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经济特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现代产权、要素配置等领域改革不断深化,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开放进一步扩大,自贸试验区制度深化创新,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双向投资质量显著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实现新跨越。落实“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珠三角核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沿海经济带成为全省产业发展主战场,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成效明显,基础设施通达程度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乡村振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清晰合理,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基本建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碳达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质量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典范。
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更加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生活日益丰富,文化软实力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创新,岭南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文化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幸福广东建设取得新成效。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民生底线不断筑牢,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收入分配结构明显改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民健康素养和水平持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达79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显著提高,教育强省建设加快推进,体育事业发展保持全国领先,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现代化治理能力达到新水平。地方性法规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彰显,政府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依法决策机制更为健全,行政效率和公信力显著提升,法治广东建设成效显著,建设成为全国最安全稳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新提升。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社会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国家安全“南大门”更加牢固。
广东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增长[累计] |
属性 |
一、经济发展 |
|||||
1 |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
2.3 |
— |
5.0左右 |
预期性 |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
— |
— |
4.7左右 |
预期性 |
3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71.4* |
74.8 |
— |
预期性 |
二、创新驱动 |
|||||
4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 |
— |
10左右 |
预期性 |
5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3.5 |
20 |
[6.5] |
预期性 |
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12.7* |
20 |
— |
预期性 |
三、民生福祉 |
|||||
7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 |
— |
5.0左右 |
预期性 |
8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5.45 |
— |
5.5左右 |
预期性 |
9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1.14 |
11.76 |
[0.62] |
约束性 |
10 |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63 |
3.15 |
[0.52] |
预期性 |
11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0 |
95 |
[5] |
预期性 |
12 |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位) |
2 |
5.5 |
[3.5] |
预期性 |
13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78.4 |
79 |
[0.6] |
预期性 |
四、绿色生态 |
|||||
14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 |
— |
按国家核定目标执行 |
约束性 |
15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约束性 |
|
16 |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92.5 |
— |
约束性 |
|
17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 |
— |
— |
约束性 |
|
18 |
森林覆盖率(%) |
58.66 |
58.9 |
[0.24] |
约束性 |
五、安全保障 |
|||||
19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
1200 |
1200 |
— |
约束性 |
20 |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 |
8900 |
9500 |
1.30% |
约束性 |
注:1. [ ]内为累计数,*为2019年数。 2.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为实际增速。 3. 2020年为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年,目前国家督察组已在我省各市进行人口普查质量抽查工作,因此,2020年常住人口数据暂无法预计。 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的2020年现状值和2025年目标值,将根据国家统计局确定的统计口径适时进行调整。 5.森林覆盖率指标目标值,将根据最新国土三调森林资源数据进行修正。 6.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指标,“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部设置我省71个考核断面,“十四五”时期调整为149个考核断面。 |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重大建设项目汇总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总投资 |
到2020年底累计完成投资 |
“十四五”投资 |
|
合计103个大项 |
93860 |
12750 |
50000 |
一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9个大项) |
7020 |
1420 |
4390 |
|
(一)信息基础设施 |
3540 |
1030 |
1960 |
|
(二)创新基础设施 |
2030 |
320 |
1630 |
|
(三)融合基础设施 |
1450 |
70 |
800 |
二 |
重大产业集群领域(20个大项) |
10730 |
1630 |
7270 |
|
(一)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项目 |
7050 |
1300 |
4260 |
|
(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项目 |
3680 |
330 |
3010 |
三 |
现代服务业领域(6个大项) |
3970 |
983 |
2010 |
四 |
综合交通运输领域(14个大项) |
43210 |
5382 |
17390 |
|
(一)轨道交通工程 |
22300 |
2950 |
8800 |
|
(二)公路工程 |
16910 |
1900 |
5990 |
|
(三)机场工程 |
1710 |
132 |
1390 |
|
(四)港口航道网 |
1050 |
80 |
610 |
|
(五)综合交通枢纽及一体化设施 |
1240 |
320 |
600 |
五 |
现代能源领域(11个大项) |
8410 |
1335 |
4520 |
|
(一)风力发电项目 |
1575 |
610 |
965 |
|
(二)电源项目 |
3925 |
525 |
1930 |
|
(三)电网项目 |
2100 |
170 |
905 |
|
(四)石油天然气项目 |
810 |
30 |
720 |
六 |
现代水利领域(9个大项) |
4635 |
330 |
2510 |
|
(一)防洪提升工程 |
1990 |
190 |
920 |
|
(二)供水保障工程 |
2000 |
140 |
970 |
|
(三)农村水利建设 |
585 |
|
560 |
|
(四)智慧水利建设 |
60 |
|
60 |
七 |
新型城镇化与区域融合发展领域(6个大项) |
3755 |
1080 |
2265 |
八 |
农业农村领域(12个大项) |
2660 |
20 |
2635 |
九 |
生态文明建设领域(4个大项) |
4120 |
280 |
2830 |
十 |
民生保障领域(12个大项) |
5350 |
290 |
4180 |
|
(一)教育强省项目 |
1630 |
120 |
1280 |
|
(二)健康广东项目 |
1580 |
20 |
950 |
|
(三)文化体育项目 |
800 |
150 |
610 |
|
(四)居民保障项目 |
1000 |
|
1000 |
|
(五)应急保障项目 |
340 |
|
340 |
资料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机会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