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生态基底保护。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落实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城镇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3条控制线,以及产业保护区块线等管控线,重点推进“一环生态圈”、千亩万亩公园建设、河心岛生态修复、东平河水轴线等项目,将自然生态财富变为全民共享的绿色福利,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构建“三屏、六楔、两脉、两环、蓝绿成网”的多层次生命协同的自然生态格局。
佛山市构建多层次生命协同的自然生态格局重点任务
佛山市构建多层次生命协同的自然生态格局重点任务 |
三屏:市域三处生态屏障,包括三水区内北江干流西侧连绵林地、高明区西江支流南部的连绵林地和顺德区南部河网密集地区等重要生态板块。 六楔:六处重要的生态楔形廊道,包括三水区塘西大道两侧、芦苞涌两侧、高明区凌云山沿广明高速两侧、高明区皂幕山至南海区西岸之间、顺德区乐龙路和顺番公路两侧、佛江高速两侧形成的生态廊道。 两脉:沿北江、西江干流和东平水道、顺德水道形成的两条滨水生态廊道,滨水生态廊道按常水位后退300—500米进行控制。 两环:沿西南涌、广佛肇高速、北江、顺德水道形成城郊万亩郊野森林环,滨水两侧绿地宽度不少于300米;以及沿佛山水道、东平水道和潭洲水道形成城区千亩城市公园环,滨水两侧绿地宽度不少于100米。 蓝绿成网:都市蓝绿网,包括沿城市内部的河流水系两侧规划滨水绿地,形成城市蓝网;沿重要的交通干道规划防护绿地,形成城市绿网。 |
资料来源:佛山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筑牢绿色生态屏障。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推行林长制,筑牢三水北部、高明西部林地、顺德南部河网三处生态屏障,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开展山体修复工程、未利用地造林绿化工程、控桉限桉工程,加强公益生态林建设,提高森林质量,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构建稳固的森林生态屏障体系。大力推进云勇林场扩面提质工程,加快建设云勇国家级森林公园,夯实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推动城市森林和绿地提质增绿,建设城市中心区域大型绿心群,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森林城市。构建区域生态廊道。高水平推进万里碧道佛山段规划建设,建成总长度近512公里的“三环” ,重点建设长约508公里的“六带” ,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将碧道建设与水道、绿道、古驿道、通风廊道等多项线性绿色基础设施有机结合,融入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村振兴、特色小镇、万亩千亩公园、古村落活化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和“百里芳华”等多样化要素。加强“一环生态圈”规划建设,加快整合西樵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海桑基鱼塘湿地公园资源。实施交通干线生态廊道工程,因地制宜开展交通隔离绿带建设,扩宽沿路两侧花廊式防护林带。加强湿地保护工作。充分利用好佛山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加大创建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力度,大力推进综合性公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建设,加强河道水域岸线保护和控制利用,推动河道整治、滨水公园建设,营造滨河景观带,完善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网络体系。
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推行绿色生产。加快推行源头减量、清洁生产、资源循环、末端治理的生产方式,推动优化制造业产业升级,优化能源结构,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安全的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严格实行能源、水资源、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积极应对碳排放达峰工作,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倒逼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改善。推广绿色低碳能源使用,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全面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推进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全力推进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推动城市货运配送绿色高效发展。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形成环保装备、污染治理、环境监测和新型环保材料等产业集聚、协同创新的环保产业体系。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深入推进传统产业清洁化改造。推动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全面发展。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
倡导绿色生活。鼓励绿色消费,加强绿色消费理念宣传推广,以创建绿色商场、绿色饭店、绿色食堂为抓手,开展系列绿色消费主题宣传活动,推行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绿色回收。扩大绿色消费市场,引导零售企业推行绿色经营理念。倡导绿色办公方式,创建节约型机关(单位),杜绝公务活动铺张浪费。倡导绿色居住,发展绿色建筑,创建绿色小区,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监管措施,推动绿色建材应用。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废弃产品规范回收与循环利用。推广绿色出行,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做好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加强绿色交通与公共交通的衔接。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氢能源公交线路和氢能有轨电车示范线路,推进交通领域高水平节能减排。持续完善慢行交通设施,打造“全民共享、全龄友好”的慢行交通体系。推进内河船舶标准化、清洁化,探索航道加氢站试点建设,落实LNG加注站建设试点任务,扎实推进排放控制区建设,助力水运方式清洁化发展。
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加强大气污染防控,建立空气质量目标导向的精准防控体系。推进产业、交通结构优化调整,深化以挥发性有机物为重点的工业源,以柴油货车、非道路移动机械为重点的移动源,以工地扬尘、餐饮油烟为重点的面源治理,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基础支撑,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深化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NOx(氮氧化物)的协同减排,深入推进扬尘污染污染防治,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全面提升水环境质量。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利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完善饮用水源风险防控预案体系。坚持“流域治理+一河一策”相结合,全面开展“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内生源”整治,实施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推进镇级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推动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推进排水设施“建管、厂网、城乡”三个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提高供水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质量,谋划开展优质饮用水工程。到2025年,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优良水平,国考、省考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市控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
保障土壤环境安全。深入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果应用,深入开展本地特征行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完善土壤环境管理日常监管制度,推进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络及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源头减量。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保障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强化建设用地环境风险管控,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严格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准入管理,保障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探索建立土壤修复技术储备,推动建设受污染土壤集中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处置工程。
探索建设“无废城市”。以大宗工业固体废物、主要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为重点,实施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实现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为主,填埋处理为辅”,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加强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推行危险废物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探索建立“无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制度、技术体系和指标体系,建设“无废城市”服务管理平台,大力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及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强度双控。通过布局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等措施,实现饮用水源最严格保护,水污染源科学精准依法治理。强化用水全过程管理,深入抓好工业、农业、城镇节水,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创建节水标杆企业(园区)和节水型社区(居住小区),建设农业节水示范区。在高明、三水区开展灌区灌渠节水改造工作,南海、顺德区积极发展节水渔业。结合污水厂提标升级改造、黑臭水体整治及水生态修复、海绵城市建设等,促进再生水循环利用,实现“优质优用、低质低用”,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
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加强土地管理的系统性、整体性、科学性,坚持最严格的集约节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保护红线,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加大闲置土地处理力度,促进低效土地二次开发。深入推进“三旧”改造,完善“三旧”改造配套政策,充分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建立和完善规划编制审批,实行监督政策法规、技术规范体系,按照市土地储备计划推进城镇连片开发建设,推动连片成片改造。加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化利用和整体性保护,重点做好中心城区和轨道交通线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优化能源结构,以产业升级促进用能方式转变,促进传统能源转型升级,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扩大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利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重点发展光伏发电多元化应用、氢能商业化应用,因地制宜开展生物质能应用,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坚持能源节约与高效利用并举,坚持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严格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加强全社会节能管理,推广节能技术装备和工艺,实施节能重点工程,推动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能效提升,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管理,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探索实行节能审查区域评估,有效倡导居民生活节约用能。
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基础能力。持续优化生态环境监测体制,系统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生态环境监测预警能力。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加强环境应急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环境应急保障能力。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完善生态保护红线常态化执法机制。推动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健全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强化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夯实基层环境执法能力。优化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模式,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智慧环保决策能力,加强前端污染源管控。探索建立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机制,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生物安全管理。强化水土保持监管,提升水土保持监测支撑能力,保护水土资源。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健全源头防控准入体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体系,推动“三线一单” 编制成果落地应用。深入推进“区域环评+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改革,探索开展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改革试点。健全过程严管制度体系,探索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全民环境治理体系。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考核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责任清单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四级督办成效,持续完善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健全溯源追责制度体系。深化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法律法规,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稳步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积极健全环境治理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务体系,稳步推进排污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发展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