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惠农强农政策,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推广和扩大优质良种。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综合改良等项目,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开展粮食节约活动,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全面实施产业强县和产业强镇工程,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联合建设生产基地、加工车间,培育精深加工强镇和特色产业强镇。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农产品加工园三园同建,集聚融合发展关联产业,培育农事体验、绿色康养等新业态,打造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引领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到2025年,培育20个自治区级融合示范企业,新增国家级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5个。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突出乡村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位置,加快补齐乡村建设发展短板,推进美丽乡村宜居建设。
推进乡村规划建设。落实《吴忠市村庄规划条例》,优化乡村空间发展,按照城乡融合、聚集提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整治改善5类,分类施策,加强规划引导,协调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与乡村振兴发展,腾退空心村,推动村庄向中心村、乡镇科学聚集,合理确定村庄布点和建设规模,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维护农村居住、生产、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形成分类递进、适度集聚、生产便捷、生活舒适的村庄分布格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加快推进村内绿化、围村片林和农田林网建设,积极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开展农村“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到2025年,全市基本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92%以上,市级“美丽庭院”占比达到60%,80%以上村庄建成生态宜居美丽村庄。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实施县乡道升级改造、自然村通畅、农村公路延伸及联网等工程,强化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村内道路衔接,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所有村庄主干道、自然村内主巷道全部硬化。提升农村客运服务水平,深入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加快城乡供水工程建设,推进城乡供水同源、同质、同价,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完善区域电网结构,重点镇和一般镇完善建设35KV小变电站,110KV变电站全部实现双电源、双回路供电,县城中低压配电网线路全部达到“手拉手”环网供电要求,提升乡村居民用电保障能力。推进农村天然气建设,将有条件的镇办和村(社区)纳入天然气使用范围。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深入实施“两个带头人”工程,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实现行政村第一书记选派全覆盖。实施高素质农民培养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提升行动,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携带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深入到农村基层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实现科技特派员服务全覆盖。实施返乡下乡创业行动,完善对返乡下乡人员创业补贴、融资、场地、培训等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储备库,组建乡村人才党组织或企业家等协会,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凝聚乡村振兴人才合力。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创新接续发展支持政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深化拓展盐同红集中连片区脱贫致富的经验做法,打破区域层级界限,继续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支持力度,打造盐同红集中连片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示范区域。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对边缘易致贫人口和脱贫不稳定人口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加强动态帮扶防止返贫,及时排查解决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加大产业扶持、金融支持、素质提升、社会帮扶工作力度,大力发展富农增收产业。争取将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列入国家集中支持西部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加强扶贫资金资产管理,健全完善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资产安全并发挥效益。继续发挥闽宁对口协作、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帮扶作用,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加大移民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围绕产业、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个重点,加强政策引导和投入力度,推动移民区特色种养业提质增效,完善带贫减贫机制,稳定增加移民生产经营性收入;加强就业服务和技能培训,多措并举扩大移民就业,持续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扎实推动移民村基层治理,通过加强社会管理等措施,推动移民尽快融入当地生活,增强获得感和融入感。深入开展盐同红移民社会融入等九项示范工程,重点打造红寺堡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分类帮扶措施。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逐步提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和标准,进一步夯实医疗保障救助托底基础,完善养老保障和儿童关爱服务。
持续深化农村改革
全面深化新时代农村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激发农业内生动力。
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的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依托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积极探索实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形成公平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采取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返乡下乡创业。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加强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深化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集体林权改革、水权改革,加快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改革试点,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健全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金融服务“三农”力度,稳妥有序推进宅基地等抵押融资,探索开展奶牛、肉牛等活体抵押和葡萄酒等农产品质押贷款,支持发展乡村普惠金融。建立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积极争取开展主粮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
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项目
乡村振兴重点工程项目 |
1.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工程:马铃薯种薯繁育及主食化专用品种示范推广项目;盐池县国家级小杂粮繁育基地建设项目。 2.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程:传统村落保护,森林乡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村庄绿化项目;庭院经济林建设项目;抗震宜居农房建设改造项目;村庄公共空间整治项目。 3.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项目,农村公路及自然村道路硬化改造升级项目;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供水管网改造提升工程;水源工程建设项目;农村信息化服务项目。 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城乡垃圾收集转运工程;标准化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村庄垃圾分类治理项目;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完善工程;农村火炕改造项目;村容村貌提升工程;农村厕所改造项目。 |
资料来源:吴忠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报告:《2021年中国乡村振兴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与投资定位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