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瞄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深化市级外滩滨江高端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巩固提升服务型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以金融服务为核心、商贸服务和专业服务为优势的三大千亿级产业,加速发展以文旅服务、健康服务和科创服务为新动能的三大百亿级产业,积极布局未来潜力产业,构建“3+3+X”高端服务业发展体系,争创国家级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1.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
以提升“外滩金融”的国际影响力、引领力和竞争力为导向,以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为着力点,推动金融服务业更高水平开放创新,强化黄浦在上海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巩固发展金融优势行业,重点聚焦资产管理领域,加大对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信托、券商资管、基金管理等资产与财富管理类机构的吸引与支持力度。把握国家金融领域扩大开放的战略机遇,积极吸引一批外资金融企业和机构,鼓励中外金融机构率先承接金融业对外开放试点项目,提升金融业的国际化水平。促进金融与科技互融发展,推动金融科技成为金融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鼓励发展绿色金融。不断完善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提升金融风险防范水平。“十四五”期间,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区GDP增速2个百分点左右。
2.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
以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示范区建设为中心,聚焦南京东路、淮海中路、豫园三大世界级商圈,加快结构调整和能级提升,扩大“五五购物节”影响力和辐射力,持续提高上海购物品牌美誉度和标识度,使黄浦成为人人向往的世界级消费目的地。深入推进上海国际时尚之都示范区建设,加快推动时尚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国际时尚策源地和潮流风向标。加快推进消费模式和业态创新,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免税经济、夜间经 济等特色经济形态,培育发展一批特色商业街区。拓展数字消费,推动数字化赋能传统商业转型升级。完善社区商业整体布局,实施早餐工程改造升级,菜市场规范化改造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快推动自主品牌发展壮大、老字号品牌振兴焕新、国际优质品牌集中集聚,成为上海品牌发展高地。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500亿元左右,继续保持中心城区领先。
3.优化发展专业服务业
以“环球专业服务枢纽”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业企业(机构)集聚度、品牌知名度、服务辐射度。集聚发展咨询服务、人力资源服务、会计审计服务、法律服务、航运服务等行业,聚焦全球服务机构名录(GaWC),积极吸引国际顶尖专业服务业机构,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专业服务集群。积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服务机构,搭建面向国际、内外链接的项目合作交流平台,促进专业服务与企业资源对接,提高专业服务的跨区域、跨产业服务能力,不断扩大服务范围和服务半径。推动专业服务业行业共同体建设,为企业提供全套优质解决方案。深化专业服务品牌建设,提升专业服务品质能级。到2025年,专业服务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2000亿元。
4.加快发展文旅服务业
以扩大规模、提升能级为方向,聚焦文化创意、旅游会展、演艺影视、体育电竞等行业,打造优势突出、辐射力强、结构优化的文旅服务产业集群。围绕上海深化国际设计之都建设,巩固提升八号桥、江南智造等品牌创意园区优势,培育集聚广告设计、创意设计、工业设计、动漫设计等领域龙头企业,推动文化创意、科技创新、金融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强化创意产业在全市的引领地位。深化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体系,着力发展旅游总部经济,办好上海旅游节开幕大巡游等知名节庆品牌活动,提升旅游服务能级。巩固提升文旅消费承载力,持续优化文旅消费环境,积极争创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积极推动文化演艺、影视制作、文化经纪、出版传媒、IP授权、艺术品拍卖等领域品牌企业集聚发展。积极引进知名电竞职业赛事,提升电竞产业能级。到2025年,文旅服务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
5.集聚发展健康服务业
以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健康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优化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器械、高端诊疗、医学美容、健康管理等行业,健全多层次对接需求、全方位转化落地的产业生态,打造创新能力强、发展能级高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成为上海健康服务业发展高地。巩固提升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高值耗材销售流通环节的优势,积极推动创新药品、新型医疗器械、医药电子商务等扩大发展规模。加大精准医疗、医学美容、中医医疗、互联网医院、远程诊疗、国际医院、国际健康旅游等专业细分领域集聚力度,促进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快速发展。推动健康保险、健康体检、体育健康、康复医疗等健康管理行业发展,增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和服务水平。到2025年,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
6.积极发展科创服务业
以科技创新回归都市新趋势为契机,聚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等重点行业,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硬核”企业和头部企业,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发挥外滩大会影响力,围绕移动金融、智能投顾、保险科技等重点领域,引进和培育10家以上高能级金融科技企业,建设一批创新性强、应用性广、示范性好的金融科技创新项目,成为金融科技发展高地。深入实施以“场景+龙头企业+生态”为主导的“AI增能计划”,加快推进上海特种机器人创新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人工智能发展动能。积极推进软件信息服务业平台化、融合化发展,壮大产业发展规模。“十四五”期间,科创服务业营业收入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
7.积极探索未来产业发展
把握城市数字化转型新方向、新趋势,围绕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扩大流量型经济发展规模和能级,支持金融、商贸、文化等产业创新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在线金融、新零售、在线医疗、在线教育、在线娱乐等在线经济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在线经济与六大产业深度融合,催生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充分发挥黄浦丰富的场景资源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应用创新,积极探索发展场景经济,在金融、零售、文旅、健康、科创等领域,集聚吸引一批具有场景技术开发运用能力的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建设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及示范引领效应的深度应用场景,率先形成场景经济的首发效应和先发优势。(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金融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定位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