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对内强化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区域合作,对外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提升自贸区沈阳片区、中德产业园、沈阳国际陆港三大开放平台功能,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建设开放沈阳。
一、加强区域合作
持续深化京津冀对接合作。依托北京市科技、创新、高端装备制造、金融等优势,以沈阳与北京对口合作为切入点,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外溢。积极吸引北京“高精尖”产业,抓好沈阳中关村科技创新基地、中韩科技园等一批合作项目建设,全力打造京沈总部基地。加强金融领域合作,建设东北亚金融机构交流合作平台,依托盛京基金小镇筹建私募基金,引进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建京沈合作示范园区,促进两地教育、医疗等领域深入合作。推进与津冀地区合作,重点加强科技、人才、金融、商贸、旅游、新兴产业、农业等方面对接合作,推动自贸区沈阳片区、中德产业园、沈阳国际陆港借鉴天津滨海新区、雄安新区、天津港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快制度创新,实现产业互动发展。
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强与上海、武汉、合肥、杭州、太仓等城市合作,补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及汽车后市场服务产业链短板。推进与重庆、杭州、合肥、长沙、武汉、成都等城市对接合作,推动形成产业链条完整的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推进与上海、成都、杭州、南昌、合肥等城市合作,逐步做大做强航空产业规模。积极对接南京、长沙、合肥、成都等城市,培育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链。积极对接上海、杭州、无锡等云计算示范城市以及上海、南京、武汉、成都、长沙、杭州、重庆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示范。积极对接上海、杭州、武汉、成都、昆明、重庆、南昌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壮大沈阳生物医药产业链条。
全面加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复制深圳前海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推动沈阳自贸区与前海自贸区开展战略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重点企业合作,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实落地。创新推广一批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应用场景,全力推动新经济发展。
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拓宽对外开放通道。完善以沈阳为中心的国际物流通道体系,拓展俄罗斯、德国、荷兰等欧洲国家物流通道,拓展面向日韩及东南亚国家的公铁海联运通道,探索沈阳中欧班列至俄罗斯扎鲁比诺港走行北冰洋航线直达欧洲的战略通道,与俄罗斯共同开辟冰上丝绸之路。
深化国际产能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实施一批标志性重大海外项目。依托沈变集团几内亚水电站、乌干达辽沈工业园等海外项目,支持企业“抱团出海”,参与“一带一路”国家重点园区建设,引导企业优先投资和入驻省、市重点境外园区,加强境外投资、生产、经营风险管控。
深化对外交往。实施文化“走出去”行动,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演艺机构。大力引进国外优秀文化演出,做好“请进来”文化交流活动。持续实施“结知名友城,打造百城之好”计划,强化人文交往。高水平办好中国国际制造业博览会、中韩投资贸易博览会暨“韩国周”等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知名会展论坛国际品牌。
中欧班列通道建设工程
中欧班列通道建设工程 |
“沈满欧”铁路通道
由沈阳经满洲里陆路口岸进入欧洲,现状走行哈大线、滨洲线。规划沈阳至金宝屯铁路,连接平齐线,形成“沈满欧”铁路二通道,至满洲里运营里程较现状京哈线缩短300公里,通过“沈满欧”“辽满欧”“营满欧”班列融入全球经济。
“沈连欧”铁路通道
由沈阳经二连浩特陆路口岸进入欧洲,现状利用沈山线出关,经北京到达二连浩特。规划通过推动内蒙古大板至锡林浩特铁路(220公里),将锡林浩特至二连浩特铁路进行复线提升与电气化改造(375公里),形成沈阳直达二连浩特的“沈连欧”通道,较现状铁路线路节省260公里。
“沈新欧”铁路通道
由沈阳经新疆霍尔果斯等陆路口岸进入欧洲。规划通过沈山线经北京到达新疆各陆路口岸,近期重点推进沈山增二线建设,扩容“沈新欧”出关通道。
“沈海欧”铁路通道
由沈阳利用出海铁路(火渤线)、沈山铁路、哈大铁路、沈丹铁路及港口专线铁路串联6大出海港口,形成出海铁路通道。其中,出海铁路(火渤线)串联盘锦港、营口港,沈山铁路串联锦州港、葫芦岛港,哈大铁路串联营口港、大连港,沈丹铁路串联丹东港。
中-朝-韩高铁通道
为中国联系朝鲜、韩国的前瞻性铁路通道,由沈阳经丹东口岸进入朝鲜。规划在现状沈丹客专的基础上,新增沈丹城际铁路,建设标准按照高铁要求预留,并在桃仙机场设站实现空铁联运,实现2小时覆盖朝鲜平壤、韩国首尔。
中俄滨海通道
主要通过沈白高铁对接俄罗斯“两高”(绥芬河-海参崴高铁、珲春-海参崴高速)、“两路”(珲春-扎鲁比诺港口公路、铁路)通道,形成中俄滨海东通道。 |
资料来源:沈阳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三、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
高质量建设自贸区沈阳片区。全面提升制度创新实效,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快人流、物流、商品流、资金流等要素聚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高新产业集聚区和全面深化改革试验田。提升制度创新层级,重点围绕维修再制造、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推进数控机床、工程设备等进口再制造试点,探索建立区块链数字贸易征信体系等改革,推动跨境服务贸易纳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管理。优化开放平台功能,进一步提升沈阳综合保税区桃仙和近海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保税维修再制造、平行进口汽车及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销售产业。
高水平推进中德产业园建设。聚焦汽车制造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一批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德国及欧洲中小企业特别是行业领军企业,建成国际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园区。完善园区开发模式,深化“管委会+平台公司”市场化体制改革,提高园区市场化建设和运营水平。整合域内国有资产,做大做强沈阳中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中德开”“中德发”市场主体作用,强化资本运作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中德产业园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作用,大力推动德国、瑞士、日本等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建设和发展,实现先进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柔性引进、跨境孵化创业和招商引资等功能。打造高水准产业生态区,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标志性项目,依托中德控股集团产业发展基金,导入工业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构建产融结合的全流程在线供应链融资模式。
建设沈阳国际陆港。立足“一带一路”公铁海航国际战略通道,以沈阳国际陆港为龙头,联动区域重要城市物流节点,构建“6(辽宁6港)+1(沈阳国际陆港)+N(东北亚主要城市物流节点)”发展格局。强化与央企战略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共同推动沈阳国际陆港建设运营。建设国际多式联运中心,新建铁路专用线、集装箱场站等枢纽设施和海关监管中心,搭建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公铁海航”多式联运高效协同。强化现代物流功能,发展大宗商品物流、冷链物流、快递物流产业,打造东北亚大宗商品集疏运基地,构建功能完善、设备先进的现代冷链物流体系。强化国际经贸往来,规划建设中欧班列国际商品展示展销中心、工业奥特莱斯和金融现货交易中心,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贸产业园区。
建设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充分发挥中外运华东、华南、京津冀等地区的物流优势,联动辽宁6港以及威海、天津港口城市,开展日韩货物国际中转业务,加快构建“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在沈阳至杜伊斯堡、汉堡等8个欧洲终到站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终到站的集散功能,扩大中欧班列欧洲辐射范围。依托中外运现有的“运易通”物流信息平台,设立沈阳多式联运业务模块,建设沈阳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推动沈阳中欧班列高质量运行,年开行数量达到1000列,全力打造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分析报告-产业发展格局与投资战略规划》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