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国家“双循环”经济战略调整的契机,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持续提升高端要素集聚、协同、联动能力,推动形成全方位全要素、高能级高效率的双循环,打造开放合作的先行示范区。
一、不断深化改革力度
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全面落实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各项任务,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
持续实施经济增长政策。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建立健全人才、资本、土地、知识产权等要素市场,保障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促进消费转型升级,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快落实完善排污、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政策措施,提高园区地均产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投资运营,加大民间资本投资社会事业回报奖励力度。
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西湾园区高效管理体制,形成江北江南良性互动。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持续推进综合监管分类执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投资审批“承诺制”改革,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体系,提升投资项目审批效率。深度融入长三角,推进长三角区域“一网通办”。深化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完善不打烊“随时办”服务机制。纵深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和常态化活动,持续优化“四最”营商环境。强化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扩大政务和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
不断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完善财政科技投入机制,探索资金扶持的新模式,促进社会资本广泛投入和参与创新创业。配套推进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扩大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完善项目准入、评估及退出的管理机制。试行创新产品的招投标制度改革,支持企业打开新技术、新产品市场。探索发展股权众筹、债券融资等新型融资,健全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形成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生态体系。
二、推动区域合作发展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创新区域协调和合作机制,开展多层次、各领域的共商共建、共管共享,打造以弋江为核心圈,涵盖三大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辐射长三角地区的内陆开放高地,打造长三角对外开放的先导区。
积极落实“一带一路”。畅通本土企业“走出去”的绿色通道,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建生产制造基地、经贸合作区、商品城、营销中心、融资中心和结算中心。推动四大主导产业中有实力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扩大双向贸易和投资。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支持海螺集团到RCEP国家设立生产基地和营销基地,构建国际产业合作园区链式体系。推动芜宣机场口岸开放,拓展开放发展新空间。加强与“义新欧”“苏满欧”等长三角区域中欧班列合作交流,优化班列线路布局,共同拓展回程资源。
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深化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在产业分工、园区建设、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等领域的合作交流,发挥区位、技术、资金、产业、市场体制等互补优势,实现区域功能互补、产业合理分工。加快构建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间快速客、货运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贯通、扩容沿江东西综合交通通道,联通、加密辐射南北综合交通通道,构筑多层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开展“共抓长江大保护共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工作,构建生态系统健康、环境质量优良、资源利用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体系,打造畅通高效的黄金水道。
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探索与长三角城市合作共筑开发区、共建产业链,在城市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共育、生态共保、设施共享、治理经验共享等方面推进若干重点合作事项。完善面向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推动大型科研仪器、科学数据等资源开放共享,探索建立区域创新收益共享机制。推进长三角大气、水、固废危废污染联防联治,建设生态环境检测系统。促进长三角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建共享,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共享,推进长三角医保一体化和养老合作。
深度共建G60科创走廊。发挥弋江区产业特色鲜明、要素联系紧密优势,支持海螺、奇瑞新能源、三只松鼠、华东光电等企业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平台等方面与G60城市开展战略性合作,带动高端研发创新资源加速集聚。
深化三大都市圈合作。围绕创新资源协同融合、产业体系协作分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市场体系统一开放、智慧服务水平提升、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领域,进一步加强与三大都市圈的协同发展。加快引进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强的项目,构建完善的“重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承接模式。强化三大都市圈产业分工协作,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营造规则统一、标准互认、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参与安徽自贸区芜湖片区建设。开展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行业招商,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的营商环境。借鉴上海、浙江自贸试验区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青吴嘉示范区等成功建设经验,促进区域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健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实行“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通关监管模式。鼓励海螺、奇瑞新能源、三只松鼠等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合作,创新绿地投资、证券投资等对外投资新方式,加快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便利化自由化先行先试。开展双向资金池、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境外发债、跨境资产转让等跨境融资业务,推动境外主体参与境内金融市场。(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机会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