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黄山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围绕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认真落实重大国家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市域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着力打造生态文化之城、生活品质之城、创新活力之城。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一、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全面落实上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多规合一”的市县乡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和专项规划、详细规划,建立健全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构建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按年度编制实施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科学有序布局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科学利用各类空间资源,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强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分类指导,制定主体功能区保护办法和保护指标,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强化对各类主体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支持。加强规划体系建设并监督实施,强化用途统筹协调管控,对一时看不准的空间区域科学“留白”。

二、全面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

坚持把中心城区建设放在大交通便捷、一体化发展的新背景下考量,进一步强化宜居、集散、枢纽三大功能,全面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长三角重要集散地和休闲旅游目的地。

构建“大主城区”格局。着眼于长远发展,推进中心城区扩容升级,提升老城区、拓展城西片区、规划建设新空港片区,加快屯、徽、休、歙同城化步伐,依法稳妥适时调整行政区划,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构建以中心城区“一环三片”为核心、涵盖休宁县和歙县的“大主城区”格局,形成统一规划、联动发展的南部城镇群,统筹产业、城市功能布局、要素配置。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城市人口集聚度和发展首位度,打造市域核心增长极。

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行动,巩固城市“双修”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聚焦城市路网、排水防涝、污水处理、管道燃气、公共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等领域,实施一批城市补短板、强功能重点项目。完成屯溪老街综合提升,加快阳湖片区开发,谋划推进G205国道、新机场等周边区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黎阳in巷等集聚区功能,打造三江口城市核心商圈,加快高铁CBD特色商业街区建设,积极引进一批优质教育、医疗机构和大型商业综合体。优化城市道路交通体系,打通各类“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实现主次路网合理级配。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实质性解决老城区、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提高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质效,推进城市防洪排涝设施升级,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一批街头游园、山体公园和滨水绿地,依托60平方公里城市“绿核”,打造城市中央公园。优化城市社区规划布局,加强老旧小区、棚户区改造和美丽社区提档升级,优化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提升城市物业管理水平。

塑造城市特色品质。坚持城市景区化规划和景区化管理,围绕打造城市绿脉、水脉、文脉、商脉,加快滨江景观带、新安江南北两侧及江心洲慢行系统建设,贯通和拓展城市绿道,精心打造休闲步行街区。强化城市风貌提升整治,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美化亮化,加强屯溪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肌理保护,进一步浓厚城市历史文化和绿色生态特色,营造望山亲水、推窗见景城市场景,建设彰显山水人文特质的公园城市,提高城市宜居宜游水平。从旅游、文化、生态、产业、风物、徽味、文明等多个角度,加强城市宣传,传播黄山元素,讲好黄山故事,全方位、立体化打造“梦幻黄山、礼仪徽州”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名城。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充分挖掘“山、水、城、文”资源禀赋,按照整体、片区、街道不同层级开展城市设计、建设和精细管理,加强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成智慧黄山“城市大脑”,实现在城市交通、旅游服务、医疗卫生、社区治理、数字城管、地下管网监测等场景应用。推动行政管理向服务型转变、治理方式向精细化转型、配套资源向街道社区下沉,推进城市管理网格化、精细化。建立健全城市安全运行管理机制,全面梳理城市治理风险清单,构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的风险防控工作体系。

城市能级提升工程

城市能级提升工程

优化升级城市交通体系。到2025年,全市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9公里/平方公里以上,道路面积率达到15%以上。

完善排水防涝系统。实施城市排水管渠泵站改造提升、行泄调蓄建设、源头减排、信息化建设与应急处置等工程,建立完善“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滞削峰、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

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统筹推进水务一体化,建设南部城镇群水务调度中心、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加强水源地保护,推进供水设施改造与建设。

加快普及管道燃气。实现天然气长输管道气接收,配套建设接收门站和城网连通管线。提升天然气管网覆盖率,配套建设燃气高压、中压管网。加快天然气清洁能源普及,按照“四同时”原则新建项目100%配套,推动工商用户“煤改气”“瓶改管”,推进既有小区的天然气置换。到2025年,全市建成城市燃气主干管总长300公里。

加强公共停车场建设。实施城市停车场建设行动,新建一批城市公共停车场,力争“十四五”期间市辖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000个。

实施城市增绿提质工程。实现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到2025年,市辖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人,市辖区绿地率达到40%、绿化覆盖率达到48%。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围绕海绵型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城市内河(库塘)水系综合整治等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4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要求。

强化城市污水治理。强力实施城市污水治理工程,实施中心城区第一污水处理厂

迁建等项目,加大生活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和改造力度,城镇设施满足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加强垃圾综合治理。通过垃圾分类投放收集、综合循环利用,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60%。

推进城镇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十四五”期间,全市完成棚户区改造1819套、老旧小区改造164个,其中市辖区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92个,基本完成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改造。

资料来源:黄山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三、推进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

引导各区县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县域特色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县域经济布局。

增强县域发展特色优势。学习借鉴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依托各区县特色优势和资源禀赋,按照“一县一集群(基地)”模式,因地制宜打造工业强县(区)、旅游强县(区)和生态强县(区),强化区县间产业协作配套和错位发展。加强黟县乡村旅游、祁门县电子元器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推动歙县、休宁县创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基地)。鼓励各区县积极承接发达地区先进产业转移,发展“飞地经济”,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园区,提升县域经济在全省位势。探索实施“县改区”“县改市”。

推进以区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深入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行动,推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简化户籍迁移手续,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等便捷落户。制定出台人口吸引政策,鼓励外来人口人才落户,本地人口人才回归。推动常住人口同等享受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完善“人地钱挂钩”配套政策,促进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与吸纳落户数量挂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发展租赁住房,改革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着力解决新市民住房困难问题。

高质量建设特色小(城)镇。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发展特色小镇,聚焦产业发展新前沿,顺应消费升级新变化,紧跟科技进步新趋势,完善以产业为核心的小镇发展机制,突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业态创新,强化特色产业导入,促进产业生态营造,培育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未来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力争形成文化旅游、大健康、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四大小镇产业板块,探索建立特色小镇动态调整机制,打造30个左右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精品特色小镇。提升重点小城镇发展水平,促进收缩型乡镇瘦身强体,有序推进空心村合村并镇。

  县域经济特色发展工程

 县域经济特色发展工程

屯溪区:高质量建设更宜居更宜业更宜游的新阶段现代化“首善之区”。

黄山区:“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的美丽中国先行区、绿色产业发展集聚地,国内一流全域旅游目的地。

徽州区: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工业发展排头兵、新兴产业集聚地、绿色发展先行区、改革开放新窗口、美丽现代新城区。

歙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和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

休宁县:打造南部城镇群重要增长极、中心城区功能拓展承载地、融杭接沪新高地、文旅繁荣兴盛地、两山理念样板地和谐安定幸福地。

黟县:发挥世界文化遗产优势,高质量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

祁门县:加快打造世界红茶之都、电子产业集聚地、中医康养文旅名县、生态文明样板县和宜居宜游的美丽幸福祁门。

资料来源:黄山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评估与投资规划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 2024年1-8月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万个 开工率达到77.8%

我国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 2024年1-8月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万个 开工率达到77.8%

从改造小区数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计划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数量由3.9万个增长至5.4万个,而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1月至8月,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万个,开工率达到77.8%,其中江苏省开工率最高,达到了106.7%。

2024年10月16日
我国智能门锁行业零售规模逐年增加 2024年H1线上渠道零售量同比增长22.7%

我国智能门锁行业零售规模逐年增加 2024年H1线上渠道零售量同比增长22.7%

从零售量来看,在2021年到2023年我国家用智能门锁行业全渠道零售量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家用智能门锁行业全渠道零售量为1870万套,同比增长3.6%;2024年H1我国家用智能门锁行业全渠道零售量为896万套,同比增长4.80%。

2024年09月26日
我国建筑安装行业总产值持续上涨 相关政策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我国建筑安装行业总产值持续上涨 相关政策推动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

建筑安装是指在建筑物建设过程中,将各种材料、器具或设备安装到特定位置并完成固定、接线、接管、试验、调试等一系列工作的过程。

2024年08月10日
我国卫生陶瓷行业产需量呈下行趋势 环保治理为政策方面主基调

我国卫生陶瓷行业产需量呈下行趋势 环保治理为政策方面主基调

产需量来看,2023年我国卫生陶瓷供需产量延续下行趋势,产量约1.64亿件,较2022年下降8.0%,主要产区开窑率低于2022年,需求量较去年也有所下降来到了1.23亿件。

2024年07月16日
我国家具行业: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规模 相关政策主要以鼓励类为主

我国家具行业: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规模 相关政策主要以鼓励类为主

家具是指人类维持正常生活、从事生产实践和开展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具设施大类。家具也跟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发展创新,到如今门类繁多,用料各异,品种齐全,用途不一。是建立工作生活空间的重要基础。

2024年06月28日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双碳”目标下政策持续利好 市场主要存在四大进入壁垒

我国建筑节能行业:“双碳”目标下政策持续利好 市场主要存在四大进入壁垒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

2024年06月26日
我国地暖行业:安装面积逐年增长 水地暖细分市场规模占比超80%

我国地暖行业:安装面积逐年增长 水地暖细分市场规模占比超80%

从细分市场来看,在2022年我国地暖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81.05亿元,其中水地暖市场规模约为397.3亿元,占比为82.59%;而电地暖市场规模约为83.75亿元,占比为17.41%。

2024年06月13日
我国纤维板行业:单线生产能力逐年提升 山东省生产能力排名第一

我国纤维板行业:单线生产能力逐年提升 山东省生产能力排名第一

具体从各省市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底我国纤维板生产能力排名第一的省市为山东省,生产能力为636万立方米/年,生产线数量为36条;其次是为广西省,生产能力为592万立方米/年,生产线数量为34条;;第三是江苏省,生产能力为504万立方米/年,生产线数量为32条。

2024年06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