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襄阳市生态环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快建立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争创国家“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

 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推行“植造森林建生态”,积极推进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打造长江经济带重要绿色增长极、汉江生态经济带沿江发展示范区和湖北生态安全屏障。

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以汉江流域森林城市群建设为引领,大力开展“绿满襄阳”再提升行动,全面推行工程化、项目化、标准化造林模式,着力解决重建设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景观轻生态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国土绿化水平。高标准建设鄂北生态屏障、中心城区环城林带、鱼梁洲生态绿心,高质量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和汉江两岸绿化、“千村万树”行动等,继续开展退耕还林、湿地保护、长防林建设,打造近自然林,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增强生态功能。加强天然林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严格控制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强度,优化森林公园的树种结构,控制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城市建设区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8%,森林蓄积量达到5600万立方米。

加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建立以汉江支流及重要水系汇合点、湿地公园、保护区和洲滩为主体的河流、湿地保护体系。严格控制南河、北河、唐白河、小清河及其与汉江交汇点周边的点源、面源污染。加强湿地公园建设,保护和修复汉江及唐白河、小清河等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丰富的洲滩、湿地资源,形成以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谷城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宜城万洋洲湿地公园、樊城长寿岛国家湿地公园等为主要节点,以汉江重要支流为脉络的汉江湿地生态系统。严禁非法侵占湿地,严格限制与湿地保护无关的开发利用活动。

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生态红线管理,建设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加强自然保护地的监督管理,对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岘山国家森林公园、谷城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春鳊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开展定期监测,并发布监测评估报告。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的重大决策,对汉江襄阳段等重点水域实施全面禁渔,有效恢复水生生物资源。开展物种保护与繁育,加强老河口—谷城段、洄流湾—茨河段、牛首—襄州段、宜城—关家山段等鱼类集中产卵场、越冬场和索饵场的保护,开展重要经济水生动植物苗种的增殖放流。加强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监督,划定野生动物禁猎区和禁猎期,禁捕、禁运、禁销、禁食野生动物,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实行疫源疫病监测和救护。严格古树名木、珍稀植物的保护与管理,实行特有珍稀植物与古树名木的原产地保护,对南漳、保康、谷城极小物种、珍稀濒危特色植物进行保护与繁育。强化监督执法,定期组织对破坏自然保护地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开展专项执法,严肃查处违法违规活动。

 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以空气质量明显改善为刚性要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努力提高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到2025年,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控制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

加强固定源监管治理。巩固燃煤锅炉特别排放限值和火力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成果,开展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对已完成技术改造的加强监管,确保稳定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或超低排放要求。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严格控制新增排放,持续综合整治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不达标排放,削减排放总量。

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优化调整货物运输结构,降低公路货运比例。充分利用“物联网+”移动源大数据监管监控平台,加强机动车排污监控。持续加快车辆结构升级,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的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加强船舶、工程机械、工业机械等非道路移动源基础情况和污染排放状况调查和监管,控制非道路移动源大气污染。加强对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劣质油、非标油等不合格油品。船舶港口推广使用清洁燃料,完成沿江区域码头岸电和油气回收设施建设。

强化面源精准管控。优化调整用地结构,在城市功能疏解、更新和调整中,将腾退空间优先用于“留白增绿”,加强城市通风廊道建设和管控。开展工业集聚区“散乱污”企业的连片综合治理。加强施工及道路扬尘污染治理,大力推行绿色文明施工管理模式。加大物料堆场粉尘污染治理力度。推动生活源大气污染治理。推广城市道路车行道机械清扫保洁组合新工艺,加大城市及周边公路的除尘力度。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禁烧管控和氨排放控制。

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持续实施大气污染动态源解析和源清单更新,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指导企业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一厂一策”方案,实现精准应对。健全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提高预警、应对和响应区域应急联动能力。强化人工影响天气增雨降尘降霾能力建设。到2025年,重污染天气比率不超过1.5%。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坚持减缓与适应并重,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深入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建设,不断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强化目标考核和监督管理,遏制重点行业碳排放过快增长,推进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实现排放强度和总量控制双控目标。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开展碳现货远期交易试点。

 提升水环境质量

突出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三水”统筹,协同推进地表水与地下水保护与治理,持续深化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航运污染防治,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切实保障饮用水水源和地下水环境安全。

协同推进汉江流域综合治理。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协同推进“一江”(汉江)、“五河”(南河、北河、小清河、唐白河、蛮河)保护与治理,重点加强小清河、唐白河、蛮河、滚河等主要支流水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涉磷企业污染物排放控制。健全完善水体治理长效机制,强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调水引流、生态修复等措施,避免水体“返黑返臭”现象发生。到2025年,确保汉江干流襄阳段水质不低于Ⅱ类。

严格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全面整治重污染行业,实施清洁化改造,推进余家湖等工业园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工业废水稳定达标排放。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和推广,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升级,加强乡镇污水处理厂在线运营管理,建立健全常态化运营保障机制。加强汉江及重要支流排污口登记核查,该关闭的关、该改造的改。实施污水深度处理工程。

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检查,完善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分,加强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完成一级保护区隔离设施建设。实施汉江崔家营、王甫洲、雅口、新集库区等重点区域水环境分区管控。开展水污染风险防控,动态管理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及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强化水环境应急管理。

加强航运与船舶码头污染治理。依法强制报废超过使用年限的船舶,限期淘汰不能达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船舶。规范船舶水上拆解行为,禁止船舶冲滩拆解。持续推进老旧运输船舶和单壳油船提前报废更新。建立船舶污染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机制,加强港口、码头船舶垃圾及水面漂浮物处理设施建设与监管。

积极防治地下水污染。建立地下水基础环境数据库,加强地下水环境信息共享,推进地上地下水污染协同控制和系统管理。实施关停、搬迁工业企业场地地下水污染修复工程,加强工业园区、垃圾填埋场以及加油站等重点部位防渗处理,封填报废矿井、钻井、取水井等。

强化水环境风险防控。围绕突发性和累积性水环境风险源、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救援能力等,开展汉江流域重要河流水环境风险调查评估,建立水环境风险基础数据库。以饮用水水源等敏感受体和环境风险较高、事故频发区域为重点,针对有毒有害污染物或持续性有机物,加强预警体系建设和风险防控,提升水环境应急能力。

强化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推进农业生产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畜禽养殖清粪方式改造,鼓励堆肥发酵还田、沼液沼渣还田、有机肥生产、基质生产、燃料利用等处理方式。全面清理整顿水产养殖场所,禁止投肥养殖。深入推进“两减两清”工程,建设生态沟渠、污水净化塘、地表径流集蓄池等设施,净化农田排水及地表径流,控制种植业污染。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农户厕所无害化改造成果。

 做好土壤环境风险管控

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加强源头预防、风险管控和治理修复,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确保区域土壤环境安全。

加强土壤污染风险分区管控。以农用地及建设用地为重点,实施分区分类管理。加大优先保护类耕地的保护力度,严格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环境准入。建立完善沿江区域重点行业企业建设用地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防控。

强化工业企业环境监管。加强化工医药、铅酸蓄电池、电镀、印染等重点行业企业监管,严格控制新增污染。规范已关闭工业企业的搬迁活动,防止污染物泄露、遗撒和扬散污染土壤环境。开展工业园区土壤环境监测,加强土壤污染集中连片防治。

加强农业生产环境监管。实施化肥、农药减施工程,禁止登记、生产、销售和施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肥料和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应用降解地膜、加厚地膜,加强残膜回收利用。加强农业灌溉水水质监测,保证灌溉用水质量。

加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治理。严格实行“谁污染,谁治理”,加强化工企业关改搬转腾退的污染场地、重金属污染较严重区域的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加强生活垃圾、污水、危险废物等集中式治理设施周边土壤污染防控。严管废物处理处置,严厉打击随意倾倒、堆放危险废物行为。

 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和高效利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推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更加重视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大力倡导绿色化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争创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推动资源再生循环利用

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贯穿到企业生产的各环节和全流程。实施绿色制造工程,促进制造业绿色化升级改造。推动企业间、行业间、区域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媒介进行链接共生,实现原料互供、资源共享,建立闭环式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农业废物利用规模,全面推进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积极发展循环型林下经济,推进稻渔、稻虾综合种养等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效对接模式,推广生态循环养殖模式以及“农、工、旅”融合模式,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完善城镇循环发展体系。完善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提高垃圾处置水平。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加快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加强分类回收和分选处置。建立秸秆、林业“三剩物”及次小薪材收储运网络。推动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利用园林绿地废弃物进行堆肥、生产园林有机覆盖物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人造板以及制作食用菌棒等。加强城镇污泥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垃圾静脉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批生态旅游示范区、绿色饭店、绿色商场,加快推进绿色居住及绿色出行,着力培育绿色消费习惯。

建设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围绕优化九大空间布局、实施九大工程,加快推进园区循环化、生态化改造,打造一批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试点,推动再制造产业园建设,推进谷城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实现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重点

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重点

一、优化9大空间布局

1.依托谷城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和老河口循环经济园区,建成废铅、废钢铁、废铝回收加工和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基地,积极培育报废车辆和废旧家电回收加工基地,进一步完善“谷城模式”“金洋模式”“楚凯模式”。

2.围绕打造绿色智能铸造产业园,依托宝武襄钢重材、枣阳立晋钢铁和全市100余家铸造企业,打造废钢铁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3.依托襄城经济开发区、余家湖保康工业园、南漳龙蟒、宜城嘉施利和大为磷矿,打造磷石膏综合利用基地。

4.依托华电公司粉煤灰资源,打造粉煤灰综合利用基地。

5.依托襄城区市政新材料、樊城区融聚再生资源,打造建筑垃圾和建筑装饰废料综合利用基地。

6.依托湖北嘉福达节能科技股份、襄阳金晶光学材料,打造废玻璃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7.依托宜城云光环保科技、湖北鹏威塑业、葛洲坝环嘉(大连)再生资源,打造废旧塑料综合利用产业基地。

8.依托高新区东风康明斯、源泰伟业等建设再制造产业园。

9.依托谷城经济开发区建设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二、推进9项重点工程

1.推进废旧金属高值化利用工程。

2.推进废旧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工程。

3.推进废旧塑料再生利用工程。

4.推进废旧轮胎综合再生利用工程。

5.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工程。

6.推进粉煤灰高值利用工程。

7.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

8.推进工业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工程。

9.推进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工程。

资料来源:襄阳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建立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体系,完善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体系,实施最严格的水、岸线、土地、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各类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强度控制,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引导建立绿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全面推进节能降碳。全面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实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督促企业履行碳减排义务,鼓励企业开展自愿性碳减排。强化节能审查制度,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对能耗超过国家限额标准的企业实行惩罚性价格政策。加快推动园区集中供热管网建设,积极推进含水层储能水源热泵供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建设,推广应用高效节能产品和设备,鼓励建设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健全能源计量体系,加强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推动完成节能“双控”目标任务。

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展各类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与强度控制。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推进节水型工业园区、节水型农业示范区、节水型示范社区建设,提高用水效率。

持续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实施“增存挂钩”机制,积极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按照“一地一策”方式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促进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加强地下空间总体规划、综合开发、集约化利用和整体性保护。严控新增建设用地,有效管控东津新区等新城新区,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建立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鼓励存量建设用地更新改造,逐步实现新增建设用地减量化,促进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地耗逐年降低,全市耕地保有量997万亩。

持续鼓励全社会节材。加快推行绿色设计、绿色制造,从源头降低原材料消耗。大力推行化工行业DCS改造、密闭输送等节材技术;大力推广纺织行业可生物降解浆料和清洁型气相导热油,鼓励利用废聚酯瓶、废旧丙纶等生产高附加值再生纤维;大力推行粉料密闭输送、利废建材等节材技术。全面实施农业领域节肥、节药。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鼓励绿色产品消费,大力推动节能环保产品使用。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禁止、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大力推广应用可降解塑料制品和塑料替代品。完善城市交通系统,推进不同公共交通体系之间以及市内公交系统与跨区域交通系统的链接,引导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出行。强化资源节约宣传引导,普及节约能源资源知识,推动形成崇尚节约能源资源社会风尚。

 加强生态屏障建设

坚持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水则水,统筹推进湿地、岸线、植被等建设,构建成带、成廊、成林、成片等生态景观,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湿地生态长廊。实施汉江及唐白河、小清河等重要支流和中小河流丰富的洲滩、湿地的保护与修复工程,形成以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为重点、以汉江干流及重要支流为脉络的湿地生态绿廊。

营造岸线生态长廊。严格按照保护区、保留区、控制利用区和开发利用区功能区划分,推进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严禁在汉江干支流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可能污染水环境的项目,已建成项目重点整治、限期搬离。加强岸线开发利用区段硬质驳岸建设与生态化改造,打造生态型堤岸。

推进滨河绿廊建设。构建汉江干流两岸50米及南河、北河、唐白河、蛮河等重要河流水系完善连续的绿色廊道系统和滨水绿地开放空间。结合两岸地形地貌和生态状况,营造以防护林、高效经济林、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自然植被群落,以稳固河流水岸,修复主要支流生态系统。

建设绿色通道。加快二广、福银高速公路、316国道、207国道等国省道以及焦柳、浩吉等铁路沿线防护林建设,打造骨干交通路网景观绿化带。

强化重点片区生态修复。以荒山造林、道路绿化、水系绿化、村庄田间绿化、湿地保护和矿山(矿区)生态修复为重点,实施鄂北生态防护林工程、汉江两岸造林绿化工程、国家储备林工程、汉江中下游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构建“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生态保护修复体系。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高效经济林和生物质能源林,建设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国家储备林、生态公益林、生态防护林相结合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襄阳城区重点打造鹿门山森林公园、隆中风景区、普陀堰风景区、邓城遗址公园、汉江植物园以及唐白河、小清河等九条穿城河流的城市生态绿化带。

 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推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切实维护生态安全。

构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以汉江生态轴和岘山—万山—鹿门山的中心城区生态保育核为中心,结合唐白河、滚河、漳河、蛮河等河流生态廊道与湖北南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漳河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生态节点,向四周串联鄂北岗地、西南大荆山和东南大洪山的生态安全屏障,形成“一轴一核三区七廊多节点”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一轴一核三区七廊多节点”市域生态安全格局示意图

我5

资料来源:襄阳市人民政府

“一轴一核三区七廊多节点”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一轴一核三区七廊多节点”市域生态安全格局

“一轴”:建设汉江干流生态保育和生态廊道,维护汉江生态功能。

“一核”:以中心城区汉江、小清河、唐白河汇流处,结合周边岘山、万山、鹿门山等山体,以及鱼梁洲的“城市生态绿心”功能,形成中心城区生态保育核。

“三区”:建设鄂北岗地生态修复区、西南大荆山生态保育区和东部大洪山生态保育区,形成环形生态安全屏障。

“七廊”:建设唐白河、小清河、南河、北河、蛮河、滚河、淳河支流滨河生态廊道。

“多节点”:以现有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建设形成市域范围内的生态功能节点,维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

资料来源:襄阳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牢固树立底线意识,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勘界立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维护生态安全。强化用途管制,严禁不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的各类开发活动。加强对红线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监控和评估,确保红线区内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和改善。

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水生态建设和城市“双修”,城镇空间适当“留白增绿”,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集约紧凑”的生态布局,推动生态建设城乡统筹、均衡发展,不断增加全市生态环境容量。

强化生物安全保障。加快乡土物种选育、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构建,有效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强化有害生物防治,健全生物安全评估与预警体系,继续加大对濒危生物活体的保护和拯救力度。加强生物安全常识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生物安全意识。

强化自然资源执法监督。规范自然资源执法流程,明确自由裁量权,逐步形成自然资源执法监督网络。深入开展自然资源督察,有效推进自然资源执法专项行动,坚决打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监测与发展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三种方式。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而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加上政策的支持,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我国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从3.5万亿元增长到了6.00万亿元,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会展行业:2023年展览数量及面积快速回升 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

我国会展行业:2023年展览数量及面积快速回升 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

从线下展览数量来看,由于在前些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线下展览数量大幅度减少,到2023年疫情影响减小,我国线下展览数量迅速回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线下展览数量为7852个,同比增长192.77%。

2024年09月20日
【投融资】近八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投融资事件呈下降走势

【投融资】近八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投融资事件呈下降走势

数据显示,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129起减少到2023年的2起。2024年1月-8月,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资金额达0.9亿元。

2024年09月18日
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为主要领域

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为主要领域

从各领域交易额情况来看,在2022年我国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位于前三分别为生活服务、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交易额分别为18548亿元、12548亿元和480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4%、1.5%、5.9%;占比分别为48.40%、32.75%、12.54%。

2024年08月16日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进入提效增质期 市场规模稳增 相关投融资金额回升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进入提效增质期 市场规模稳增 相关投融资金额回升

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污水处理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为1437.4亿元,同比增长4.95%;2023年污水处理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1500.1亿元。

2024年08月01日
我国健康体检服务市场规模整体实现扩容 行业准入壁垒较高

我国健康体检服务市场规模整体实现扩容 行业准入壁垒较高

健康体检服务是一种预防性的医疗服务,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身体进行检查,以了解其健康状况和潜在疾病风险。

2024年07月09日
老龄化加深下我国养老院市场前景可期 政策持续助力行业规范化、良性化发展

老龄化加深下我国养老院市场前景可期 政策持续助力行业规范化、良性化发展

养老院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养老院是指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广义的养老院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

2024年06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