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到2025年,努力建成较为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成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
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
坚持“普惠性、公益性”原则,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以县(区)域为单位制定和实施幼儿园总体布局规划,新建、改扩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积极探索多种办园形式,支持发展公办幼儿园,鼓励社会力量举办普惠性幼儿园,规范民办幼儿园管理,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不断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建立以提高薄弱地区和薄弱幼儿园办园质量为目标的结对帮扶机制,构建县(区)、乡、村三级结对帮扶网络,促进县(区)域学前教育均衡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保教质量。建立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提高保障水平。按标准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并落实好教职工政策待遇。完善普惠性特殊教育,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办特殊幼儿园或幼儿班,为残疾儿童提供早期康复教育服务。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面推进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2025年全市大部分县(市、区)接受省级评估,部分县(市、区)接受国家级验收,为2030年全面实现县(市、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教育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完善控辍保学监测机制,全市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以上。
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和标准化建设。依据城镇化规划、常住人口规模以及城镇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推进城镇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建设,扩大城镇义务教育有效供给,保障城镇义务教育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全域全面消除大班额问题。推进农村公共服务成型区域的学校布点建设,办好乡镇中心学校,大力改善长期保留学校的办学条件,完善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标准,提升乡村学校信息化水平和乡村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采取有效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适龄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接受义务教育。
推进办学模式改革。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集团化办学,采取委托管理、强校带弱校、学校联盟、九年一贯制等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和管理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县(市、区)内城乡、校际差异。建立残疾少年儿童分类施教的教学体系。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统筹管理,加强在职教师在岗培训,做好教师区域调配和教师交流工作,均衡配置师资力量,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基于大数据、物联网运用的教育网络建设,探索线上教育新路子,打造标准化和规范化数字校园,构建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相互衔接的教学新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实际、凸显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支持农村中学科技馆、乡村学校少年宫等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着力开展科普教育学校建设。
探索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活动。推动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建设安全适宜、主题鲜明、体验丰富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坚持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推进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促进研学教育与学校课程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多样发展
进一步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稳定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保持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比例大体相当。到202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5%。
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多样发展。支持襄阳四中、五中等全市重点高中加快发展,增加优质高中资源总量,巩固扩大襄阳高中教育品牌效应。支持基础薄弱的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下大力气办好县城高中,不断提升市域普通高中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加强校际交流协作,分类建立学校集群,定期研究交流和互鉴学习学校管理、课程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等办学经验,促进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深化隆中名师名校长培育工程,并纳入隆中人才计划。支持高中阶段民办学校规范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落实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依据学科人才培养规律、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学生兴趣特长,有序实施选课走班,增强学校办学特色,实现高中教育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推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将中职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基础,改善中职教育办学条件,提升中职教育办学水平,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健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形成政府统筹管理服务、企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努力构建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相衔接、普职融通、校企“双元”育人、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强职业院校建设。完成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建成国家“双高校”,申办本科职业院校。推进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校区建设,支持学校对接服务汉十汽车工业走廊,培育品牌专业集群,创建特色鲜明的省级优质高职院校。支持襄阳技师学院建设二期工程和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申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支持湖北省科技工程技工学校建设高级技工学校。优化整合襄阳城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办好城区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支持各县(市)办好县级职教中心,提升中职教育现代化水平。
改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以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创建为契机,深入推进校企全面合作、产教深度融合。围绕服务襄阳主导产业、龙头企业,面向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办学方式和育人模式改革,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打造中国技能人才之乡。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人才培训基地,规划建设3—5个公共实训基地,提高技能培训能力。
推进高等教育融通融合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高等教育集聚发展。高质量、高效率建成华中农业大学襄阳校区(现代农业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等,完善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壮大现有地方高校办学规模,增加人才培养数量。统筹推进尹集大学城建设,建成湖北文理学院新校区,支持其他高校加快推进校区改扩建工程,深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引入优质高校来襄共建分支机构和科研平台,提升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高等教育水平。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实施转型发展,积极融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创建为以交通为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支持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规范办学和高质量发展,建成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较高水平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鼓励高职院校积极融入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创新办学形式和育人模式,积极培育高水平品牌专业集群。(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教育调控市场分析报告-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规划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