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清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成效
“十三五”时期,清远市清新区2020年清新区地区生产总值275.1亿元,比2015年增长26.1%(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万元,比2015年增长26.5%,年均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亿元,比2015年增长29.8 %,年均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亿元,比2015年增长36.1%,年均增长6.4%。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比2015年增长3.5%,年均增长0.7%。农业“三品一标”工程深入推进,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产品3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十三五期间新增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家庭农场1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2家。工业投资持续增长,2020年全区1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37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工业增加值93.4亿元,同比增长2.0%。全区工业投资完成14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51个,投资总额11.65亿元,完成投资4.57亿元。全区重点项目48个,完成投资额45.2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8.21%;其中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5.3%。“十三五”期间,清新投入电网建设改造资金6.25亿元,比“十二五”增幅83.28%。新建及改造10千伏电缆线路146.43千米,架空线路399.19千米,改造10千伏开关柜553面,电缆分接箱41台,柱上开关306台,电缆沟23.04千米,开关站38座,新建及改造配变328台,容量104.84兆伏安,低压线路1769千米。供电可靠率达到99.91%,电压合格率99.996%,乡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48千伏安/户,圆满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任务。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
重点内容 |
|
(一)经济指标平稳发展,质量效益不断提升 |
1.经济平稳发展。据初步统计,2020年清新区地区生产总值275.1亿元,比2015年增长26.1%(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4.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8万元,比2015年增长26.5%,年均增长4.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2.8亿元,比2015年增长29.8 %,年均增长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2亿元,比2015年增长36.1%,年均增长6.4%。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亿元,比2015年增长3.5%,年均增长0.7%。 |
|
2.产业发展呈现新亮点。清新区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17.3:45.4:37.3(年报口径)提升为2020年的20.5:39.8:39.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2016-2020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5.4%、23.9%、28.8%、30.1%、27.1%,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形成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特色更加鲜明,承载能力持续增强,辐射效应更加显著的产业协同区。 |
(1)农业现代化有序推进。农业品牌创建力度加大,全区共有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151个;“十三五”期间,成功申报创建广东省名牌产品9个,广东省十大名牌产品1个,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6个;农业“三品一标”工程深入推进,全区共有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产品3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壮大,十三五期间新增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家庭农场18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2家;海大集团(清新)桂花鱼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清远鸡现代农业产业园、岭南特色水果产业“双创”示范县等项目有序开展。农产品安全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区农产品检测中心成为清远市率先通过监督检测实验室二合一认证的县级机构。食用农产品二维码溯源系统建设持续完善,实现肉类蔬菜“来源可溯、责任可究”。 |
|
(2)工业经济量质并提。工业投资持续增长,2020年全区1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37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工业增加值93.4亿元,同比增长2.0%。全区工业投资完成14亿元以上,技术改造项目51个,投资总额11.65亿元,完成投资4.57亿元。全区重点项目48个,完成投资额45.2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8.21%;其中1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3.39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5.3%。重点打造清新智能制造产业园、中以科技小镇两大产业平台,引进腾讯云计算、中以科技小镇、敏实汽配、海大集团、中信环境等五大项目。 |
||
(3)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2016-2020年,清新区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295.45万人次,旅游带动经济收入358.72亿元;特色旅游项目进展顺利,“清新漂流、温泉两日游”被评定为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三坑镇安庆村和浸潭镇下迳村被评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浸潭镇下迳村、石潭镇水西村被评为广东美丽乡村特色村;乡村旅游业态喜人,新增三季稻民宿、三坑镇安庆兴农乐民宿、浸潭镇西溪子民宿等5家精品民宿,新增开放太平马岳永源生态农业基地和浸潭镇竹博园2个乡村旅游点。 |
||
(二)抓好项目落实,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
1.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 |
(1)高速路网全域贯通。横向高速:汕昆高速龙川至怀集公路清远段于2018年12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汕湛高速清远清新至云浮新兴段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联网高速:清远市清西大桥及接线工程,高速主线路线长16.93公里,于2018年9月28日建成通车,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
(2)新型城镇化区域交通网加快形成。清新区工业大道建设工程已完成。新北江加油站段137.759米水泥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已完成保利花园段428米水泥混凝土道路工程施工,并完成东辅道、西辅道和跨线桥下穿段488米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跨线桥已完成安装。全长约8.323公里清禅一级公路和Y171线太和至笔架山旅游公路升级改造已经完成;清新沿江景观大道、清新区县道7条烂路84公里改造,已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 |
||
(3)农村公路硬底化逐步推进。县乡道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隐患整治667公里;2016-2020年,“四好农村路”建设资金投入36328.35万元,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726.567公里,其中2020年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里程318.908公里,目前2020年四好农村路攻坚任务已基本完成,下一步将对2020年四好农村路进行交竣工验收。此外,自2016年,根据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把我区70座县、乡道急需修复桥梁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由区交通运输局及各镇按归属权限分别进行桥梁改造,总投资约10176.1万元。 |
||
(4)港口连结粤北入珠。北江航道与珠江水系相连,货轮可直达广州及港澳地区,是珠三角连结粤北山区的主要物流配送通道;清新城区距清远港码头5公里,优化航道的清远北江水利枢纽工程已建成,航运能力显著提高,北江黄金水道优势突显。 |
||
2.水利治理成效显著。清新区中小河流工程完成治理河长154.92km,完成率为113.9%。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考核指标为民生保障工程中的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目标值为90%,实际完成92.49%。 |
(1)河段防洪能力明显提高。清新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始终按照清障清违先行、清淤护岸并重,重点解决河道行洪通畅,提高流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治理原则,以“防灾减灾、岸固河畅、安全经济、长效管护、自然生态”为治理理念,使受洪水威胁严重、洪涝灾害较频繁的重要河段防洪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主要镇、重要村庄等防洪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防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 |
|
(2)农村供水保障体系运作效果良好。128宗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涉及人口47.46万人,累计投入资金25351.5万元。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配合原有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民自建饮水工程、社会资本建设的水厂工程完成并使用,使集中供水覆盖率大幅提升,基本形成覆盖农村的供水保障体系,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92.49%,已超过覆盖率90%的目标值。同时实现了40条省定贫困村625个20户以上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为实现民生保障中的相对贫困人口脱贫指标完成了重要一环。 |
||
3.市政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中心地区33号区和周田工业园市政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基本完工;升级改造15条内街背巷;有序启动米坑棚户区改造项目安置区及周边市政道路和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山塘镇松岗填埋场、石潭镇大岩填埋场、浸潭镇白花塱填埋场、三坑镇南山填埋场、龙颈镇大崩山、白芒冲等6个垃圾填埋场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厕所革命”等项目加快推进。 |
||
4.电力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十三五”期间,清新投入电网建设改造资金6.25亿元,比“十二五”增幅83.28%。新建及改造10千伏电缆线路146.43千米,架空线路399.19千米,改造10千伏开关柜553面,电缆分接箱41台,柱上开关306台,电缆沟23.04千米,开关站38座,新建及改造配变328台,容量104.84兆伏安,低压线路1769千米。供电可靠率达到99.91%,电压合格率99.996%,乡村户均配变容量达到2.48千伏安/户,圆满完成国家新一轮农网改造任务。 |
||
5.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扎实推进“智慧清新”建设,数字清新基础地理公共平台、“信用清新”平台投入使用,平台受理案件15611宗,完成率达94.68%。获批全省首批“互联网+”创建小镇,完善和拓展清新区“互联网+农业”创客空间,整合了金融、物流、电商等资源,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可视化平台,对辖区范围内2818个村庄的农村人居环境十类数据因地制宜统筹管理;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139家电子商务企业及服务商入驻,涉农企业占比60.4%;成功申报2019年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区;电子商务镇村两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全区8个镇已建立区、镇、村三级电商服务站点140个,行政村覆盖率达75%,设立微信公众号、微店拓展农产品销售;推进针对贫困子女的电商创业项目免费培训工作,着力推动镇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相对贫困村和农业产业基地电子商务服务点建设。 |
||
(三)突出抓好环境治理,生态文明全面提升 |
1.空气、水污染整治取得实效。城乡环境质量保持优良,2016-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分别是92.5%、90.8%、92.2%、95.1%、94.3%,均达到90%以上并呈现逐年稳步上升的态势。202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5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3%。水环境逐年改善,2016-2020年滨江飞水桥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目标考核要求;漫水河三青大桥省考断面2019年、2020年水质均值均达到Ⅱ类水质考核目标要求;漫水河支流山塘水黄坎桥省考断面2020年水质均值已达到Ⅴ类水质考核目标要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北江芒洲、滨江迳口(2016-2018年)、滨江河三坑滩和太平镇大秦水库等7个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污染整治有序推进,云龙工业园环保问题、石灰窑环境问题整改有序推进,三坑滩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设项目整治已基本完成,全区畜禽养殖场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70.05%,提前一年超额完成省2020年达到40%的目标任务要求。全面落实使用天然气,禁止陶瓷企业使用“水煤气”发生站。完成黄标车淘汰,积极鼓励老旧车辆提前淘汰,严禁已淘汰“黄标车”继续上路行驶。 |
|
2.森林资源有效保护。清新区森林面积为15.9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7.91%,森林蓄积为764.1万立方米,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5.89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约16.47万公顷,共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广东清新白湾)、市级自然保护区2个(笔架山、桃源燕子岩)、县级自然保护区3个(太和洞、明霞古洞、三坑温矿泉)和省级森林公园1个(太和洞森林公园),镇级森林公园4个、市级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1个。 |
||
3.双创工作全新启动。全面启动新一轮创文、创卫工作,突出整治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问题,完成6大类566个整治项目,严厉打击违法建设,查处、整改违法图斑29.7万平方米,查处违法建设139处1.83万平方米,拆除违法违规广告牌3289个。打造文明乡风建设村136条,新增4个四星级省宜居社区。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新(改)建城乡、旅游公厕31间。构建“数字化”+“网格化”城市管理新模式,综合整治内街背巷15条。 |
||
(四)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成效显现 |
1.重点改造项目狠抓落实。2016-2019年(2020年无下达任务),清新区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分别为1232户、580户、1295户、334户,共3441户,全额划拨补助资金3188.8万元、1965.4万元、4136万元、959.6万元,居民保障项目已按照上级下达任务全部完成。清新区米坑片区棚户区宜居城乡建设改造项目,于2017年10月按时间节点已完成308户目标任务。 |
|
2.农业科技化建设加快推进。依托“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技+服务”等模式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引导农业科技成果、人才要素转移到农村一线,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十三五”期间,获得各级科技经费540万元,共支持23个农业项目,引进数十名农业科技人才与区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 |
||
3.精准扶贫效果明显。“十三五”以来,清新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050万户2.3979万人,通过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消费扶贫、安居扶贫、兜底扶贫等工作,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用电、电视信号覆盖、网络信号覆盖、教育保障、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和稳定收入等方面基本得到落实。 |
||
4.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成功入选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万人助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活动深入开展,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的村庄共2818条,建成美丽乡村、新农村2159条。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1943个村小组完成建设任务。村村通自来水工程项目稳步实施,农村自来水覆盖率达92.49%,饮用水合格率达91.8%。 |
||
(五)着力改善民生事业,社会福祉持续增强 |
1.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区共有中小学89所,其中包括2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恒大足球学校、凤霞中学,民办),1所独立高中(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以及1所特殊教育学校。成功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和社区教育实验区。清新区通过了省教育强区复评,太和、石潭等8个镇通过省教育强镇复评验收。区五小、区六小、区四中建成使用,新增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位8460个。区三幼及11所乡村公办幼儿园建成交付使用,新增2040个公办学期教育学位。 |
|
2.技术自主能力逐步增强。“十三五”期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7家,创建工业类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5个,各级科技经费资助工业类科技项目20个,额度达2210万元,认定236个高新技术产品。区科技经费立项7个优质工业技术创新项目,资助总额度340万元,奖励17家工业企业创新平台103万元;创建13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
||
3.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建成“设施成网、资源共享、人员互通、服务联动”的区镇村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完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下设8个分馆(镇级文化站),24个服务点(村级文化室);全区下辖8个镇已完成综合文化站建设,自评8个镇级综合文化站都达到省二级文化站以上,其中禾云镇、浸潭镇文化站已达到特级文化站建设标准,三坑镇、太和镇、太平镇、龙颈镇文化站达到一级文化站建设标准,山塘镇、石潭镇文化站基本达到二级文化站建设标准;201个行政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并通过验收,为基层群众提供演出、展览、图书阅读、电影知识讲座等公共文化服务,逐步达到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服务。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心城区公共体育场地有清新体育馆、体育馆文化广场和10个体育公园,均已实行免费或低收费对外开放;8个镇完成农民健身广场建设,209个行政村(社区)已覆盖体育健身设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9平方米。社会体育指导员共有1429名,在民政部门成立体育协会15个,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点9个,健身气功站点7个;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基层配送健身器材累计610件(套)。全民健身活动高潮迭起,积极举办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赛事,举办区级体育赛事活动累计65次,参与人数达1.3万余人,在全区掀起了全民健身活动高潮,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体生活。 |
||
4.健康清新建设步伐加快 |
(1)多元化办医格局逐步构建。全区社会办医疗机构共142间,较2015年底增加57间,其中精神专科医院1间,综合医院1间,体检中心1间,门诊部6间,个体诊所126间,医务室7间;社会办医疗机构卫技人员共521人,较2015年底增加218人;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共144张,较2015年底的零床位实现显著突破。“十三五”期间民营医院实现零的突破,全区多点执业注册医师21人,较好的满足了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完善村级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已建成179间标准化村卫生站,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率为100%。 |
|
(2)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累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661777份,电子建档率90.47%。成功建设区域远程医学影像诊断系统,有序推进远程会诊系统、区域心电系统、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系统等系统建设。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努力打造标杆服务窗口,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太平镇卫生院、三坑镇卫生院和浸潭镇卫生院获得全国“2016-2017年度群众满意的卫生院”荣誉称号。清远市清新区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2019年5月通过复审。2019年起全面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计划通过2年时间,实现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
||
(3)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提高到74元,较2015年的40元提高了34元,区财政足额配套相应资金并及时下拨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使项目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积极开展救治救助工作;以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重点,以强化项目绩效考核和考核结果运用为抓手,积极推进31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 |
||
5.社会保障更加有力 |
(1)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12月底,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职工医疗和生育5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87万人、8.1万人、8.9万人、68.13万人和9.15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200家单位,参保人数为1.49万人,已实现全覆盖。城乡养老居民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9.86%,基本实现应保尽保目标。 |
|
(2)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由2015年月人均1468.32元/月提高到人均约1685.897元/月,比“十二五”期末增长约14%。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人均达178.7元/月,较“十二五”期末增长69.26%。 |
||
(3)就业服务水平不断加强。统筹推进城乡就业工作,积极举办现场招聘会,5年累计城乡新增就业9960人,组织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80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8%以内。搭建优势特色产业人才聚集平台,引进高层次、高科技人才,企业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1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 |
||
(4)医疗救助水平不断提升。城镇和农村低保标准、五保供养、孤儿养育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增强,对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扶贫部门认定的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重度残疾和精神残疾贫困人口纳入低保保障,实施兜底救助7931人。 |
||
6.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
(1)人口综合服务管理逐步规范。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建设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建立完善流动人口个案信息登记管理制度,全面、准确地采集全员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个案信息。提高流动人口建档率和个案数据项目完整率、准确率、更新及时率,建立覆盖全面、信息规范的流动人口数据库;积极加强与公安、人社、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进一步深化网络化协作,提升信息互通效率,推动信息共享,加快我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进程。 |
|
(2)维稳安保扎实开展。党的十九大和全国“两会”特别防护期及重要活动维稳安保零事件;社会矛盾问题8个专项治理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化解率100%;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纵深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全覆盖、无死角、零盲区。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全面加强,防灾减灾及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打假打私和食品药品监管等工作有力推进,网络空间、文化市场、食品市场持续净化;综治信访维稳措施全面落实,无发生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公共安全事件,社会政治和治安秩序良好。 |
||
(六)着力推动改革创新,重点改革实现突破 |
1.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清新区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视察清远重要讲话精神热潮,“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实效,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重点任务,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加快形成。清新“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构筑起坚实基础。 |
|
2.政府机构改革稳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清理议事协调机构22个,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16项,100家事业单位868项公共服务事项向社会公布。 |
||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2016-2020年落实鼓励高新技术企业、改善民生、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策减免税收17.92亿元。商品房库存面积123.70万平方米,消化周期为18个月,超额完成市下达的去库存任务。 |
||
4.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深入推进。清新区8个镇(含笔架林场)191个经济联合社以及3579经济合作社均完成清产核资系统填报工作,完成率为100%。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3个工作日内。积极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便民化,纳入实施清单事项1667项,1338个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办”比率80.9%、“马上办”比率41.2%、“一次办”比率96.9%。 |
||
5.“放管服”改革力度加大。“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审批最少、服务最优、效率最高”营商环境逐步形成,建成三级联动政务服务大厅217个,调整完善标准化区级行政许可事项253项,行政审批环节提速50%以上。“数字政府”建设不断升级,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初步实现了群众“不跑腿、就近跑腿、少跑腿”的工作目标。 |
||
6.金融改革进一步深化。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组建了惠农、德盛等4家投资开发公司。稳步推进农村金融改革,2020年“政银保”贷款累计发放3,547笔140,096.7万元;存量443笔12,837.32万元。其中:累计发放农业合作贷款3,279笔70,406.7万元,存量409笔7,501.61万元;累计发放小微企业合作贷款268笔69,690万元,存量34笔5,335.71万元。2020年新增402笔14,137.7万元,其中:农业合作贷款376笔9,562.7万元,小微企业贷款26笔4,665万元。 |
资料来源: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清远市清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锚定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清远的殷殷嘱托,紧扣“南融”“东联”“西拓”“北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五大行动,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清新发展条件,今后五年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两区一体化迈入新阶段。市区一体化全面高质量发展,清新清城同城化全面推进,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化交通网络全面建成,“入珠融湾”取得显著成效。
——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增长潜力充分发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加速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城乡融合取得新突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城镇带动乡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基本形成,人口迁徙便利化、土地改革精准化水平明显提升,基本构建起“城有乡有、钱往乡投、人往乡游、物往城流、居往城走”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生态建设开创新局面。智能绿色、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日益完善,山清水秀、城乡共美的生态环境支撑体系不断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资源节约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全区绿色生态发展水平实现较大提升。
——文化事业实现新繁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福祉达到新水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社会治理得到新提升。平安清新、法治清新、法治政府达到更高水平,社会治理水平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明显提升,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十四五”时期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目标
序号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增长[累计] |
属性 |
填报单位 |
一、经济发展 |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275.1 |
/ |
6 |
预期性 |
区统计局 |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 |
7.9 |
9.7 |
4.2 |
预期性 |
区统计局 |
3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46 |
55 |
5 |
预期性 |
区统计局 |
二、创新驱动 |
||||||
4 |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
待定 |
27.6 |
5 |
预期性 |
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
5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0.43 |
0.54 |
/ |
预期性 |
区市场监管局 |
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 |
/ |
/ |
/ |
预期性 |
区统计局 |
三、民生福祉 |
||||||
7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
待定 |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
/ |
预期性 |
区统计局 |
8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2.47 |
完成市定目标 |
/ |
预期性 |
区统计局 |
9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9.67 |
10.15 |
0.096 |
约束性 |
区教育局 |
10 |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
1.62 |
2.4 |
/ |
预期性 |
区卫生健康局 |
11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
93.8 |
95 |
/ |
预期性 |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12 |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位数(位) |
0.8 |
6 |
/ |
预期性 |
区卫生健康局 |
13 |
人均预期寿命 |
79 |
79.1 |
/ |
预期性 |
区卫生健康局 |
四、绿色转型 |
||||||
14 |
单位GDP能耗降低(%) |
2.5 |
完成省定目标 |
/ |
约束性 |
区发展改革局 |
15 |
单位GDP二氧化碳降幅(%) |
/ |
/ |
/ |
约束性 |
市生态环境局清新分局 |
16 |
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94.3 |
完成市定目标 |
/ |
约束性 |
市生态环境局清新分局 |
17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75 |
完成市定目标 |
/ |
约束性 |
市生态环境局清新分局 |
18 |
森林覆盖率(%) |
68 |
68.5 |
/ |
约束性 |
区林业局 |
五、安全保障 |
||||||
19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万吨) |
14.25 |
完成市定目标 |
/ |
约束性 |
区农业农村局 |
20 |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 |
4.41 |
完成省定目标 |
/ |
约束性 |
区发展改革局 |
资料来源:清远市清新区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乡村建设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与未来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