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能级平台体系。突出以国家级开发园区为龙头,以省级开发园区为主体,以特色园区平台、工业集中区为支撑,积极探索“一区多园”管理运行机制,加大优化整合力度,推动各类园区平台特色发展、差异发展、联动发展,持续增强全市开发园区的综合竞争力。夯实开发园区经济主战场地位,支持国家级开发园区培育300亿级、500亿级优势产业,鼓励省级开发园区培育百亿级优势产业,打造引领全市产业发展的主引擎。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推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高质量发展“园区样板”、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支持淮安工业园区打造区域新增长极,提升宁淮特别合作区等重点园区创新要素集聚功能,推动宁淮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支持淮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高水平建设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重点园区发展定位
重点园区发展定位 |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勇当全市改革开放先行军、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责任使命,以“转型升级二次创业”为发展主题,聚焦“全省进十强、全国创一流,争当排头兵、厚植新优势”总目标,着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营商环境示范区、对外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活力区、民生幸福首善区”,全力建设国家级一流开发区。
淮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创新驱动为引擎,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发展商贸物流、金融商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加快打造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示范区和引领区,建成苏北地区领先的一流高科技园区。
淮安工业园区。围绕“创成千亿级高质量省级化工园区”一大目标,培育“盐化新材料、智能制造”两大产业,聚焦“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人才队伍”三大提升,打造“安全园区、生态园区、智慧园区、宜居园区”四大园区,实施开展“基础提升、项目突破、产业提强、质态提优、品牌塑造”五大行动,将园区打造成为全市产业发展新平台、经济增长新引擎、创新改革新高地、产城融合新示范。
改革园区体制机制。增强园区土地经营运作能力,提升产业项目投资吸引力。有序推进开发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实施“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市场化招商、灵活用人机制等制度改革创新。对标国家和省级考评,全面优化开发园区考核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园区申创“特色、创新试点园区”“智慧园区”“国际合作区”,推动园区补齐短板、进位争先。 |
资料来源:淮安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改革园区体制机制。增强园区土地经营运作能力,提升产业项目投资吸引力。有序推进开发园区“去行政化”改革和“一县一区、一区多园”体制改革,因地制宜实施“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市场化招商、灵活用人机制等制度改革创新。对标国家和省级考评,全面优化开发园区考核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园区申创“特色、创新试点园区”“智慧园区”“国际合作区”,推动园区补齐短板、进位争先。
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牢固树立“以亩产论英雄”导向,强化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亩均产出效益等指标评价,推动园区低端低效产能退出和产业转型升级。完善水电气路等传统基础设施与5G网络、数据中心、创新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安全、环保、科技、金融等服务水平,促进园区功能与产业发展需要相匹配。(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智慧园区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