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定西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加强城镇和乡村互动协作,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

 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做好现有兜底救助、民生保障、产业就业、财政保障等政策延续、优化、调整工作。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健全完善针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农户的定期检查和动态管理制度,完善农户主动申请、部门信息比对、基层干部跟踪回访相结合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发现和核查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进一步健全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除身体原因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继续落实分类参保资助和医疗救助政策,全面防止因病返贫致贫;建立健全农村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多措并举保障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巩固维护好已建成农村饮水工程成果,不断提升安全饮水保障水平。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持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力度,不断提升安置区社区管理水平,依托搬迁安置区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点,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争取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保持财政投入力度整体稳定。

固化拓展对口帮扶机制。积极对接国家和省上帮扶力量调整,继续深化对口支援合作机制,完善东西部协作、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和其他社会力量帮扶机制,优化市县两级帮扶力量配置。坚持政府有为、市场有效相统一,拓展帮扶领域,以新理念、新观点、新思想、新模式和人才、技术、设备、经验的引进为导向,促进交通物流、就业创业、产业发展、生态建设、人才培养、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各领域全面发展。推动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巩固提升全面合作发展,形成东西协作帮扶长效机制。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市县空间规划衔接,高起点编制乡镇村发展规划。着力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建设美丽生态家园。实施“百村样板、千点示范”工程,加快完善乡村水、电、路、网、通信、物流、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推广乡土风情建筑,提升农村房屋建设质量,推进农村改厕,加快补齐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突出短板,强化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和撂荒地治理。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推动组织振兴。加强农村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推进平安乡村建设,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深化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和传统,保护传承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鼓励有条件地区建设集中连片、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造一批具有定西特色的农耕文化、中医药养生文化示范村。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完善提升安定、临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功能,支持陇西、渭源、通渭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加快漳县、岷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种”等特色优势产业,健全完善“7+X”特色产业体系,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长三十年政策,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万吨以上。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建成甘肃重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化经营,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和示范性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业龙头企业骨干,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实施职业农民培育行动计划,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重视培育乡土人才,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尊重基层和群众创造,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的工作导向,推动各类资源向基层下沉。持续培育壮大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县区积极创建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示范县。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步伐,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拓展农产品营销渠道。深化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土地征收制度和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支持一批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健全动物防疫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

新型农业培育工程

新型农业培育工程

1.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培育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工程项目。

2.生态农业经济。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绿色有机农业,培育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设施农业等新型业态。打造生态种植园经济、生态养殖园经济、生态田园经济。

3.重点农业产业园。续建安定区凤翔镇李家岔村裕民现代农业产业园、安定区万亩藜麦种植加工及生态旅游观光园、安定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陇西县渭北循环农业产业园、陇西县通安驿田园综合体、临洮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建渭源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渭源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通渭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陇西县智慧农业产业园、临洮县智慧农业产业园一期、漳县何家源高原夏菜产业园区等项目。

4.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田整治、河流两岸土地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高标准基本口粮田和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支持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农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休耕等项目。

资料来源:定西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着力发展现代丝路寒旱农业

优化寒旱农业生产布局。以洮河、渭河、漳河、牛谷河、关川河沿岸地区及引洮工程受益区的部分乡镇川台区为重点,打造设施农业集聚发展优势区域。以通渭、安定、临洮山区乡镇和陇西、渭源北部乡镇为重点,打造全市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和马铃薯、特色小杂粮等产业发展的优势区域。以漳县、岷县山区乡镇和陇西、渭源南部乡镇为重点,打造中药材、特色畜产品等综合开发的优势区域。开展现代农业发展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休闲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甘肃特色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建设先行区。

做大做强特色种子种业。加快发展种子种业,加强育种先进技术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利用,建设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优质牧草、特色杂粮为主的全国特色种子种业基地,开展种业产业园创建,积极打造种子种苗生产、贮藏、加工、销售及保护、品牌、科研全产业链。健全和完善马铃薯原原种、原种、一级种种薯扩繁体系,力争年产脱毒原原种20亿粒以上,脱毒一级种薯普及率达到100%;设施蔬菜优质种苗统供率达到80%以上;牛、羊良种化程度分别达到80%、85%。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发展城乡一体的公共设施。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围绕进城人口有收入、有房住、有学上、有保障,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提升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打造一批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示范乡镇。推动污水垃圾收集处理城乡统筹,加强城乡农贸市场一体化改造,加快建设现代仓储农业物流设施,实现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和乡村旅游产业路城乡联结,统筹城乡公共文化和卫生医疗服务设施一体化布局,促进市政供水供气供热向城郊延伸,加快建设城乡教育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

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县城、建制镇落户限制,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便捷落户,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发展以生态产业为主的城镇产业,大力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健全以公租房、政策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落实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随迁子女入园、入学政策,建设普惠性幼儿园、综合性机构和社区托育服务设施,扩大职业教育资源供给。补齐城市公共卫生短板,落实进城落户农民社会保障关系接续政策,加快推进城乡养老机构改造提升,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未落户常住人口,构建新型城乡发展格局。(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乡村建设行业分析报告-市场规模与未来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肉牛行业:牛出栏量持续增长 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进出口金额均下降

我国肉牛行业:牛出栏量持续增长 但增速有所放缓 2024年进出口金额均下降

从存栏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牛存栏量持续增长,但截至2024年末,我国牛存栏量为10047万头,比上年末减少462万头,下降4.4%,结束连续5年的增长。

2025年04月02日
我国禽饲料行业产量连续两年增长 细分市场肉禽饲料产量占比逐年提升

我国禽饲料行业产量连续两年增长 细分市场肉禽饲料产量占比逐年提升

禽饲料主要可分为蛋禽饲料和肉禽饲料两种,从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4年我国蛋禽饲料产量波动式增长,到2024年我国蛋禽饲料产量3236.1万吨,下降1.2%;而肉禽饲料自2021年之后产量持续增长,到2024年产量9754.2万吨,增长2.6%。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4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超千亿元,达到约1050亿元,同比增长11.7%;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宠物饲料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其中山东省、河北省为主要产区

我国宠物饲料行业产量持续增长 其中山东省、河北省为主要产区

而随着当前宠物数量的增多,对宠物饲料需求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4年我国宠物饲料产量为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宠物饲料产量为159.9万吨,同比增长9.3%。

2025年03月07日
2024年受下游生猪出栏影响我国猪饲料产量或下降 其中仔猪饲料下降幅度最大

2024年受下游生猪出栏影响我国猪饲料产量或下降 其中仔猪饲料下降幅度最大

从猪饲料产量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不断增长,到2023年我国猪饲料产量为14975.2万吨,同比增长10.13%;2024年前三季度,猪饲料产量10229万吨,同比下 降6.8%。其中,仔猪饲料、母猪饲料、育肥猪饲料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2.5%、7.7%、4.7%。

2025年01月22日
我国柑橘行业:园区面积、产值及产量持续增长 出口量方面有所下降

我国柑橘行业:园区面积、产值及产量持续增长 出口量方面有所下降

从产量来看,2018年到2023年我国柑橘产量从4138.14万吨增长到了6433.76万吨,连续六年产量稳定增长。

2025年01月16日
我国食用菌行业产值、产量及出口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香菇、黑木耳、平菇合计占比超过63%

我国食用菌行业产值、产量及出口数量均为增长趋势 香菇、黑木耳、平菇合计占比超过63%

从各省市产量来看,在2023年我国共有四个省市食用菌产量超过300万吨,分别为河南省、福建省、黑龙江省、河北省;产量分别为630.09万吨、499.61万吨、390.09万吨、342.24万吨。

2025年01月09日
我国草莓行业种类面积、产量及进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我国草莓行业种类面积、产量及进口量均为增长趋势

具体从各省市来看,在2022 年我国草莓种植面积前三的省市分别为江苏、山东、安徽;种植面积分别为30.98万亩、28.02万亩、21.44万亩;占比分别为14.00%、12.67%、9.69%。

2025年01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