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推进中心城区集约发展

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使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彰显城市个性魅力。

一、高起点规划城市

完善“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约束并严格管控,适时修订国土空间规划地方性标准。高质量规划标志性区域,科学规划、提升改造“两江四岸”,打造防汛岸线、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推进“江、园、城”有机融合。持续建设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城市亮点区块。优化城市设计,强化城市色彩、整体风格、建筑造型管控,推进地标建筑群建设,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度、高低起伏”的城市天际线,构建和谐有序、层次分明的城市空间界面。强化国土空间规划与城市安全治理有机衔接,注重空间留白,优化生态空间、避难空间和安全生产空间布局。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留城市历史文化记忆。

二、高标准建设城市

修订提升城市建设标准,突出安全、立体、多元、高效,推进地上地下分工明确、功能互补。促进地下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集约利用,在确保地下资源保护红线和工程安全底线的基础上,科学安排轨道交通、停车、人防、管线管廊、公共服务和商业设施,以及地下深层轨道、地下隧道、地下物流系统等大型交通市政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严格保护深层地下空间,为城市长远发展预留空间。因地制宜进行“微规划”“微改造”和“留改拆”,有序推动老旧街区、老旧厂区、城中村改造。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未来社区建设,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和传承地域文化。开展“擦亮小城镇”行动,推进新城区街、乡、镇更新改造和功能提升。加强工程设计建造管理,创建建筑品质示范工程。到2025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1200平方公里。

三、精细化管理城市

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机制,搭建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打造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的城管指挥调度体系,增强城市综合管理监控预警、应急响应和跨领域协同能力。健全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为基础的公共参与机制,推动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创新。积极推进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改革,充分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施城市“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扮靓城市容貌。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业安居,更好满足他们融入城市的期盼,不断提高“新市民”归属感和安全感。

一、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城市存量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不断放宽户籍准入限制。完善积分落户政策,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简化户籍迁移手续。完善流动人口居住证管理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69

二、健全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推动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完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制度,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维护好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带权进城、带资进城。提升新城区、功能区人口和产业集聚功能,推动产城融合、职住平衡发展。加强一批城郊新城建设,推进特色小镇繁荣发展和美丽乡村振兴发展,形成“新城拱卫、街镇繁荣、村社美丽”的城乡新格局。

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城市品质提升工程

饮用水品质提升工程。按照“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保障思路,采取“1套市政管网+1套小区管网”模式,在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东湖高新区光谷中心城等区域优先开展高品质饮用水项目试点工作,从原水、水厂、管道输送至用户龙头,保障每个环节水质均达到高品质要求,普惠用户。探索直饮水系统建设。

城市垃圾分类治理工程。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生活垃圾处理项目建设,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推进建筑弃土、弃料、装修垃圾全周期管理,提升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到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7%,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超过2万吨,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以上,建筑垃圾集中消纳和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维修小区内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改造水、电、气、路、消防、安防等配套基础设施,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完善提升小区及周边公共卫生、养老、托育、停车场、充电桩、文体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到2025年,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616个。停车场建设。坚持高标准建设和配建停车泊位,同步加快推进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弥补中心城区基本停车泊位刚需。重点推进停车矛盾突出的住宅小区、医院、学校等区域周边公共停车场库,以及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P+R)、新城、景区等周边公共停车场库建设。加快停车场库信息化建设,配套完善停车场库新能源充电设施。“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万个。海绵城市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结合城市更新和新建区域等建设,以黄孝河-机场河汇水区、汤逊湖汇水区、沙湖汇水区等为重点,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到2025年,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完善干线、支线、缆线综合管廊等级体系,优化综合管廊系统区域完整性。推动长江新区(新区大道、谌家矶大道)、杨泗港快速通道青菱段、江南中心绿道武九铁路北环线、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黄孝河、东湖新城(三期)、高新二路、军山大道、半岛一路等综合管廊项目建设。

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升工程。推行精致环卫,提升环卫作业标准,实现全时全域街净巷洁。规范美化道路附属设施,持续开展查处违法建设集中攻坚行动,提升户外广告品质,完善长江灯光秀,展示“最美天际线”。强化桥梁、燃气安全监管,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资料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推进区级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各区发展基础和区情特色,合理确定各区(开发区、功能区)发展定位,形成错位发展、统筹发展、协调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开发区、功能区引领发展

坚持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和重点功能区作为改革排头兵、开放试验田和发展主力军的作用,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重大创新平台、重大生产力项目落户,支持其对区位相邻相近、产业关联同质的产业园区进行空间整合、资源整合和产业整合,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开发区、功能区发展重点

开发区、功能区发展重点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做大做强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两大支柱产业,突破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发展新消费经济,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打造东湖科学城创新极核,高标准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核心承载区。建设“三个光谷”升级版,打造全国创新驱动发展的示范区、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长江中游“两山理念”的样板区,初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和“世界光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聚焦汽车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提升智能家居、高端装备、通用航空、生命健康、绿色建筑等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化大武汉产业创新示范区、绿色发展示范区、产城融合示范区,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车谷”。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构建以网络安全和大数据等数字产业为核心,以新型显示、智能制造、大健康为基础,以现代商贸、现代物流、临空产业、现代农业等为支撑的“1+3+N”产业体系,争创全国一流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当湖北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争做武汉产城融合样板区,高标准打造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网谷”。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坚持“世界名湖、生态典范、城市绿心、最美景区”总体定位,全力推进生态系统化修复、文旅深度化融合、景区数字化赋能、景村一体化发展,打造山水相依、城湖相融、人文相映的世界级城市生态绿心和世界级城中湖典范。武汉新港。立足中游、服务流域、辐射全球,承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支点功能,发挥大循环双循环核心枢纽作用,打造陆海新通道,实施智慧新基建,发展港航新产业,建成集装箱规模500万标箱、航运要素高度集聚、贸易金融功能完善、航运服务国际一流的武汉中部国际枢纽港。长江新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构建总部经济集聚区、科创教育集聚区、未来产业集聚区、武汉“双循环”枢纽的重要节点,全力打造武汉市域经济新增长极、湖北省域发展新引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排头兵。

资料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二、推进中心城区集约发展

以提升服务能级和辐射水平为重点,沿长江、汉江打造高端服务业产业带,集聚金融保险、现代商贸、创意设计、商务会展、文化旅游等高端产业,着力推进重点商务区、特色园区、街区建设,打造中部现代服务业高地。

中心城区发展重点江岸区

中心城区发展重点江岸区

围绕“汉口之心、美好江岸”总体定位,着力优化提升汉口历史文化风貌区、汉口滨江国际商务区、后湖产城融合示范区、长江新区谌家矶片区、建设大道金融产业带,加快打造汉口历史文化中心、武汉现代商贸中心、中部金融保险中心、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区。江汉区。

围绕建设“服务核”“精致区”“活力源”“幸福城”,加快武汉中央商务区、武汉金融街、汉口历史风貌区功能区建设,突出金融、商贸流通、通信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和数字经济、楼宇经济两大产业形态,打造武汉国家中心城市金融中心和消费中心。硚口区。建设汉正街·武汉中央服务区、汉水畔·企业总部集聚区、汉江湾·生态活力新城三大功能区,重点发展现代商贸、健康服务、科技服务三大产业,打造以转型发展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区、三生融合样板区为支撑的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汉阳区。

围绕“四区支撑、两带拱卫”空间布局,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以大健康、工程设计建造、汽车后市场、智能制造、金融商贸、会展文旅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1+6”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宜居宜业新汉阳。武昌区。深化长江沿岸国际化大都市形象展示区、武珞路文旅商贸带横轴、中南中北路华中金融城纵轴、中科武大·智谷“一岸T轴一谷”发展布局,聚力打造“金融之城”“设计之都”“文旅胜地”“商贸中心”“科创强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武昌。青山区。加快国家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标杆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引领区、改革创新试验区、数字经济示范区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样板区建设,实施“一轴两区三城”发展战略,重塑青山城市品质,打造生态宜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青山绿水红钢城。洪山区。按照“一主两副一新城一绿洲”空间布局,聚焦发展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商务服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高层次市场发展格局、高品质生态宜居城区,高水平公共服务体系、高效能社会治理体系,建设高品质大学之城和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区。

资料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三、推进新城区特色发展

加快推进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培育新动能,高效推进产城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构建有机更新的产业迭代体系,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新城区发展重点

新城区发展重点

蔡甸区。构建“两城引领(生态、产业新城)、三带联动(318国道三产融合、嵩阳大道乡村振兴、汉江沿线精致农业示范带)、六镇协同(红色农旅、九真文化、生态旅游、国家园艺、国际湿地、现代农业小镇)”的产业及空间布局,打造国际合作创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幸福宜居生态区。

江夏区。加快构建“一心、两轴、两片区、多组团”发展格局,完善以大健康、数字经济为先导,以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光电子信息为支柱,以现代文旅、商贸物流、新材料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创新活力迸发、产业基础雄厚、全域环境优美、综合功能完备、人民安居乐业的武汉南部生态新城。

黄陂区。加快形成“三城一区”(武汉天河航空城、武汉国际贸易城、前川产居新城、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发展空间布局,打造临空经济示范区、先进制造集聚区、全域旅游引领区、都市乡村样板区,建设武汉空港新城、生态花园、产业强区。

新洲区。依托航运航天两大基地,以建设长江中游改革创新示范高地和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为契机,发展高新尖精特产业,高标建设阳逻经济开发区先进制(智)造业聚集区、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建成中国内陆地区第一自贸港(区),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型工业化新城典范。

资料来源:武汉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现代商贸物流行业分析报告-行业现状调查与投资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我国垃圾焚烧行业已逐渐走向成熟 新中标项目规模逐年下降

垃圾焚烧即通过适当的热分解、燃烧、熔融等反应,使垃圾经过高温下的氧化进行减容,成为残渣或者熔融固体物质的过程。垃圾焚烧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焚烧和高温堆肥三种方式。

2024年11月21日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增长速度放缓 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模式

而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增多和相关技术的发展,加上政策的支持,我国智慧养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数据显示,从2019年到2023年我国我国智慧养老行业市场规模从3.5万亿元增长到了6.00万亿元,连续五年稳定增长。

2024年10月23日
我国会展行业:2023年展览数量及面积快速回升 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

我国会展行业:2023年展览数量及面积快速回升 其中广东省占比最高

从线下展览数量来看,由于在前些年受到疫情的影响,我国线下展览数量大幅度减少,到2023年疫情影响减小,我国线下展览数量迅速回升。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线下展览数量为7852个,同比增长192.77%。

2024年09月20日
【投融资】近八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投融资事件呈下降走势

【投融资】近八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资本市场逐渐降温 投融资事件呈下降走势

数据显示,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7年的129起减少到2023年的2起。2024年1月-8月,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3起,投资金额达0.9亿元。

2024年09月18日
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为主要领域

我国共享经济行业:市场交易规模逐年增加 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为主要领域

从各领域交易额情况来看,在2022年我国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位于前三分别为生活服务、生产能力和知识技能,交易额分别为18548亿元、12548亿元和480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8.4%、1.5%、5.9%;占比分别为48.40%、32.75%、12.54%。

2024年08月16日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进入提效增质期 市场规模稳增 相关投融资金额回升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进入提效增质期 市场规模稳增 相关投融资金额回升

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污水处理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趋势。2022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市场为1437.4亿元,同比增长4.95%;2023年污水处理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至1500.1亿元。

2024年08月01日
我国健康体检服务市场规模整体实现扩容 行业准入壁垒较高

我国健康体检服务市场规模整体实现扩容 行业准入壁垒较高

健康体检服务是一种预防性的医疗服务,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身体进行检查,以了解其健康状况和潜在疾病风险。

2024年07月09日
老龄化加深下我国养老院市场前景可期 政策持续助力行业规范化、良性化发展

老龄化加深下我国养老院市场前景可期 政策持续助力行业规范化、良性化发展

养老院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养老院是指专为接待自理老人或综合接待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安度晚年而设置的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有生活起居、文化娱乐、康复训练、医疗保健等多项服务设施。广义的养老院是指为老年人提供饮食起居、清洁卫生、生活护理、健康管理和文体娱乐活动等综合性服务的机构。它可以是独立的法人机构,也可以是

2024年06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