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立足产业基础和发展潜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构建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特色新材料产业。依托白银有色、甘肃稀土、郝氏炭纤维、中天化工、甘肃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等骨干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相结合,科学谋划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前瞻布局,推动新材料产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由小规模分散型向大规模集约型发展,发展壮大有色金属、稀土、碳纤维、锂电池、光刻胶配套材料、高纯度铁基粉、铝合金、凹凸棒石、特色建筑等新材料产业链,推动建设宏达铝业铝合金新材料产业园、稀土新材料产业园、碳纤维循环应用产业示范园,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特色新材料产业基地。
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特色新材料产业发展重点 |
1.有色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铜及铜合金、铜基多元合金、特种电缆、微细及超微细电磁线、超导电缆、高档电解铜箔、粉体材料、高纯材料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拓展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工业机器人、电力、超导等领域的应用。延伸铁基等黑金属产业链,推进平川电子级铁基等新材料项目,进行高纯还原铁粉等铁基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拓展下游深加工。
2.稀土功能材料:依托甘肃省稀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稀土应用材料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加快建设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吸引稀土新材料生产和加工企业向园区集聚,重点发展稀土抛光粉、稀土贮氢合金粉、稀土金属、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六大类产品,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稀土材料及其应用产品产业链。
3.碳纤维材料:依托郝氏炭纤维公司,加快建设碳纤维产业园,吸引碳纤维材料上下游企业入驻,重点发展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素及碳纤维复合热场材料、碳纤维复合芯输电导线以及碳纤维增强汽车零部件、风电叶片建筑补强材料等产品,打通碳纤维原丝、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和应用示范产能的全产业链,努力在二代导航、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新型武器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
4.电池新材料:依托甘肃科派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发展四氧化三钴锂离子电池材料;依托东方钛业,发展磷酸铁锂电池材料;依托中天化工公司,运用好电子级超纯氟化锂生产装置,重点发展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池配套产业;依托江西赣锋锂业和白银扎布耶锂业合作,加强锂盐多品种产品开发,细化电池级产品品种,发展电池级氢氧化锂、电池级碳酸锂、无水氯化锂等产品。
5.凹凸棒石材料:依托甘肃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联合中科院化物所等科研机构,加强对凹凸棒石资源的管控和配置,强化对凹凸棒产品的研发与应用,重点开发石油钻井开发剂、干燥剂、吸附剂、抗菌剂和涂料等凹晶材料产品,加强在战略性新型材料、国防和装备制造业、储能材料、生态环保产业和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的研发与应用,形成产学研用产业链,打造凹凸棒石新材料产业园。
6.光刻胶用配套材料:依托甘肃华隆芯材料科技公司,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开展光刻胶相关材料合成研发,重点发展光刻胶用抗反射层材料、浸入式防水涂层材料、防倒塌材料、缩洞材料,打造光刻胶用新材料基地,吸引集成电路用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上下游企业入驻,建设集产品研发、检测评价为一体的国内高水平光刻胶及周边材料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 |
资料来源:白银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生物医药产业。以华实生物、皓天医药、康奇医药等为举旗引领企业,依托银西生物医药产业园、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兰州大学白银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创新药物研发和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发展化学原料药、化学仿制药、医药中间体、化学新药和中药材深加工等产业,辐射带动生物技术药和医疗保健器械等产业。围绕枸杞、甘草、黄芪、党参、柴胡、红花、防风和肉苁蓉等道地药材资源,深度开发中间提取物和配方颗粒,提高精深加工能力,促进中医药生产加工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带动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产业,向功能性食品、化妆品及保健品等领域延伸。围绕3.1类药的上下游产业链,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力强的知名企业和高技术项目,培育一批独角兽和瞪羚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省内一流、西北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新能源产业。按照集中分散并举的原则,因地制宜推进风电产业规模化、有序化发展,新增风电装机150万千瓦。积极推进工矿废弃地及采煤沉陷区光伏示范基地、生态农业+光伏示范基地、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项目,新增光伏装机100万千瓦。谋划光伏+储能、抽水储能等新能源+储能项目,有序推动分散式发电、平价风光电等一批新能源重大项目。积极探索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和生物质直燃发电,继续发展城乡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气发电和垃圾焚烧发电,争取建设以农作物秸秆或畜禽养殖废弃物、餐厨垃圾等填埋气为燃料的生物质发电厂。实施“大小堆并举”核电项目,积极推进一体化清洁供热站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布局核电机组。
装备制造产业。依托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以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紧抓中东部地区装备制造业向内地拓展转移的机遇,突破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动现有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循环化转型,发展服务型制造业。重点研发系列风电叶片、风电机组、空气源热泵、太阳能光伏支架、柔性太阳能薄膜电池、高低温超导和微细电磁线、通用飞机和直升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石化行业专用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品。
节能环保产业。以节能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危废治理等行业为重点,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有效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降低污染物排放。建设废弃物综合处理基地,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现废有色金属、废铅酸蓄电池、废旧汽车、废旧轮胎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打造回收-分拣-加工-交易的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要素配置集约化、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推动企业清洁化生产,建设绿色循环生产线,实现废弃物不落地、企业生产残留物内部消化、生产过程环保无污染,全面提升企业清洁生产水平。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 |
1.新材料产业:实施甘肃科派新材料公司锂电池材料生产基地、甘肃华隆芯新材料公司光刻胶配套材料、白银图微新材料科技公司新型绿色高性能材料(PSE)、甘肃瑞康众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电子专用材料生产线、甘肃大象能源科技公司年产一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建设、郝氏炭纤维循环应用产业示范园二期、甘肃稀土集团新型高容量低成本稀土贮氢电极材料研发、甘肃稀土集团特种稀土合金差异化产品研发及稀土金属产能提升改造项目、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年产1000吨凹凸棒石反应耦合磁分离转白提纯粉生产线、中山管业科技公司微纳米涂层材料及微纳米减摩自修复技术推广应用等项目。
2.生物医药产业:甘肃皓天医药科技公司医药中间体和原料药生产基地二期、甘肃华实生物科技公司全球新药生产服务基地、甘肃应龙生物科技公司农药原药及中间体、甘肃阿尔法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农药原药及中间体、甘肃沣实生物科技公司年产1万吨医药中间体、京宇新药业医药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生产、甘肃海普诺睿创制药公司年产10吨医药原料药、甘肃瑞德林生物有限公司多肽及其分子砌块研发、白银康寓信生物科技公司原料药生产、甘肃康视达集团功能性彩色隐形眼镜产品研发等项目。
3.新能源产业:“陇电入鲁”新能源配套项目、平川区采煤沉陷区先进光伏示范基地、白银市分散式风电项目、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白银市清洁能源储能实验示范、白银市生物质发电、白银一体化小型核能清洁供热站、白银有色集团尾矿光伏生态治理项目、白银黄河峡谷引流式抽水储能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景泰县露天煤矿+光伏综合治理项目等。
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长通公司智能装备超微线材研发中心及生产线、容和矿用设备集团煤矿成套设备集控系统开发、白银海佳公司利用废旧钢铁年铸造20万吨潜水电泵生产基地、甘肃铂银装备公司撬装微球井口注入设备生产线、中科宇能公司超低风速叶片设计技术应用及产业化、甘肃富士尔热能环保公司新能源锅炉、壁挂炉、智能家居等智能设备制造、甘肃新实创科技公司年产3万吨特种钢丝绳、甘肃容和公司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成套设备集控系统开发等项目。
5.节能环保产业:银光集团生产线供热系统节能技术改造、靖远宏达矿业含铅废渣冶炼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及产业优化二期、甘肃亿成环境科技公司重金属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甘肃泉安环境科技公司白银危险废物综合处置、白银宝盛环保公司一般固废处理及循环再利用生产、甘肃科隆环保公司20万吨润滑油及其配套建设、甘肃京通环保集团工业固废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项目。 |
资料来源:白银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行业分析报告-市场供需现状与盈利前景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