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四大支柱型服务业转型发展
运用现代服务理念、现代经营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服务业,推动康养产业、商业贸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为重点支柱型服务业转型升级。
康养产业。按照“一核一带三谷”康养产业布局,着力建设国际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实施“5115”工程,加快安宁河流域综合开发和金沙江沿岸农文旅融合发展,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康养+”产业体系,推动康养与运动、文旅、医疗、农业、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壮大阳光康养产业集群,建设优势突出、独具特色的康养胜地,构建“全域化布局、全龄化服务、全时段开发”康养新格局。
商业贸易。实施创新转型发展工程,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以“钛融易”“爱城市”等本地平台为基础,大力整合电商平台,积极引入积微物联等功能性平台,支持攀枝花钒钛产品和企业“走出去”。实施商业便民化工程,积极发展品牌连锁便利店企业,改造完善一批小区微型农超,提升消费便利性。积极发展夜间经济,加快推动一批夜市开街。实施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支持“两城”打造商业步行街。积极开展消费促进活动,组织举办芒果直播节、特色美食节、迎春购物月等节庆促销活动,建设区域性商贸中心。
现代物流。围绕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加强物流与航空网、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和水运网相衔接,形成高效立体联运物流体系。加快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一主两辅”承接区建设,重点发展仓储配送、展示交易、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加快建设密地现代物流园、攀枝花达海智慧现代物流园项目、金江物流中心、马店河铁路物流中心、鱼塘工业服务物流中心、鱼塘商贸服务物流中心、迤资危化品物流中心和京东物流中心,发展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物流产业群。推动现代物流跨区合作,支持重点物流企业与成渝地区签订物流联盟合作协议。完善物流运输和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口岸管理协调职能,积极申报保税物流中心、保税仓库,发展跨境物流、冷链物流、数字物流、智慧物流。到2025年,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基本建成。
资料来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现代金融。积极对接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形成银行、保险、证券、期货、消费金融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地方金融组织协调发展的现代金融组织体系。积极培育和引进专业中介服务组织,为金融产业发展提供功能支撑和业态配套。建立常态化融资对接机制,为全市重大决策部署、重点产业项目提供金融支撑。积极推动有条件的攀枝花企业在各类资本市场融资。探索开展“康养+保险”“钒钛+保险”“农业+保险”等特色业务。提升保险资金运用水平,鼓励保险资金为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中长期直接融资。
推动五大新型成长型服务业创新发展
适应消费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需求,推动科技信息、人力资源、医疗卫生、社会服务、商务会展新兴成长型服务业创新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信息。加大钒钛科研力度,引进钒钛科研院所,支持攀钢集团牵头创建国家钒钛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推进钒钛标准化国际化机制建设,引领钒钛行业基础创新和标准制定。加快攀西“数字经济港”建设,加强与浪潮集团等企业合作,推进工业、农业、物流、康养等大数据平台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
人力资源。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提升工程。推动攀枝花市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落户职业教育园区。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引导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入驻,引进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落户,培育打造人力资源产业服务平台。深入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清理整顿行动,加强市场监管,确保人力资源市场规范有序。
医疗卫生。高水平建设全国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培育智慧医疗新业态,着力推进50个医养结合点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健全完善医疗服务协同机制,深入推进区域“6+3”医疗卫生中心提档升级,补齐公共卫生短板,进一步提升全市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社区服务。以“互联网+社区”模式,在攀西科技城试点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体,统筹社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家政、体育等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功能。改造社区服务网络,不断完善社会福利院(老人公寓)、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医院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鼓励大型流通企业铺设社区商业网点,促进便民消费,增强社区服务供给。加快社区服务信息化进程,设立社区自提点(柜),推广网络购物送餐进社区,建设“无接触”式配送社区。
商务会展。提升商务服务能力,培育壮大会计审计、安全环保、法律服务、广告策划等商务服务业,创新安全生产服务,建设攀西安全产业园。加快会展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攀西科技城国际会展中心、红格温泉会议中心项目建设。打造攀枝花会展品牌,围绕钒钛、阳光两大优势资源,在做好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钒钛博览会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开办智能制造、医疗美容、治未病等特色商务会展。培育会展企业,引进国内外著名会展企业设立会展机构,培育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会展领军企业。
发展其他生产生活性服务业
积极发展特色餐饮、电子商务、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物业管理、研发设计法律服务等服务业,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特色餐饮。鼓励攀枝花传统特色餐饮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着力挖掘、保护、传承攀枝花区域传统美食文化,大力推广以盐边羊肉米线、米易铜火锅、撒莲凉粉等为代表的地方名小吃,促进特色商品连锁化。支持本地仁和、盐边、米易菜系特色餐饮企业开发特色鲜明的菜品,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餐饮企业集团。建立健全餐饮服务业标准体系和安全生产体系,规划建设集旅游、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消费综合体和美食园,积极培育美食街(城),形成美食产业集聚区。注入国际现代时尚大众元素,有序发展国际美食、国内知名菜系、攀西传统美食,打造餐饮休闲节庆消费品牌,建设辐射区域的美食中心。
电子商务。打造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钒钛等优势矿产资源为支撑的电子商务聚集区,完善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大力扶持小微电商发展壮大,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支持邮政快递企业等延伸乡村物流服务网络。加强电子商务认证、支付、物流、信用等支撑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专业化网络零售业。加快跨境电商平台建设,实现电商物流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到202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50亿元。
健康养生。统筹优化区域各类养生资源,推进多种需求的康养产业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大中小规模配套、高中低档次齐全的康养产业格局。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服务,积极发展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加强农村养老服务,拓展养老服务内容,构建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康复医疗、营养保健、健身休闲、森林康养等新业态。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
家政服务。适应现代生活的多样化需要,拓展家政服务项目,积极引导家政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尽快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家政服务品牌企业。规范家政服务市场,强化家政服务行为监督,切实维护家政服务行业链中从业人员的正当权利。加强家政服务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以提升家政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提升服务业发展质量
加快实施现代服务业“七大工程”,实现“服务业大市”向“服务业强市”跨越。继续加大财政、金融、土地等要素投入,推动服务业做大做强。用好用活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促进服务企业提档升级。支持大型服务企业牵头组建行业联盟,强化行业自律提升服务质量。建立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公共服务质量监测结果运用,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强化服务业领域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探索建立跨部门、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加强服务质量问题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健全服务企业信用记录,加快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加强服务领域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服务业品牌。深入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消费投诉公示工作,破除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明规则、潜规则,营造安全放心的服务消费环境。
现代服务业产业重点项目
现代服务业产业重点项目 |
◆现代物流:加快建设攀枝花现代物流云仓等智慧仓储,启动川西南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园建设项目、川滇黔区域快递分拨物流园、中通快递川滇渝智慧物流园项目、仁和京东物流园、攀枝花达海现代物流园、攀西现代物流园项目、前进浩瀚物流中心、冶金辅料及工业物流园、攀枝花浩源川滇物流园、坤牛智慧物流生态园、密地现代商贸物流园项目建设、盐边县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中国西部(盐边)特色农产品电商物流基地项目建设。
◆现代金融:启动攀枝花农商银行综合楼、中信大厦、川滇黔区域金融融资中心等项目,建设炳三区金融街;启动大企业换季办公总部基地、总部经济产业园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总部经济;启动攀枝花海关监管区、攀枝花保税区、仁和金融产业园项目建设。
◆商务会展:推动米易县智仁乐旅游度假区会展中心、庄上精品农业物流会展中心、攀西外贸商务中心、钒钛城电子商务产业园、花城里商业综合体项目建设。
◆商贸流通:加快攀枝花综合性钢材加工交易市场、攀西冷链智慧商贸城项目、仁和区钢材物流园区、汉风智慧物流平台、顺丰丰农农服中心、银泰城市综合体、铜锣湾FIC、全市农贸批发市场及社区便民店项目、汽车综合服务区、城市邻里中心、星剧场美好生活综合体、攀西无公害农产品中心、攀西养老服务用品批发交易市场、五十四现代商贸城、攀枝花新能源汽车城等项目建设。 |
资料来源: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互联网+家政服务行业分析报告-市场竞争格局与未来商机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