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
推进重大开放载体功能迭加、联动发展,创新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机制,引领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建设上合示范区。坚持物流先导、贸易拓展、产能合作、跨境发展、双园互动,搭建面向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物流、贸易、投资、商旅文化和海洋合作平台,构建地方发展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打造双向投资贸易制度创新试验区、“一带一路”地方经贸合作先行区。依托国家物流枢纽,建设链接上合组织国家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商贸物流运转基地。开放发展油气全产业链,创新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准入等贸易机制,发展进口和面向日韩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转口贸易。发展跨境电商,建设货物集散基地和“海外仓”。探索建立本外币合一的银行账户体系,稳步扩大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和覆盖面,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推动境内外经贸园区产业、信息、人员、管理等互动合作。搭建国际商事服务平台,建立国际检验检测认证联盟、旅游城市联盟、海洋科技交流机制。办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
上合示范区重大平台
上合示范区重大平台 |
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发展商品仓储、干支联运、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培育金融、结算、供应链管理等增值服务,打造东北亚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和多式联运组织中心。
上合组织地方银行:争取开展跨境融资、资金清算、本币结算、外汇交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为上合组织国家双边多边经贸合作提供专业金融服务。
特色农产品进口指定监管场地:争取设立进境水果、肉类、粮食指定监管场地,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食品、农产品进口,开展转口贸易试点。
地方特色商品进口展示体验交易中心:通过线上线下互动等方式,为上合组织国家提供特色商品展示、体验、交流展销服务。
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争取依托胶东国际机场等设立综合保税区,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一带一路”(青岛)中小企业合作区:搭建跨国采购、产学研合作、企业家交流培训、国际双创大赛等平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小企业合作提供服务。
上合法智谷:搭建面向上合组织国家企业经贸合作的法律、会计、评估、审计等综合服务平台,开展一站式服务。
上合组织国家旅游城市联盟:建立上合组织国家旅游城市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拓展“旅游+”模式。
上合海洋国际创新中心:依托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所开展技术研究、国际化教学等国际合作,探索共建上合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中乌技术创新研究院、齐鲁工业大学基辅学院。
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举办上合组织国家投资贸易论坛,展示各国金融、农业、文旅、轻工工艺等产品和服务,打造地方经贸合作交流平台。 |
资料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建设青岛自贸片区。聚焦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现代金融、先进制造等领域和日韩贸易投资合作,围绕贸易自由、投资自由、金融开放、人员流动自由等探索形成更多首创式、差异化、集成性制度成果,建设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国际供应链重要枢纽、生命科学创新基地、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做大保税原油混兑调和、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供应等新业态。争取组建青岛商品交易所,开展棉花、橡胶等大宗商品交易,实现全球贸易青岛交割。创新“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构建适应跨境电商贸易特点的海关、退税、物流等监管和跨境支付等支撑体系。落实信息通信、科技服务、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投资自由便利化措施,试行商事主体登记确认制。推进资本项目外汇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试点和金融机构综合经营试点,支持金融机构跨境发债、投资并购、资金集中运营。
青岛自贸片区重大平台
青岛自贸片区重大平台 |
中日韩消费专区:依托青岛西海岸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免税店、线上商城,集聚日韩教育培训、医养健康、文化娱乐、金融商务等要素资源,推进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体制机制创新。
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依托棉花、橡胶、金属矿砂等大宗商品贸易基础,争取开展轻质循环油、棉花、橡胶等现货交易,远期争取开展介于现货与期货之间的交易。
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平台:设立自贸服务中心,搭建线上投资贸易促进综合服务平台和分行业、分领域专业服务平台,开展法律支援、信息咨询、推介代言、工商等服务。
区关港联合研究中心:围绕冷链物流、跨境电商、集装箱中转集拼、保税油品混兑、海关智慧监管等,研究自贸试验区体制机制和经验模式创新。 |
资料来源:青岛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促进各类开放平台整合提升。推进青岛前湾综合保税区、青岛西海岸综合保税区、青岛胶州湾综合保税区、青岛即墨综合保税区建设,拓展保税展示交易、保税期货交易、保税融资租赁、保税检测维修等功能业态创新,打造保税特色贸易基地。推进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德生态园、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等建立集中统一、精简高效的体制框架。依托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申建青岛空港综合保税区,发展贸易物流、智能制造、保税维修等临空指向型产业。依托国际客厅提升对外开放服务质效。提升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全球创投风投大会等国际影响力,吸引跨国公司举办商务会议,搭建永不落幕的展会平台。
开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先行先试。以全域开放平台为载体,以点带面加快“边境后”规制改革,建立与国际投资和贸易规则接轨的高标准制度体系。强化政府、企业、社会市场意识、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体制机制。复制推广更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标准、技术、检验检疫、信息、物流服务与国际接轨,推进金融、保险、法律、文化、旅游、卫生等高端服务贸易开放发展。推进商品、服务、数据等跨境便捷流动。争取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试点。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探索实施部分自由贸易港制度和政策。(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物流金融行业分析报告-产业供需现状与未来趋势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