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做大做强衢江传媒集团,支持康投、农投、交投、建投等国有公司投资发展文化产业。制定衢江区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加大优质项目、重点项目的前期扶持,做强做优做大骨干文化企业。
大力推动“百县千碗”工程,树立“文化+”“互联网+”理念,以美丽经济幸福产业、数字经济智慧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航空物流、造纸印刷、影视文化、休闲娱乐、陶瓷艺术、田园康养、数字文化等产业。
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挖掘资源特色优势,将散落的旅游项目串联成主题特色鲜明的游线,以线带点联动发展,形成规模更大、结构更佳、等级更高的旅游产品。打造大唐遗梦文化之旅、诗画衢江水上之旅、元气山水运动之旅、养心怡神康养之旅、返璞归真乡村之旅等5条主题精品线路。
推进盛世莲花休闲旅游区、铜山源休闲旅游度假区、六春湖景区、千里岗极限运动度假区、东岳山禅修文化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做好餐饮特色化、住宿精品化、交通便捷化、景区品质化、购物品牌化和娱乐多元化等旅游产业要素升级。聚力提升文化、体育、康养、研学、农业等领域与旅游发展的多业态融合。深入挖掘和弘扬衢江传统文化,将文化融入旅游,联姻文化做大旅游。积极推动“旅游+养生”“旅游+医疗”的产品发展,联合康养做强旅游。积极探索教育部门和旅游部门研学旅行跨界产业化运作,依托研学做专旅游。充分发挥新农都等农业平台优势,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围绕农业做精旅游。
推进文化旅游体育深度融合
完善文旅体融合体系。贯彻文旅体融合理念,积极推进文化资源宜游化建设和旅游设施文化性改造,形成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体育为用的融合发展模式,产生“1+1+1>3”的聚合效应。对文化设施、文化活动、文化作品等进行分类整合和提升,明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原则,坚持保护优先、有序开发、主次明确策略,通过科技创新、文创推广、二消植入等手段,不断盘活资源存量,激发产业活力。对景区、度假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点等旅游载体植入文化内涵,使之生活化、休闲化,让旅游设施更有文化味。以高端体育赛事聚集人气,通过体育赛事活动与旅游景区结合,实现“体育+旅游”的经济增效,打造衢江城市形象。培育发展融合业态。实施“文+旅”“体+旅”和“文旅+”战略。
依托古越文化、针灸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底蕴,创新文化演绎模式,打造创意商品、创意策划活动、创意影视等多种文化创意产品,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
促进“文旅+体育”发展,依托中国户外极限运动公开赛等顶级体育赛事,把办好赛事与锻造队伍、讲好故事、塑造城市相结合,把体育作为激发城市活力、提升城市能级、打造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持续办好特色体育赛事、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百姓增收。把文旅体作为统筹产业发展的联动器,通过跨越产业寻找吸引、围绕主题叠加要素、利用场域延展功能等手段,促进文旅体与其它产业的渗透融合。
创新文旅体融合体制机制。创新文广旅体部门管理职能,推动政府管理由行政手段为主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转变,由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更好地履行产业规划、市场监管、政策支持、法规建设、公共服务等职能。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强化服务功能。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绩效考核及奖惩办法。推动落实“衢江人才计划”“非遗传承人计划”等,鼓励文化名家、知名大师、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内外文旅名人在衢江设立工作室或投资文旅产业项目。大力支持“全球免费游衢州”活动继续开展,举办文化旅游促消费活动。(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文旅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现状与投资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