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成效
“十三五”期间,嘉兴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在全省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位次持续上升。常住人口有望突破500万人,增量居全省第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工业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一批总投资百亿级标志性项目相继落户,两次列入国务院办公厅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6000家,上市公司和总市值分别突破65家、6000亿元。嘉兴学院“创大”工作持续推进,普通高校(含校区)达到10所,在校学生达到7.79万人。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5%。河流Ⅲ类及以上水质的市控断面占比升至91.8%,劣五类水质断面实现清零,成功捧得“大禹鼎”。市区PM2.5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跨入达标城市行列。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
重点内容 |
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 |
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嘉兴南湖瞻仰革命红船,重温初心使命,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发表重要讲话,嘉兴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空前提升。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红船精神研究院加快建设,红船精神宣传、研究与践行达到新高度。深入实施“百年百项”重点工程,积极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连续七年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国际政要云聚乌镇,嘉兴作为中国对外交流重要平台和推动世界互联网共享共治的功能地位进一步提升。 |
经济实力走向全省前列 |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5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0亿元,在全省和长三角城市群的位次持续上升。常住人口有望突破500万人,增量居全省第三,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工业规模和质量实现双提升,一批总投资百亿级标志性项目相继落户,两次列入国务院办公厅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突破6000家,上市公司和总市值分别突破65家、6000亿元。 |
创新要素资源加速集聚 |
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建院十周年重要批示精神指引下,持续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积极争取科技金融试点,全方位推进G60科创走廊嘉兴段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使命感明显增强。大院名校加速集聚,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校区)建成启用,浙江清华柔电院、未来技术研究院、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相继落地。嘉兴学院“创大”工作持续推进,普通高校(含校区)达到10所,在校学生达到7.79万人。嘉善县、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荣获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大力实施人才新政、科技新政,人才规模快速扩张,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打造长三角营商环境最优城市。实施户籍新政,深化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大力推动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以“一带一路”为统领,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入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获批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嘉兴港首次进入全球百强港。确立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嘉善县整体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杭嘉、嘉湖、甬嘉一体化加快推进,海宁杭海新区建设成效明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交通枢纽地位初步确立,通苏嘉甬、嘉兴至枫南、嘉善至西塘、沪平城际等铁路前期有序推进,杭海城际铁路基本建成,嘉绍通道、杭州湾跨海大桥北接线(二期)建成通车,京杭运河嘉兴段等航道改造工程基本建成。 |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
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品质提升工程,积极打造以南湖为核心的文化中心和以高铁新城为核心的商务中心,城市快速路、有轨电车等重大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九水连心”景观水系概念初步形成。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5%。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秀洲试点先行启动。全面完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任务,成为浙江省首个村级年经常性收入超百万元全覆盖的地市。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基本建成,成为全省唯一强化市域统筹、推进市域一体化改革试点市。 |
生态建设打了翻身仗 |
持续深入开展水、气、废等系列共治,全面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大力推进全域大花园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嘉兴得到生动实践。推进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省级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城市(基地)试点基本实现全覆盖。实施河(湖)长制,鼓励市民参与环境治理,美丽河湖建设和水系综合整治持续推进,河流Ⅲ类及以上水质的市控断面占比升至91.8%,劣五类水质断面实现清零,成功捧得“大禹鼎”。市区PM2.5浓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跨入达标城市行列。实行固废闭环管理,处置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危险废物不出市、一般固废不出县”。生活垃圾分类广泛开展,禁限塑工作有序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广为传播和践行。 |
治理体系不断健全 |
创新基层治理体制机制,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并在全国推广。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持续深化,一体化社会治理综合指挥服务体系率先建成。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首获综治领域最高奖项“长安杯”。平安创建持续推进,荣获首批一星平安金鼎。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扎实推进。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管网、治网和用网能力持续提升。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市信用水平保持全国地级市前列。“法治嘉兴”建设更加深入,重点领域地方立法不断加强,合法性审查制度有效落实。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持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和省文明县(市、区)全覆盖。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四连冠”。推进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市建设,桐乡成为全国首个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的县级市。 |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系列教育实践活动。以树标杆、当标尖为要求,打造红船铁军,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凝练并践行“勤善和美、勇猛精进”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争先创优、追梦奔跑的精气神明显提升。清廉嘉兴建设全面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发展。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十七年列全省第一,城乡居民收入比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省内率先实现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率先创建大救助体系。市域就医实现“一卡通”,医联体、医共体等建设全面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为全国样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步提升。住房保障得到加强,市域外配水工程全面启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
资料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嘉兴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类别 |
序号 |
指标名称 |
2015年 |
规划目标 |
完成情况 |
|||
2020年 |
年均增长(%)[累计] |
2020年 |
年均增长(%)[累计] |
|||||
经济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
3517.1 |
5000 |
7%以上 |
5509.5 |
6.59% |
|
2 |
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43.4 |
— |
年均增长1.2个百分点 |
— |
年均增长0.48个百分点 |
||
3 |
七大万亿级产业增加值(亿元) |
— |
— |
10% |
— |
— |
||
4 |
城镇化率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0.9 |
68 |
[7.1] |
69 |
[8.1] |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55.6 |
59 |
[3.4] |
60.2 |
[4.6] |
|||
创新驱动 |
5 |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2.7 |
2.95 |
[0.25] |
3.1 |
[0.4] |
|
6 |
发明专利授权量(项) |
1100 |
2500 |
17.8% |
4733 |
33.9% |
||
7 |
宽带家庭普及率(%) |
55 |
85 |
[30] |
— |
— |
||
8 |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10.6 |
14.5 |
6.5% |
16.1 |
8.7% |
||
民生福祉 |
9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45499 |
64000 |
7%以上 |
64124 |
7.08%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26838 |
38000 |
7%以上 |
39801 |
8.18% |
|||
10 |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13.5 |
14 |
[0.5] |
14 |
[0.5] |
||
11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58 |
62 |
[4] |
63 |
[5] |
||
12 |
新增城镇就业人数(万人) |
10 |
— |
[30] |
— |
[68.65] |
||
13 |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万套(户)) |
1.2 |
— |
[6.2] |
— |
[7.53] |
||
14 |
人均期望寿命(岁) |
81.5 |
82.5 |
[1] |
82.59 |
[1.09] |
||
15 |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1 |
2.75 |
[0.65] |
2.95 |
[0.85] |
||
16 |
每千名老年人口拥有社会养老床位数(张) |
30 |
50 |
[20] |
58.02 |
[28.02] |
||
17 |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人/亿元) |
0.104 |
0.066 |
— |
0.0156 |
— |
||
资源环境 |
18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318.54 |
307.17/298.19(省下达) |
— |
— |
— |
|
19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
— |
[18.5]/[17.6](省下达) |
— |
— |
||
20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0 |
13 |
[3] |
— |
— |
||
21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
— |
— |
[23](省下达) |
— |
[35.25] |
||
22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耗地量(平方米) |
32.4 |
23.4 |
— |
— |
— |
||
23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21](省下达) |
— |
— |
||
24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 |
化学需氧量 |
— |
— |
[22.7](省下达) |
— |
[27.7] |
|
氨氮 |
[23.3](省下达) |
— |
[23.4] |
|||||
二氧化硫 |
[21](省下达) |
— |
[29.3] |
|||||
氮氧化物 |
— |
[21] |
||||||
25 |
空气质量 |
细颗粒物(PM2.5)浓度(微克/立方米) |
53 |
43 |
累计下降18.9% |
28 |
累计下降47.2% |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64.4 |
75以上 |
— |
87.2 |
— |
|||
26 |
河流Ⅰ—Ⅲ类水质市控断面比例(%) |
7.46 |
50以上 |
— |
91.8 |
— |
||
27 |
森林增长 |
林木覆盖率(%) |
20 |
20以上 |
— |
22.05 |
— |
|
林木蓄积量(万立方米) |
207.9 |
262 |
[54.1] |
270 |
[62.1] |
|||
注:(1)地区生产总值、七大万亿级产业增加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长速度均按可比价格计算;
(2)[]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
(3)表中数据采自历年统计公报、统计年鉴和相关部门,由于核算调整等因素,可能与最新数据存在差异。 |
资料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
到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0亿元以上、力争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万元以上,发展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在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群中战略性崛起,实现蝶变跃升、争先晋位,在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努力成为长三角核心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黄金节点,“三城一地”基本建成,成为现代化浙北大城市、长三角活力增长极、功能完善的稳固桥头堡、古今辉映的文化新地标、全域秀美的江南美窗口、宜居宜业的和谐幸福城、市域整体智治的治理新典范,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实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努力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多做贡献。
——经济发展质效实现新跨越。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形成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7%以上。
——科技创新水平实现新跨越。创新型人才加速集聚,创新生态更加优化,科技金融改革取得实效,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进展明显,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等科创高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5%,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70万人,初步建成高水平创新型城市。
——改革开放水平实现新跨越。以数字化改革牵引全面深化改革,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充分激发,基本建成营商环境最优市。城市国际化水平实现大跃升,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优势明显增强,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5亿美元。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更加成熟,市域一体、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跨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以红船精神为引领的红色文化得到大力弘扬,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更加彰显,风华绝代的城市文化古今辉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建成新时代文化文明高地。
——绿色发展水平实现新跨越。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明显提升,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省控断面)达到100%,绿水青山、蓝天白云、鸟语花香、繁星闪烁的大美嘉兴基本建成。
——市域治理现代化实现新跨越。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清廉嘉兴向纵深推进,“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基本建成,党建统领的自治、法治、德治和智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新时代“网格连心、组团服务”机制发挥更大作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增强,发展与安全统筹保障更加有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走在前列。
——民生福祉实现新跨越。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建成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更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3岁,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普遍得到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嘉兴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序号 |
指标 |
计量单位 |
2020年 |
2025年 |
属性 |
|
经济发展 |
1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5509.5 |
9000 |
预期性 |
|
2 |
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 |
% |
- |
7以上 |
预期性 |
||
3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 |
69 |
75左右 |
预期性 |
||
4 |
生产性服务业五大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
% |
- |
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
预期性 |
||
科技创新 |
5 |
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3.1 |
3.75 |
预期性 |
|
6 |
人才资源总量 |
万人 |
127 |
170 |
预期性 |
||
7 |
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8.9 |
18 |
预期性 |
||
8 |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42 |
60 |
预期性 |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
% |
9 |
15 |
||||
改革开放 |
9 |
货物贸易进出口额 |
亿元 |
3052.3 |
3900 |
预期性 |
|
10 |
服务贸易进出口额 |
亿元 |
110 |
190 |
预期性 |
||
11 |
实际利用外资 |
亿美元 |
26.47 |
35 |
预期性 |
||
文化发展 |
12 |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
亿元 |
290 |
500 |
预期性 |
|
13 |
居民综合阅读率 |
% |
88.2 |
92.5 |
预期性 |
||
生态环境 |
14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
% |
- |
省下达指标 |
约束性 |
|
15 |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
% |
- |
省下达指标 |
约束性 |
||
16 |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低 |
% |
- |
[16] |
约束性 |
||
17 |
设区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
% |
87.2 |
93以上 |
约束性 |
||
18 |
设区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 |
微克/立方米 |
28 |
27以下 |
约束性 |
||
19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省控断面) |
% |
93.8 |
100 |
约束性 |
||
20 |
森林覆盖率 |
% |
- |
12.5以上 |
约束性 |
||
市域治理 |
21 |
依申请政务服务办件“一网通办”率 |
% |
87.2 |
92 |
约束性 |
|
22 |
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占比 |
% |
13 |
21 |
约束性 |
||
23 |
中心城区高峰时段行车速率 |
公里/小时 |
23.6 |
27 |
预期性 |
||
社会民生 |
24 |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
个 |
0.8 |
4.5以上 |
预期性 |
|
25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
年 |
- |
11.5 |
约束性 |
||
26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 |
5.5左右 |
预期性 |
||
27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
% |
- |
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
预期性 |
||
28 |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
人 |
2.95 |
4.5 |
预期性 |
||
29 |
每千人口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 |
张 |
- |
7.5以上 |
预期性 |
||
30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
万人 |
340.59 |
350 |
预期性 |
||
31 |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户籍人口) |
人 |
- |
27 |
预期性 |
||
32 |
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 |
% |
- |
[5] |
约束性 |
||
33 |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
平方米 |
2.4 |
2.9 |
预期性 |
||
34 |
人均预期寿命 |
岁 |
82.59 |
83 |
预期性 |
||
安全保障 |
35 |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人/亿元 |
0.0156 |
0.009 |
约束性 |
|
36 |
煤炭石油天然气储存能力 |
万吨标煤 |
436.6 |
453 |
预期性 |
||
37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万吨 |
167 |
167 |
约束性 |
||
注:(1)地区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生产性服务业五大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货物贸易进口出额、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按当年价格核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按可比价计算。
(2)生产性服务业五大行业指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3)[]内数据为五年累计数。 |
资料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行业分析报告-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机会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