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嘉兴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打造长三角最优创新生态高地

全面落实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新要求,切实把创新作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字赋能战略、制造强市战略,勇当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开路先锋。

加快提升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建设水平。

树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创新嘉兴·精英引领计划”“创新嘉兴·优才支持计划”,持续做好各级各类重大人才工程,集聚一批具有世界眼光、国际水准的人才队伍与创新团队,到2025年,“双千双万”人才总量突破1200名,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35万人。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硕博倍增计划,到2025年新增硕博人才3万人以上,实施大学生“550”引才计划,打造“青创之城”。支持嘉兴学院创建嘉兴大学,支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职业技术大学,高水平建设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校区)、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嘉兴南湖学院,支持民办高校转设提升,争取更多“双一流”高校落地,实现县(市、区)高校布点全覆盖。放大全球科创路演中心、“星耀南湖·长三角精英峰会”等品牌效应,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增强人才项目资源汇聚能力,打造全域孵化之城。

加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支撑。支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根计划”,支持中科院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做大做强,在数字经济、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加快集聚一批高端科研机构,提升创新策源和辐射能力。全面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高水平建设嘉兴G60科创大走廊,通过布局建设“科创飞地”,积极参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布局建设2-3家省实验室,建设一批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工程中心、创新中心,滚动实施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全社会创新水平。深化央地合作,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高质量打造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引导和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建设独立法人企业研究院,提高企业内设研究机构覆盖面。鼓励国内外科技组织、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本地化发展并设立研发中心。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统筹布局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应用示范和产业化等环节重大工程,提升先进技术创新与集成能力。探索实行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机制,政企协同加快“卡脖子”工程技术攻关和进口替代、备份。

 嘉兴G60科创大走廊

 嘉兴G60科创大走廊

(一)发展导向

重点对接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加快建立与沪杭在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领域的区域协同机制,营造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高效便捷的营商环境、众人青睐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形成长三角科创协同中心、科技孵化地和高新产业集聚地。

(二)打造科创主平台

重点打造嘉兴科技城(湘家荡科创湖区)、秀洲天鹅湖未来科学城、祥符荡科创绿谷、张江长三角科技城平湖园、海宁鹃湖国际科技城、乌镇大道科创集聚区等科创主平台,加强高端科创要素资源集聚培育,促进与各类开发区(园区)的产学研协同联动。

(三)建设高水平大学

支持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校区)高水平建设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支持嘉兴学院创建嘉兴大学和设立研究生院,建成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点学科和科研平台。支持浙江传媒学院桐乡校区开展校地合作,带动集聚一批高水平文化创意企业集群。有序推进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等民办院校转设和提升办学层次。大力引进高等院校,积极探索合作办学新思路。

(四)打造高端科研机构

加快全市科创载体布局与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累计达到20家以上、省级企业研究院累计达到300家以上,新认定省重点实验室2家以上,建设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试验基地。推动浙江大学嘉兴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院等落地,支持浙江清华柔电院、嘉兴区块链研究院等专业机构发展提升。

资料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培育核心能力、扩展国际视野为重点,支持一大批优秀企业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力量。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共性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扩大规上、限上企业研发投入覆盖面。大力实施上市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百亿规模企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等倍增计划。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顺应新经济发展趋势,突出理念创新先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形成一批整合上下游资源的平台型企业、一批跨越地域和业界的总部型企业、一批成长迅猛的瞪羚企业、一批专注特定产品生产的隐形冠军企业、一批提供特定解决方案的专家型服务企业,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环境,深化质量、品牌和信誉建设,促进禾商文化代际传承、发扬光大。

打造长三角最优创新生态高地。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治理体系,优化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加快科研院所改革,扩大科研自主权。加大研发投入,健全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对基础前沿研究支持。推进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高效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做强南湖基金小镇并发挥更大作用。发挥信保基金等作用,扩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政策性融资担保规模。大力发展投贷联动、投保联动和科技型企业直投业务。完善科技型企业动态培育机制,探索设立企业上市发展基金,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和并购重组。深化“科创中国”试点和基地建设。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建设知识产权生态最优市。

 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改革和政策

 创新驱动发展重大改革和政策

1.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创新高地。

2.发展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加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

3.支持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

4.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国家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各项政策。

5.深化科创金融改革,提升创新链整体效能。

6.完善创新支持体系,促进新技术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

7.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8.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资料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科技创新智库行业分析报告-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商机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2024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4起,其中12月份发生的投资数量为12起;投资金额最高的为5月份,投资金额为6.34亿元。

2025年02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