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宁夏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十四五”规划要点汇总 全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集群分布:以发展智能终端、云计算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三大领域为重点,建设北起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至宁夏中卫工业园区西部云基地,沿黄河产业带布局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智能终端、云计算和大数据、电子元器件;宁夏吴忠金积工业园区围绕吴忠仪表中国自动化(吴忠)产业园二期建设项目发展电子仪器仪表;宁夏中卫工业园区西部云基地围绕亚马逊数据中心二期、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二期全面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

发展重点: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聚焦存量提升、增量突破和转型升级,优先发展智能终端、云计算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三大领域,重点支持电子元器件、电子仪器仪表,软件产业、新一代通信网络与5G产业相配套四大特色领域,着力培育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三大潜力领域,实施产业协同发展、数据赋能推广、企业集群培育、延链补链壮链、产业基础提升五大行动,推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行业骨干企业,加快半导体材料、蓝宝石衬底、锂离子电池、半导体照明等领域新型关键元器件及材料生产研发,加大军民两用电子信息材料研发和产业化应用。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共性问题,完善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推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超前布局北斗通信、量子通信安全和第三代半导体硅产业,实现优势释放和增量突破。

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初步建成特色优势突出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全区电子信息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质量明显提高,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布局更加完善,骨干企业竞争力增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将宁夏打造成西部地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高地。

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重点领域

重点方向

重点项目

重点发展园区

智能终端

加快银川智能终端产业园建设,积极承接中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引进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等智能终端企业,增强产业配套能力。

康佳银鑫汇智能电子产品研发生产、银川环球智能终端产业园、宁夏储芯科技非易失性存储产品设计研发与生产制造、宁夏中泓电子产业园、银川闽商智能科技电子产品生产、宁夏联慧智能科技智慧安防及智能家居产业基地、乐富科技智能制造、品胜科美智能膜切机及3D防爆膜、大宸智能科技手机整机及配套产品生产、微电IC封测及物联智能终端装配测试等项目。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银产业园、宁夏吴忠金积工业园区

云计算和大数据

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全面深化与中国电科的战略合作,支持电科西部云基地建设

亚马逊数据中心二期、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二期、美利云数据中心二期、中国电信数据中心、中国联通数据中心、电科云数据中心、国家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中卫、银川)、宁夏交通运输大数据中心、中科宁夏超级云计算中心、共享工业云、电信政务云平台二期、宁夏智慧旅游平台、西部云基地、“江苏云”等项目。

宁夏中卫工业园区、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工业互联网平台

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服务能力和企业工控安全防护能力,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重点实施智能化改造、绿色化升级、网络化协同、服务化转型、个性化定制等五项任务,促进融合应用

宁夏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宁夏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行业自治区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等项目,装备制造、冶金、化工等行业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示范等项目。

全区各开发区

电子元器件

加快壮大电子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中欣晶圆大硅片项目建设投产,增强智能终端产业配套能力,扩大动力锂离子电池产能

中欣晶圆集成电路大硅片(200mm、300mm)、宁夏时星科技氮化物研发生产基地、百川新材料5GW储能电池项目。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嘴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发区

软件产业

政务、工业、农业、水利、交通等领域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支持企业与国内龙头企业合作,构建创新生态;支持自主开源社区建设,打造软件技术服务平台,形成创新产品;组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对现有产品的改造提升

OpenDao软件开源社区、宁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工业3D打印核心软件研发、工业APP服务平台、西部信息安全云平台、移动公司国产软件适配中心等项目。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宁夏吴忠金积工业园区

新一代通信网络与5G

建设宁夏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宁夏分中心;鼓励三大电信运营商加快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建设基于IPv6的下一代高速宽带网络,提升网络承载综合业务的性能;支持铁塔公司、三大运营商推进5G智慧杆塔建设,加快5G网络规模组网;开展5G典型场景示范应用,持续推进5G网络商业应用连续覆盖

宁夏移动、宁夏电信、宁夏联通、宁夏铁塔及宁夏广电5G网络建设项目。

全区各开发区

资料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智能终端设备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规模与发展定位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2024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4起,其中12月份发生的投资数量为12起;投资金额最高的为5月份,投资金额为6.34亿元。

2025年02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