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态建设作为永续工程和发展的生命线,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管控措施,筑牢山青水绿生态屏障,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放大北戴河生态品牌,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北戴河样板区。
一、持续深化污染防治
坚持大气污染区域治理、水污染流域治理、土壤污染属地治理,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全民共治、源头防治,聚焦北戴河区生态涵养、森林防火灭火、大气污染防治等服务领域,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试验示范区,探索无人机、空气炮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方式、新手段,开展人工增雨(雪)、改善空气质量等外场技术试验,全力推进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一)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协调机制,强化环境应急与重污染天气预警,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积极稳妥推进冬季清洁安全取暖,坚决取缔农村散煤,禁止秸秆露天焚烧。着力调整产业结构、运输结构、能源结构,推动企业退城进园,保持“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加大扬尘治理力度,统筹推进“车船油路”整治,深化餐饮油烟治理和VOCs企业治理,推行精细化管控措施。
(二)强化水环境综合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湾长制,抓好入海河流、近岸海域综合治理,深化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强化污染减排,实现雨污分流,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推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共治”。谋划实施桃孟干渠维修改造工程,推进城市污水治理和城镇雨污分流工程。开展陆源入海污染源清理整顿和对海水藻类的治理。实行入海排污总量控制,完善城市水系功能,形成以戴河、新河、洋河、蒲河为主,排水渠道为辅的连接湖系、湿地的水流畅通完善的水系格局。实施暑期入海河流生态补水水质保障工程、新河湿地环境治理工程、蒲河湿地治理工程、新河中上游水污染防治工程、北戴河区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到“十四五”末,戴河水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新河水质稳定达到Ⅳ类,近岸海域全部达到功能区标准要求。深入开展“蓝色海湾”,落实岸线沙滩市场化保护和责任管控机制,实施人工养滩填沙等工程,缓解海滩退化,恢复海滩的自然结构和自然功能,全面修复滨海岸线沙滩资源。
(三)加快土壤修复治理。严格农用地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优先保护耕地和饮用水源地土壤环境,落实土壤环境监测、评估、预防和执法体系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土壤污染治理。加强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收集处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置一体化改造提升工程,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减量。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处置和倾倒危险废物,规范塑料污染、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逐步实现收集处理产业化。
(四)加强噪声污染治理。加强对企业生产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噪声的管理,有效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加强部门联动防控,确保暑期噪声严格管控。
二、深入实施重点生态工程
构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体系,依托山海相依的自然地理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海系统治理,落实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构建环山、滨河、沿海等生态廊道。
(一)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持续提高森林质量,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向更高标准、更高质量发展,全力创建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景交融、蓝绿交织的国家森林城市。深化林业监管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林长制。依托联峰山、海滨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基底,大力推进植树造林,构建北戴河绿色生态保护屏障。实施联峰山及周边生态修复、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工程、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工程、森林火灾及病虫害预防等生态保护工程。推进城市立体绿化,实施拆违增绿和见缝插绿,实施行道树更新工程和风景林地提升工程,优化行道树种结构,栽植冠大荫浓、景观效果突出的乔木,打造城区内绿量厚重,色彩亮丽的风景线。进一步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加大公园、游园、街心节点和道路带状公园规划建设力度,提升建成区园林绿地的景观功能、生态功能和实用功能,不断丰富植物品种,提高园林艺术水平,使植物季节特征突出,色彩变化丰富,创造出以夏季景观为主,春、夏、秋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高水平的园林绿化景观。
(二)加大湿地建设和保护力度。推进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和鸟类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社会参与湿地保护,维护湿地自然结构和自然功能,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外来物种管控,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生态平衡。加大海岸线、沿海林地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和破坏海岸线生态资源行为。普及自然生态知识,倡导绿色环保理念,以底栖生物和鸟类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水清、岸绿、滩净、湾美、物丰”的美丽中国北戴河样板区建设目标。
(三)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提升工程,筹划暑期大气污染防治智慧化管理平台建设,高标准实施生态补水、水体生态修复等重点水质保障工程,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探索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和“两山”转化新通道,争创实践创新基地。
三、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大力推行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全面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循环低碳绿色发展。
(一)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严守“三线一单”。落实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和确权登记,落实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保护水平。落实占补平衡、占优补优政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推动绿色低碳生产。大力降低碳排放强度,按上级要求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确保完成碳中和目标任务。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绿色化改造,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推进低碳城市规划建设。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加强能耗计量监测,以技术创新推动节能突破。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使用环保原材料、提高清洁生产水平,促进生产、流通、回收等环节绿色化。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开展绿色建筑行动,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在公交、出租、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推广使用天然气和新能源汽车。发展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和美好生活的需求。
(三)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搭建绿色生活方式的行动网络和平台。引导绿色饮食、推广绿色服装、倡导绿色居住、鼓励绿色出行,推进衣、食、住、行等领域绿色化。
(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严肃查处破坏生态环境案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治理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落实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建立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和违法排污黑名单制度。落实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全覆盖。建设多元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形成权责分明、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格局。
生态建设重大项目
生态建设重大项目 |
1.水系治理:暑期入海河流生态补水水质保障工程、北戴河城市污水治理和城镇雨污分流工程、新河中上游水污染防治工程、北戴河区河流环境治理工程。
2.大气治理:大气质量综合管控精准溯源系统。
3.湿地治理:新河湿地环境治理工程、蒲河湿地治理工程。
4.生态修复:联峰山及周边生态修复项目、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项目、森林火灾及病虫害预防等生态保护项目。 |
资料来源: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人工影响天气装备产业分析报告-产业运营态势与发展前景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