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保护黄河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统筹谋划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保护和治理,协同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
一、推动生态共建共保
共建绿色生态网络。构建以阴山山脉为构架、以黄河及其支流为脉络的沿黄生态廊道,加强林草保护修复和荒漠化治理,共筑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开展天然林资源保护和公益林建设,加快建设敕勒川、沙尔沁、宝日花、包日汗图等国家草原自然公园,重点实施大黑河等重要支流河源区生态林地修复工程。以库布其沙漠、毛乌素沙地为重点,科学推进防沙固沙治沙,因地制宜推进草原沙地、农牧交错地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统筹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盐碱地治理等重大工程,联合打造沙漠防护林体系。加大岱海等重点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力度,全面加强察汗淖尔等湿地生态保护治理,加快建设黄河“几”字弯国家公园。
共抓生态制度管控。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率先在全区落实“三线一单”制度,最大程度降低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过度影响。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稳妥推进核心区内居民、耕地、矿权有序退出,推动自然保护地居民搬迁,引导保护地内的居民转产就业。健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联合调度。严格执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建立健全黄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坚持“以草定畜”,防止过度放牧、滥垦草原,保证草畜平衡,严厉打击非法开垦等占用草原现象。依法联合查处交界区域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二、加强污染协同防治
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实施更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扩大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执行范围,加快电力、钢铁、电解铝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特别排放限值改造,推动重污染企业或工段有序搬离四市主城区。完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的区域联合预警机制,探索实行“市行政区+重点控制区”条块管理模式,统一重污染天气应急启动标准,建立重污染天气联防联控和应急会商机制,推进应急响应一体联动。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为重点,深入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做好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空气质量联防联保工作。
推进跨界水体环境治理。实施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大对黄河内蒙古段干流、大黑河、浑河、昆都仑河、东河等主要支流及哈素海等重点湖库保护和治理力度,着力消除支流劣Ⅴ类断面。开展联合巡河(湖),加强工业污染、畜禽养殖、入河排污口、环境风险隐患点等协同管理。联动实施黄河“清四乱”行动,建立统一的黄河干支流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实现入河污染源与排污口排放联动管理。加快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再生水管网建设和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扩能提标改造,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资源化利用,推动毗邻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共建共享。加快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巩固扩大呼和浩特、包头等重点地区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完善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联合防控体系,严控饮用水水源周边岸线资源开发。
加强土壤污染及固废危废协同治理。实施分区分类管控,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重点治理基本农田、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减少化肥、农药、地膜等使用量。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回收基地和危险废物资源处置中心,推动固体废物区域转移合作。以尾矿、煤矸石、粉煤灰、建筑垃圾为重点,积极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有序推进采煤沉陷区、历史遗留矿山综合治理,全面深化绿色矿山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跨界转移、倾倒等违法行为。加强四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推动旗县级及以上城市和县城医疗废物全收集、全处理,并逐步覆盖到建制镇。深入开展呼和浩特 “无废城市”建设,巩固包头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果。
三、共促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共建绿色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产业,积极培育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共同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进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广包头市“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鄂尔多斯棋盘井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经验,鼓励园区循环化改造,扩大园区循环化改造范围,提高园区资源产出率。统一实施政府绿色采购,推行绿色产品优先。强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约束,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施重点企业节水和再生水回用改造,严格限制高耗水产业发展,支持工业园区内企业间串联、分质、循环用水设施建设。
共推节能减排降碳。全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优化能耗要素配置,加强能耗“双控”约束,强化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加快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化改造,推动四市节能服务市场、技术、产品、人才的跨市交流互通、资源共享。加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力度,推进实施清洁化改造,促进污染物减排。推广应用新能源,扩大节能低碳产品与技术应用,推进低碳园区、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
共倡绿色生活方式。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推广绿色出行,扩大新能源汽车普及应用,统筹布局电动汽车交换电配套设施。倡导绿色消费,推广环境标志产品、有机产品,协同开展限塑行动。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共建区域一体化垃圾分类回收网络体系。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
专栏6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工程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评估与投资规划分析》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