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以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覆盖身边化、服务内容品质化、供给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智能化,建成完备、便捷、高效、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需求,到2025年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达到0.4平方米,到2035年增长至0.45平方米。
优化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建立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全面提升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启动区档案馆新馆建设,加快实施区政务服务中心、区体育文化中心新建项目;增补少年儿童图书馆、美术馆及小型图书馆,增加实体书店及智慧阅读空间,丰富文化设施类型。完善山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证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有率和达标率。实施文明风尚培育工程,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
统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结合疏解整治腾退空间再利用,采取盘活存量、调整置换、集中利用等多种方式,打造多样化公共文化空间。探索在大型社区引入创意元素、文化力量改善社区治理,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传承展示、知识服务、创意辅导等综合功能提升。依托城市商业综合体、综合交通枢纽等建设项目,合理布局公共文化设施,增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供给。鼓励学校、企事业单位文化设施向社会开放,织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一刻钟服务圈。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探索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提升基层文化中心服务效能。广泛吸引市场化、专业化力量参与实体书店、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运营、文化服务供给。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促进基层文化服务均等化,提升特色水平。依托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创建,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大山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力度,提高山区公共文化服务配送的品质和效能。
加快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建好用好公共文化服务云系统,提供一站式、集成式、多媒体覆盖的智能化服务。加强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方位、全链条智能化升级。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加大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度。(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评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