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以推动技术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持续聚集以创业、研发、服务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要素,着力构建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核心的双创载体布局体系,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两链融合”进程,完善以专业化创业载体为核心的孵化服务体系,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高成长企业等为代表的创新主体梯队,打造国际化、开放式的特色创新创业生态。
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跨界升级
把新药创制作为我区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建设“新药创制”研发服务中心为工作抓手,逐步构建从药物设计到工业化生产的全链条创新体系,加快整合区域科研资源力量,充分调动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在促进高新区产业发展中的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区域创新链整体效能,助力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由“跟跑”向“并跑”渐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园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创新发展理念,重点围绕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新型建材、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绘制产业创新图谱,柔性引进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使之有效参与园区创新生态建设并支撑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建设辽宁省“新药创制”研发服务中心,围绕合成、筛选、药理、药效、安全评价、临床评价等环节,以区内高校为主体,国内知名药物研发机构为支撑,药都投资集团全程介入为保障,谋划搭建一系列高水平的研发基地和平台。重点推进与药科大学药物研究院、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科学前沿领域协同创新中心、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院的交流合作。
强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一批成果本地转化。争取省、市科技部门的支持,按照省、市、高校三方共建的模式,与药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医药大学、上海药物研究所等联合建设本溪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吸引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和行业领军企业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重点开展与上海药物研究所、天津药物研究院、昆明药物研究所、辽宁省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医疗器械检验检测院等机构的对接合作。同时,引导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共建,实行市场化的运行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
助推企业创新水平提升,强化产业核心竞争实力。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快推进华润三药国家中成药技术创新中心、上海绿谷糖药物产业化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药北方药业化药和生物药研发中试平台等企业内部科研机构建设,全面提升园区医药健康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到域外设立离岸创新中心,充分吸取创新要素。支持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对于已建立研发准备金、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的企业,给予研发经费后补助。支持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引导行业领军企业推动产业链供需对接、创新链协同发展,培育更多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企业。积极引导企业实质性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制定修订,将科技优势有效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抢抓未来产业发展高地,持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把握科技革命加速、产业迭代加速的时代脉搏,引导企业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与风口趋势提前布局具有颠覆性的未来技术、前沿科技,及早抓住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建立与科研院所、产业联盟、技术转移中介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储备一批符合高新区产业发展导向的前沿技术成果,积极对接相关企业和金融资本,推动一批前沿技术成果转移项目在高新区落户。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新兴产业发展以及自身基础优势,按照“谋划一项、攻克一项、启动一项”原则,推动具有研发实力的企业实施一批能填补国内空白的重点项目。重点支持爱尔创特种陶瓷材料、开普及开影高端医疗影像设备等特色项目的实施。
以科技创业赋能产业转型迭代
首位构筑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加快搭建一批全流程专业孵化服务平台,全力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业品牌,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瞪羚独角兽”企业,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和迭代升级,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构筑环大学创新生态圈,营造浓厚创新创业氛围。围绕“科教兴区”战略,首位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即以大学为中心,加强校地、校所、校企等之间的全面深入合作,构建具有创新活力的生态系统,打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全面推动高新区创新发展,打造本溪高新区新的“城市名片”。以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技术研究院以及各类技术转移机构为桥梁,重点推进园区院校的各类研发平台、大学科技园、孵化器及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实施“本土化”转型,推动本地高校师生、科研成果、辖区企业以及全国相关产业链之间形成人才及市场资源的有效循环。
加快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充分释放创新驱动效能。以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培育、人才培养、服务支撑”四大功能为引领,以“量身定制”的发展思路突破校地合作诸多障碍,通过联合药科大学、辽科院、中医药大学设立产学研协同创新基金,重点支持科研人员创业企业、科技成果转移项目,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为院校成果转化提供贷款、保险等融资支撑服务。充分发挥药都投资集团市场化前沿作用,深入推进与园区内外高校、院所、投资公司等技术转移机构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开展新兴产业的培育。
提升孵化载体专业水平,进一步打造双创升级版。引导现有孵化载体引进专业运营服务机构,由“重资产、轻服务”向“轻资产、重服务”的服务模式转变,加速构建局部微小型产业生态。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自有医药健康行业双创品牌,借鉴青桐汇、菁蓉汇等知名双创活动模式,重点推动创业者、企业家、投资家之间以及技术、市场、资本等要素之间的交流与链接。谋划引入米凯莱Michele、华润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汇龙森、西安联创等域外孵化器和运营管理团队在高新区建设专业服务型孵化载体,强化资源链接、融资支持、市场拓展等专业服务。搭建商业模式概念验证实验室,提供“模式打磨+头脑风暴+人脉链接”深度创业服务。搭建“小微企业创业基地”等“众创”平台,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建立创业风险补偿机制,最大限度消除创业者、投资者后顾之忧。谋划出台高新区创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对各类孵化载体按照服务能力、孵化绩效、社会贡献等维度进行监督管理和扶持奖励。
探索“移青苗”发展模式,引进一批创新创业企业。重点链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围绕新药创制、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招引一批创业团队和初创企业。举办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和选拔海内外优质生物药创新创业企业和项目,促进创业项目在高新区落地。搭建生物药科技创新成果供需平台,链接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在平台发布生物药科技创新研发需求与成果转化需求。
以科技服务赋能产业健康发展
构建完善产学研合作、资源平台开放共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科技咨询等全链条创新服务体系。一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园区高校院所建立高校技术转移办公室机制,选聘专业专职人员开展技术成果专利运营、成果转化投资,带动社会机构、社会资本参与成果本地转化。二是搭建园区公共服务平台,联合园区龙头企业、高校,搭建高新区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资源共享平台,打造集“信息集成、供需交易、运行评价、资源统筹、监督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学仪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谋划引进药品创新的药理、药效、成药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公共试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完备的CRO、CMO产业应用平台、临床研究应用中心,完善创新服务链,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支撑能力。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园区运营机构,构建ICH标准化运营体系,在产品研发、代工生产、技能培训、投融资、专利申报、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全过程服务。三是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持续推动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招引各类科技支行在高新区落户,针对园区企业推出科创贷、科技含权贷、科技多易贷、税融通等科技金融产品。通过政府资金的有限参与和适度让利等政策,引进和组建天使、风投、私募等各类股权投资基金。四是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吸引一批法律咨询、科技咨询、会计审计等中介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高水平商务配套服务。
以人才集聚赋能产业创新活力
促进各类人才集聚,打造高新区人才“特区”。深入实施“兴辽人才计划”、“山城英才计划”、“归燕计划”等人才引进战略,坚持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人才导向,不断创新人才政策,打造适应新时期发展特征的高新区人才高地。鼓励中介结构联合多方资源,共同搭建人力资源政务服务、人力资源产品交易、企业与人才交流实训等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公共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协调发展的格局。积极开展人才激励、评级机制与服务保障改革试点示范工作,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支持辽科院加强新兴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建设,为企业和学校搭建更加广阔的合作平台,逐步实现对园区产业发展的定向支撑。引导园区职业技能学校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加快完善新城人才公寓、城际交通、购物广场、体育娱乐设施等基础配套,通过顺应人才流动“规律”,以加速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在沈本两地的流动和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空间为手段,逐步打破新城“候鸟式”通勤现象。
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快构筑区域人才高地。建立高新区领军人才库,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精准挖掘符合高新区战略发展导向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坚持“业内推荐、国际评议、实践检验”原则,定期对院士及“千人计划”专家团队等进行“一对一”联系拜访,建立常态化的沟通对接机制。支持“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联合创业,形成由技术研发团队、商业拓展团队、运营管理团队、投资团队等组成的复合型创业团队,共同参与前沿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速深化科技创新与商业价值直接融合。建立企业“首席科学家”机制,支持科技型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科研经验和较强自主创新能力、从事前沿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作为首席科学家。依托省内高校院所,采取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退休返聘、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服务园区建设。(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基地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