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三五”成效
2020年,泰州市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6.37亿元、农业增加值320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33.4%、40.8%。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80.79万吨、亩产达499.51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省前列;蔬菜(含食用菌)总产量339.0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7.48万吨,创历史新高;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4.35万吨、20.1万吨、7.75万吨。全市优良食味稻米面积占比达90%,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升至83.7%,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99%,“一蟹两虾”(河蟹、青虾、小龙虾)为主的优质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占比达87%;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个。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家庭农场(含专业大户)1.22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88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819家,土地流转经营面积250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3.8%。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88.6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新增各类享受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机具2.37万台套,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84亿元,受惠农户1.5万余户。“十三五”期间,全市投入资金30.7亿元,累计建成并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145万亩,全市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6%。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39亿元,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357个,占比24.86%。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
重点内容 |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增强 |
一是产值提量。202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06.37亿元、农业增加值320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33.4%、40.8%。二是产能提高。“米袋子”“菜篮子”等重要农产品实现稳产保供。202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280.79万吨、亩产达499.51公斤,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位居全省前列;蔬菜(含食用菌)总产量339.07万吨;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7.48万吨,创历史新高;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4.35万吨、20.1万吨、7.75万吨。三是产品提质。全市优良食味稻米面积占比达90%,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升至83.7%,畜禽生态健康养殖比重达99%,“一蟹两虾”(河蟹、青虾、小龙虾)为主的优质特种水产品养殖面积占比达87%;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6个,姜堰区、高港区创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泰兴市、靖江市创成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
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 |
一是规模化经营水平快速提升。到“十三五”期末,全市家庭农场(含专业大户)1.22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788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3819家,土地流转经营面积250万亩,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3.8%。二是园区化发展成为特色亮点。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79个,市农业开发区创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泰兴市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建成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017年,泰州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三是产业化经营扎实推进。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41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64家;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350亿元。兴化市、姜堰区获批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四是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成。成立全国首家以服务家庭农场为主的地市级专业社会团体——泰州市家庭农场服务联盟。在全省率先制定区域性为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建成为农综合服务平台346个。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建设示范全面实现“农机+植保”综合服务或者全程社会化服务,大面积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率达到65%。 |
农业技术装备明显提升 |
一是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建设中国农业大学(兴化)健康食品产业研究院等3个高水平产学研合作载体,建成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等18个高水平研发平台;获批省级科技综合示范基地4个、推广示范基地18个;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超过300项。全市建成各类农业物联网应用基地100个,规模设施物联网应用面积占比达到24.5%。泰州“农牧旺”智慧农业管理服务平台被认定为2017年度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二是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288.6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新增各类享受省级以上农机购置补贴机具2.37万台套,累计发放补贴资金3.84亿元,受惠农户1.5万余户,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等薄弱环节机械化水平实现快速提升;姜堰区、泰兴市、靖江市先后获评全国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三是农业基础设施夯实。“十三五”期间,全市投入资金30.7亿元,累计建成并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145万亩,全市上图入库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6%。四是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快推进。主导制定并推进实施农业农村江苏省地方标准13项、泰州市地方标准89项;建成2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总面积82.5万亩,建设国家级农业农村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4个。 |
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
一是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治理。建成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的废旧农膜回收网络,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6%;关停并转畜禽养殖场3824家,达标治理规模化养殖场1493家,治理率达到100%;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95%,农业废弃物利用率达到90%,农药、化肥使用量较2015年分别下降18.5%、11.8%。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置率达到100%,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率达到97.5%,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到65%。高港区入选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区名单。三是农村生态建设有效提升。先后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6个。林业绿化进步明显,林木覆盖率达到25.15%,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48%。四是全面实施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在全省率先实现禁捕退捕渔船退出率100%、退捕渔民就业率100%和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100%,有力维护了长江禁捕秩序。 |
农村改革创新持续推进 |
一是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推进以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量化到人、固化到户”股份合作改革为主的新一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市1436个村(社区)全部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股权量化等工作。二是深化农村金融保险制度改革。设立泰州兴农担保投资有限公司“政银企”合作服务平台,破解种粮大户、农业企业资金短缺难题。打造姜堰区“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兴化市“水面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模式,推动试点增量扩面。推进农业保险条款优化,全市开展农业保险险种45个。三是试行集体产权交易。积极探索集体经营性土地上市交易,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底,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32.39亿元,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357个,占比24.86%。四是扎实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全市84个乡镇(街道)、1316个村已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实际确权农户86.06万户,确权率97.06%。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示范乡镇建设活动。五是启动农村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综合利用改革。在靖江市徐周村、泰兴市祁巷村、高港区大马村开展闲置宅基地和农房的盘活利用试点,参与改革农户309户、1191人,涉及宅基地面积10.34万平方米,房屋面积9.9万平方米,带动就业人数239人,参与改革的农户人均增收1.3万元。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
一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截至2020年动态调整结束,全市建档立卡户6.14万户、10.49万人和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摘帽,分别达到人均年收入7000元和经营性收入18万元、可支配收入35万元的脱贫标准。建档立卡对象人均年收入平均达到13293元,村均经营性收入达到49万元。二是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建立健全挂钩帮扶、职责责任清单、联系帮办等制度,实施“双推一促”、“扶志扶智”等专项行动计划,制定落实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实现全市一体化,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保费等由财政全额承担,市(区)内住院政策范围内费用控制在住院总费用的10%以内,政策范围外自费费用控制在住院总费用的8%以内。“十三五”期间,累计发放各级各类政府教育资助资金5.66亿元、64.49万人次,实现所有学段、公办与民办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全面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十三五”期间,累计改造农村危房8681户。三是防贫机制逐步健全。建立农村居民防贫预警处置办法和“三保险、四救助、双预警”的特色扶贫体系,构建防范化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长效机制,提前发现、及时预警和快速处置的动态监测处置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扶贫产业(项目)增收作用明显,带贫减贫机制初步形成。四是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年增幅连续多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4615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降至1.99:1,差距进一步缩小。 |
资料来源:泰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泰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十四五”规划
到“十四五”期末,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乡村面貌显著变化,乡村文明程度得到新提升,农业农村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城乡融合取得实效,农业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泰州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主要目标
类别 |
序号 |
主要指标 |
单位 |
2020年基期值 |
2025年目标值 |
指标属性 |
农业强 |
1 |
农业增加值 |
亿元 |
320 |
370 |
预期性 |
2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
万吨 |
280.79 |
285 |
约束性 |
|
3 |
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 |
% |
60 |
75 |
预期性 |
|
4 |
农产品加工业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
— |
2.6:1 |
3.6:1 |
预期性 |
|
5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68.2 |
75 |
预期性 |
|
6 |
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 |
% |
65 |
70 |
预期性 |
|
7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
% |
78 |
>85 |
预期性 |
|
8 |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 |
90 |
>95 |
预期性 |
|
9 |
高标准农田比重 |
% |
66 |
80 |
预期性 |
|
10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水平 |
— |
49 |
60 |
预期性 |
|
农村美 |
11 |
美丽宜居乡村占规划发展村比例 |
% |
73.38 |
80 |
预期性 |
12 |
林木覆盖率 |
% |
25.15 |
>25 |
约束性 |
|
13 |
农村生态河道覆盖率 |
% |
22 |
30 |
预期性 |
|
14 |
县乡公交直通建设水平 |
% |
85 |
95 |
预期性 |
|
15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 |
% |
65 |
80 |
预期性 |
|
16 |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强村占比 |
% |
24.86 |
37 |
预期性 |
|
农民富 |
17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万元 |
2.46 |
3.5 |
预期性 |
18 |
高素质农民培育度 |
% |
55 |
65 |
预期性 |
|
19 |
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及信息消费占比 |
% |
9.3 |
>9.5 |
预期性 |
|
20 |
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 |
% |
70左右 |
70左右 |
预期性 |
|
21 |
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成数 |
家 |
2 |
18 |
预期性 |
|
22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最低标准年增幅 |
% |
8 |
8 |
预期性 |
|
城乡融合发展 |
23 |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达标率 |
% |
47.8 |
90 |
预期性 |
24 |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 |
% |
80 |
85 |
预期性 |
|
25 |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 |
% |
95 |
>95 |
预期性 |
|
26 |
乡风文明测评指数 |
— |
90 |
>90 |
预期性 |
|
27 |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 |
— |
1.99:1 |
1.95:1 |
预期性 |
|
注:标*为2019年数据 |
资料来源:泰州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格局现状与未来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