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补齐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短板,加快符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的场馆建设,完成危旧老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改造。建设集博物馆、档案馆、群艺馆、乌兰牧骑综合厅于一体的乌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和乌海市图书馆。全面完善档案工作体系,推进档案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智慧广电网络服务进村入户工程,加快市级媒体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数字广播技术,实现数字广播同频覆盖,建设智能化直播总控平台、智慧广电网络,推进电视节目超高清改造和广电网络基本公共服务入户,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实施数字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工程。
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扎实推进“草原书屋”“鸿雁悦读”等公共文化工程。推动实施《乌海市文学艺术精品扶持奖励办法(试行)》,提升文艺作品质量。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推出乌海特色文化演艺剧目,打造特色文化演艺产品,鼓励和扶持群众文艺团体创作、展演。大力推进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加强乌海地区民族融合发展史研究。持续提升“中国书法城·乌海”品牌影响力,建成中国美术家协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
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优惠开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全民健康为目标,持续提升市、区全民健身运动的覆盖率和质量,完善健身服务点建设,进一步向街道和社区倾斜体育赛事活动资源。深化“体教融合”,推动青少年体育全面发展,推动体育学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提高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
探索文化遗产利用新途径。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历史资源,编制乌海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文集,策划推出展现黄河历史文化特色的陈列展览。新建乌海市博物馆,推进岩画遗址博物馆开放运营、乌海第一党支部红色纪念馆和明长城烽火台博物馆建设,加大六五四“小三线”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特色博物馆建设。激发博物馆创新活力,加强博物馆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
探索非遗传承展示新模式。推进非遗分类保护,加强非遗资源采用数字化方式进行记录、保存和传播,积极申报国家、自治区非遗项目。打造线上线下非遗展示场所,支持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相关机构开设非遗展示区,推进非遗进景区、社区、乡村、校园。推动非遗产业化传承,创新非遗宣传营销合作,推进蒙医沙疗体验中心建设,开展“全民学非遗”“非遗旅游打卡行”等活动。
文化宣传重点工程
文化宣传重点工程 |
扩大广电网络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提升广电智慧化水平,推动群众艺术基地和各类文艺活动场所建设,加快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档案馆建设及数字化进程。加强各类文化遗产利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非遗可持续传承。 |
资料来源:乌海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公共文化服务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评估》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