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财政“十三五”成效
“十三五”期间,铜陵市财政收入由2016年的153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82亿元;税收占比由2016年的76.8%提升至2020年的84.9%。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均衡,与经济转型发展保持同步,第二产业税收贡献占比57.3%,较“十二五”下降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贡献占比近42.6%上升3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铜陵市争取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由2016年58.5亿元增加到2020年73.8亿元(不包含特殊转移支付7.2亿元)。“十三五”期间,铜陵市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的存量资金占本级可用财力近3%,其中直接安排用于脱贫攻坚达3327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亿元,有效保障了财政收支平衡。“十三五”期间,各类政府性资金年增值收益始终保持在2亿元以上,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累计收益6.6亿元,综合收益率达3.4%,为保障基本民生挖掘了一笔可观的新增财力。全市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规模累计安排32亿元,年均增长13%。吸引社会资本投入8.6亿元完成排水一体化项目,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投入债券资金3亿元启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市区重点黑臭水体消除任务。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
要点 |
重点内容 |
全力以赴抓收入 |
“十三五”初期,克服“营改增”全面实施、重点行业税负减轻、收入增速趋缓等不利因素,财政收入总量实现两年连跨两个台阶,2016年突破150亿元,2017年突破160亿元。“十三五”中后期,国家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各级财税部门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固本培基、多方开源,确保一般财政收入稳定在120亿元以上。“十三五”期间,全市财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全市财政收入由2016年的153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82亿元;税收占比由2016年的76.8%提升至2020年的84.9%。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均衡,与经济转型发展保持同步,第二产业税收贡献占比57.3%,较“十二五”下降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税收贡献占比近42.6%上升3个百分点。 |
科学统筹强保障 |
“十三五”期间,全市争取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由2016年58.5亿元增加到2020年73.8亿元(不包含特殊转移支付7.2亿元)。“十三五”期间,全市纳入预算统筹安排的存量资金占本级可用财力近3%,其中直接安排用于脱贫攻坚达3327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9亿元,有效保障了财政收支平衡。“十三五”期间,各类政府性资金年增值收益始终保持在2亿元以上,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累计收益6.6亿元,综合收益率达3.4%,为保障基本民生挖掘了一笔可观的新增财力。 |
减税降费促发展 |
“十三五”期间,累计减税降费118亿元。 |
打好风险防控攻坚战 |
全面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举债融资机制,累计获得置换债161.6亿元;累计争取新增债券170.8亿元,全部安排用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建设,五年间节约利息支出超30亿元。积极推进PPP项目实施,在库19个PPP项目总投资136亿元,已全部落地,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
“十三五”脱贫攻坚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存量资金清理回收使用机制,地方财政收入增量部分以及清理回收财政存量可统筹资金用于脱贫攻坚比例均高于省规定5百分点。聚焦贫困地区、挂牌督战区等重点区域,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向4个深度贫困村增幅连续三年超过50%。每年拿出40%以上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支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同步推进资产收益扶贫。 |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
全市财政生态环保相关支出规模累计安排32亿元,年均增长13%。吸引社会资本投入8.6亿元完成排水一体化项目,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投入债券资金3亿元启动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市区重点黑臭水体消除任务。 |
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
根据部署,将17个部门管理的37项资金整合为“1+4”财政专项资金,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
资金支持更加有力 |
市级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共安排18.7亿元,年均增长5%,有力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2020年,在克服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和加大防疫资金投入的影响下,市级财政专项资金继续安排4亿元,同时扶持政策进一步向支持民营经济倾斜,兑现民营经济资金占比不低于85%。 |
高效推进民生工程 |
聚焦“七有”领域,累计滚动实施184项民生工程。制定了所有建设类项目建后管养实施细则,各级财政安排的管护资金从2016年的5400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6650万元。 |
全力支持社会事业 |
“十三五”期间,各级财政部门年均投入优抚资金约7000万元。支持科技创新,已累计投入资金3亿元。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引导商业银行提供小额科技贷款,支持科技人才引进。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安排资金4000余万元用于公共文化场馆建设;安排资金2100万元用于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 |
支持城乡统筹发展 |
实施棚户区改造23717套,投入60.13亿元对40个城市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提升;完成13728户贫困农村家庭危房改造;开展106个省级中心村建设,完成32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8万多户农村改厕,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十三五”期间,全市涉农支出38.5亿元,年均增长7.3%。 |
强化预算执行管理 |
全面加快财政支出执行进度,全市财政支出由2016年的151亿元提升至2020年的182.5亿元。着力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民生支出占比均在80%以上,2020年达83.8%,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
资料来源:铜陵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铜陵市财政“十四五”规划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由中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攻关期,党中央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根据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十四五”时期我市财政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为:到2025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5%;壮大财政实力,增强保障能力,着力内培外引、共同发展,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200亿元。
主要任务
1、突出“积极有为”,推动财政转型发展
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握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突出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立足新发展阶段,调整财政发展与改革导向,着力从总量政策向结构政策转变、从增长速度向质量效益转变、从宏观发展向风险管理转变,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和促进社会公平上,积极贡献财政力量、实现财政价值。
2、着力“两个提升”,强化财政运行能力
一是提升财政保障能力。财政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坚持依法治税,强化收入征管,稳步提升财政收入规模;坚持多方开源,拓宽收入渠道,有效提升地方收入比重;坚持借力发展,加大对上争取,切实提升可用财力质量。
二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财政资源统筹进一步强化,完善预算支出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规范透明、科学合理、约束有力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聚焦新时期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基本民生和基层运转需求;聚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保障精准有效。
3、聚力“三个深化”,增强财政治理效力
一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构建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闭环系统,到2021年底基本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
二是深化政府债务管理。坚持“控增量、化存量、优质量”,规范政府投融资管理,全力化解隐性债务,厚增地方综合实力,构建防范政府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实现提振经济与防范风险相平衡、偿债负担与承债能力相适应的良性循环。
三是深化事权财权划分。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求,科学合理界定市、县(区)两级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增强市级跨区域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充分激发县区发展内生动力。
4、抓好“四项重点”,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推动县区园区发展。全方位做好县区园区发展服务保障工作,进一步支持夯实园区承载力,支持培育战新产业,支持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支持主体产业做大做强,强化财政金融深度合作,支持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兴园区加快建设步伐。
二是培育经济转型发展。聚力创新驱动、创业强基、创优提质,在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中修好支持发展的干道。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机遇,支持“双招双引”首位工程和各类开放平台建设。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和放大作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智造新铜都。
三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脱贫攻坚战中取得胜利的贫困群众走上勤劳致富道路。
四是大力增进民生福祉。聚力创富惠民,进一步扩大就业服务、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市建设的覆盖范围,促进公共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均衡发展,着力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实施,全面推进绿色发展,着力建设生态幸福城。(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财政信息化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咨询》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