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与环境发展的主要目标
1.宣传、普及和践行儿童优先和儿童友好理念。广泛开展以儿童优先和儿童权利保护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儿童权利尤其是参与权的认识,营造全社会保护儿童安全成长和健康发展的环境。在制定政策规划、配置公共资源时优先考虑儿童利益和需求。
2.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引导各类媒体制作和传播面向儿童的积极向上、生动有趣的精神文化产品。办好少年儿童广播电视报刊专题栏目,扶持优秀儿童文艺作品、儿童读物的创作。支持儿童参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公共图书馆和社区图书馆设立儿童阅览专区。
3.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和执法。加大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儿童玩具、饰品的力度,净化儿童文化市场。严厉整治网络游戏、视频、直播、学习类移动应用软件传播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加强互联网营业场所和娱乐场所执法,查处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提供含有禁止内容的曲目和游戏游艺设备等违规行为。
4.规范与儿童相关的广告和商业性活动。规范儿童食品、营养品、保健品、烟酒广告的播出。规范和限制儿童参加商业性演出和活动,不得利用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作广告代言人。禁止发布有损儿童权利的广告宣传。指导和督促新闻媒体和广告机构保护儿童个人隐私。
5.加大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和规范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建设。将儿童活动设施和场所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规划,增加彩票公益金对儿童活动设施和场所的投入,加大对农村地区儿童活动设施和场所的扶持力度。规范儿童课外活动设施和场所的管理,各类公益性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对儿童免费或优惠开放。
6.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保障儿童保护和服务工作。将符合条件的儿童保护和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优先购买面向城乡社区、家庭和学校的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的服务。加强儿童社会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对儿童工作人员的社会工作能力培训,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在为儿童提供服务、维护儿童权益方面的作用。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儿童社会工作者。
7.积极开展儿童生态文明教育。推进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和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开展儿童环保主题活动,增强儿童生态环保意识。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鼓励儿童积极参与“五水共治”、垃圾分类等环保宣传和实践活动,引导儿童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
8.在应急管理中贯彻儿童优先原则。在制定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时优先考虑儿童的特殊需求。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安全宣传,提升教职工、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自救、自护的能力,营造安全氛围。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将各类突发事件和灾害对儿童的伤害降到最低程度。(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儿童教育市场分析报告-行业竞争策略与发展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