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鹤岗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重塑竞争发展新优势

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构建人才智力支撑体系作为加快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促进城市转型的关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向创新、投资、要素协同驱动转变,推动发展动能向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方式转变、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快转换,强化产业链、服务链、资金链对接,构建新型创新体系,重塑竞争发展新优势。到20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到2.0%,大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加强科技合作,引进科技成果,技术合同成交额力争突破1亿元。

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努力提高领导和推动科技创新的能力,不断构筑发展新优势。继续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市、县(区)两级科技专项经费投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带动全社会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提高R&D投入占GDP比重,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大企业的引领支撑作用,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建立“厅市共商”机制,争得省科技厅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共同推进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到2025年,全市技术创新中心达到25个,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达到15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0家,科技型企业达到200家。

加强产业创新要素集聚。针对创新产业集聚和创新支撑条件改善两方面进行提升。在创新产业集聚方面,根据我市创新产业与企业发展特色,强化企业自主创新主体地位,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企业,坚持数量扩张与创新能力提升并重,把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同时培育领军型创新企业,推动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优化科技企业创业孵化育成体系,形成具有优势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群。在创新支撑条件改善方面,以建设具有较强吸引力的人居环境为主要发展目标,构建内畅外联的交通圈,营造活力开放的生活圈,培育绿水青山的生态圈,并针对不同人群需求,推动城市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提升,营造高品质创新环境,吸引创新要素的集聚。

提升科研基础设施水平。以加强基础研究和源头创新、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为抓手,着力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体系、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功能的载体建设,引导扶持鹤岗师专向综合类大学发展,争取引进省内知名高校在鹤设立分校或研究机构,全力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金字塔”型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依托高校、院所和企业,鹤岗市检验检测中心在现有基础上,健全检验检测平台体系,促进创新资源共享。形成我市检验检测实验室体系,满足我市经济发展活动的需要。统筹协调区域内的科技政策,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结合东北振兴和产业衰退地区转型政策,重点研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创新人才跨区域流动等政策措施,保障科研要素的自由流动。

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机衔接,以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为导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纪人,培育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推动技术经纪人参与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模式,培育技术经纪人。培育和发展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成果对接、高企申报、政策咨询、科技培训等服务。提升企业创新决策话语权,畅通企业参与制定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的渠道,有效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资源配置导向作用。参与建设互联互通的全省技术交易服务平台,加大购买科技成果的政策扶持,促进省内外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落地。发挥省委选调生、金鹤回岗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的纽带作用,积极与招引人才所在高校建立联系,尝试在科研成果转化上寻求合作。建立有效鼓励激励机制,培育和发展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搭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成果对接、高企申报、政策咨询、科技培训等服务。

三、强化人才支撑作用

培育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把人才作为第一战略资源和核心竞争力。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头雁行动”,加强和完善我市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梯队建设。启动“春燕行动”,激励培养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借助中央和国家机关及省直有关单位干部挂职任职的有利契机,发挥好挂职干部桥梁带动作用。制定人才招引政策,降低招引人才门槛,持续抓好“金鹤回岗”计划,加大选调生和人才引进力度,认真落实《鹤岗市关于支持民营经济人才开发若干政策》,整合、落实好人才政策,在创业创新、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加大对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急需紧缺人才的服务力度,推动人才流动进入正流入状态。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持续推进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金鹤兴岗”大学生创业计划。大力实施技能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和“鹤岗工匠”打造计划,加强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形成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

建立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建立科学的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加快创新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统一的人才基础信息库,促进各类创新人才的互动合作。优化人才培育、引进、激励、评价机制,推进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支持企业与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加强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通过完善继续教育体系、强化公益性培训,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创新能力提高。实施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职工技能提升计划以及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一批我市紧缺急需的技能人才。

推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出台《鹤岗市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实施方案》。面向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需求,鼓励支持鹤岗师专建设新材料、绿色食品加工、北药加工、电子商务等一批新兴专业。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强化职业教育培养能力。推进“双引联动”合作机制,积极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推行“双轮驱动”办学模式,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强化职业培训,提升从业者就业创业能力。到2025年,将鹤岗师专打造成省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

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培养工程

1、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引进20名以上的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到2025年全市研发人员总量达到380人以上,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千人以上。

2、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至少培养10名战略企业家,50名以上具有市场开拓能力的高级职业经理人,100名以上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

3、专业技术人才发展工程:加强对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知识更新和境外研修工作,到2025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到2.65万人,其中,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4:3:3。

4、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建成4个服务对接各县(市、区)产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养不少于20名高级技师,80名高级工。到2025年,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1.02万人。

5、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养工程:每年培训5名年产值千万元以上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者,180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360名种养致富带头人。到2025年,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0.6万人。

6、科技特派员选派工程:每年选派科技特派员60人,支持乡村振兴发展,实现全市乡镇和贫困村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下派科技特派员300人次。

资料来源:鹤岗市人民政府,观研天下整理

四、全力打造双创升级版

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关于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制定出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强市建设的意见》《鹤岗市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等支持政策,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创新创业。加强电子商务市场主体培育,建设区域型特色化电商平台,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拓展销售渠道。加快“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企业孵化体系建设,孵化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鼓励引导煤矿业主再次创业,对形成资本积累、有创业前景的给予政策扶持和要素服务。加快推进省级高新区建设。依托我市省级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区,充分利用省内外科技资源、集聚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促进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辐射带动全市各类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加快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探索我市区域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新型模式和新机制,形成科技产业载体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发展态势。到2025年,打造5个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孵化器示范平台,全市各类孵化器达到25家,入孵企业累计达到200户,电商交易额突破30亿元。(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科技创新基地市场分析报告-市场发展格局与投资潜力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2024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4起,其中12月份发生的投资数量为12起;投资金额最高的为5月份,投资金额为6.34亿元。

2025年02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