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扶持
国家对包括综艺节目制作行业在内的文化体制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一直保持着高度重视。十四五期间,主管机构相继出台了《“十四五”中国电视剧发展规划》、《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影视产业发展项目(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申报工作的通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等产业促进文件,为综艺节目制作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行业趋势有利于提高优质节目制作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并利用资本市场继续增强制作水平和行业影响力。
(2)国民经济发展带动文化消费升级
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居民的物质基础日益坚实,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释放出巨大的文化产品购买欲望和消费能力,从而带动了文化消费升级。文化产业的振兴、文化产品的繁荣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物质繁荣与精神文化需求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这种关系体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同居民文化支出的正相关。目前,中国人均GDP已逾8万元人民币。国民经济开始进入到持续稳定增长、经济结构快速升级、城市化水平迅速提升的新阶段,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也迎来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城镇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和娱乐的人均消费支出为3322元,同比增长28.16%,文化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
(1)综艺节目广告招商空间较大,提振电视行业广告收入
广播电视行业广告的收入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广电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比重同比下降,以新媒体广告为主的其他广告收入比重同比增加。广告行业整体呈现疲软状态,传统媒体尤其是电视、广播下滑明显,互联网媒体增速放缓但总体保持增长。在传统的硬广告之外,电视台在过去的一年中利用各种综艺节目极大地丰富了自身广告收入的来源,各种冠名、赞助、植入的模式层出不穷,电视广告正在从固有的业态中谋求突破创新,利用数字、互动等互联网要素把人们重新拉回到电视机前。
(2)在线视频业发展迅速,综艺节目制作进入多媒体时代
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和人民群众观看节目习惯的改变,中国在线视频产品的内容与制作已从小成本、粗制作和低俗化逐步进入精品化、专业化和成熟化的良性轨道。大量资本的涌入、互联网技术的迭代、专业团队的入驻和网络媒介影响力的深入,使在线视频产业在发展规模和商业模式的结构与重构中不断调整前进方向与转型路径。随着在线视频产业从青涩迈向成熟,政策制定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迭代逐渐缩小,网络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不断渗入,网络视听产品在政策指引与限制傍身的同时,产品质量也逐渐比肩乃至赶超传统影视作品,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随着播放平台对自制网络综艺的兴趣提高,吸引大量专业制作团队转向网综制作,网综近年来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体量逐渐加大,制作越发精良,阵容不断升级。2021年上线综艺428档,网络综艺215档。随着网综内容质量的提升及年轻用户的成长,视频网站已成为观众、尤其是年轻受众收看节目的第一大途径,也为广告主提供了更多的推广机会。
在线视频业的高速发展,给综艺节目的观看提供了更多的平台,观众可以更自由的利用自己的时间选择节目观看,无形中提高了综艺节目的价值。另外,在线视频业也刺激了网络综艺制作业的高速发展,给综艺节目制作公司提供了一个发行作品的全新的广阔空间。和电视台相比,网络视频不受频道播出总时长的限制,容纳节目的空间近乎无限,未来可能为节目公司提供更大的生长空间。
二、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1)资金瓶颈限制
近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升,综艺节目制作品质得到了较大提高,大投入、大制作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青睐,这就要求制作公司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轻资产是节目制作公司的普遍特点,虽然近些年国家通过各种方式对文化类企业发展给予支持,但节目制作仍然很难通过资产抵押等途径或单凭企业信用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大多情况下,仍靠节目制作公司通过自身积累实现业务扩张,资金来源有限,进而影响了行业整体制作质量的提高,对行业的发展构成了不利影响。
(2)行业缺乏创新性领军人才
综艺节目制作属于创意产业,从节目的研发、摄制、后期处理到发行阶段都需要发挥创造力,人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我国综艺节目制作经历了多年发展,储备了一批节目内容制作精英,但具备领军能力的创新人才仍然缺乏。目前中国的综艺节目全新核心创意的原创研发能力相对薄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创新性的领军人才的带领,播出方、广告主对中国本土创新性节目的收视情况信心不足。在目前主管机构鼓励原创的政策背景下,创新性领军人才的缺乏成为了行业的发展瓶颈之一。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综艺节目制作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调研报告(2022-2029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