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壁垒
环境修复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技术水平是行业内企业的主要核心竞争力。本行业涉及环境、土壤、水文、地质、生态、生物、材料、物理、化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多学科、多领域技术的交叉集成一方面可保证环境修复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对环境修复工作的技术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此外,环境修复行业项目具有特殊性,修复企业需根据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污染物分布、防治要求及土地未来规划等多方面因素提供包含项目调查、风险评估、方案设计、工艺优化、项目实施及运营管理等在内的非标准化、综合性服务。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环境修复行业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对于行业新进入者,短期内难以提供高质量的综合性环境修复服务,仅能承接、完成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项目。未来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标准体系的完善及趋严,对于环境修复企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将不断提升,环境修复行业技术壁垒将愈加明显。
2、资质壁垒
客户在选择环境修复公司时往往根据自身项目特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府部门颁布的标准、规范,设定资质条件和要求。目前环境修复业务主要采用环境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和专项设计资质。资质申请对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及成果、资产规模、经营业绩、人员数量及结构、专业设备等具有严格要求,资质等级明确规定了企业可以承接的项目类型及规模。行业资质要求对其他企业进入环境修复行业形成了壁垒。
3、人才壁垒
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核心人才的拥有。对于环境修复行业,由于所使用的技术和工艺涉及多学科和多领域,因此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和经验要求很高。在技术研发过程中,需要高层次、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服务过程中,需要组建包括技术、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人员在内的项目团队,对修复技术专业水平、项目管理经验具有较高要求。
环境修复行业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供不应求,而行业人才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耗费较长时间。同时,拥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人才也是申请资质的前提和限制企业业务规模的重要因素,培养和储备优秀人才已成为环境修复企业的共识。对于新进企业,难以在短期内凝聚足够的环境修复人才,环境修复行业具有明显的人才壁垒。
4、资金壁垒
环境修复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方面专业化修复设备的购置或租赁、材料及劳务采购等方面投入大,前期准备费用高,需要较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为保持行业竞争力,企业需要持续投入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引进、转化与创新。此外,结合我国环境污染普查情况,根据《土壤污染防治法》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环境修复已从单纯侧重工程治理逐步向源头修复与风险管控相结合转变,服务周期有所延长,导致环境修复企业持续进行人力、物力和资金投入。因此,企业的资金实力是进入环境修复行业的一大壁垒。
5、品牌壁垒
环境修复涉及土壤、水体和生态修复,修复效果直接影响后续开发再利用和人居环境健康,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当前环境修复行业尚未建立完善的评价和评估体系的情况下,客户在选择环境修复企业时,着重考虑企业已经在业内形成的由技术沉淀、人才储备、客户美誉度等构成的良好品牌形象。对于行业新进入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积累和实践沉淀,才能建立良好的品牌效应,赢得广大客户的认可。(yzx)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