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光学导电材料具有良好导电性、高透光性、柔性和轻薄性等特点,因而广“泛应用于各类型的触摸屏、建筑调光玻璃、太阳能电池、汽车玻璃、电磁干扰屏等领域,其中,触摸屏是ITO导电膜最主要的应用领域。
(1)具备巨大增长潜力且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ITO导电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从终端市场来看,目前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出货量趋于稳定,存量市场巨大,下游市场需求稳定。同时,在非洲、拉美、中东、南亚及东南亚市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仍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增量市场可期。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增长,除了市场需求的拉动,还包括消费者正经历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换代浪潮,全球消费电子可能将迎来新的增长极。此外,柔性光学导电产品还可以应用于智能音箱等消费电子产品,传媒广告机、银行ATM机及金融终端、电影院售票机在内的采用触控形式进行人机交互的商用显示系统,工控机显示屏,办公会议用触控显示屏及教育领域电子白板等领域,多元化的应用领域将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2)柔性光学导电产品具有广阔的进口替代空间
触控模组行业企业主要集中于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本士的原材料采购需求给国内柔性光学导电材料企业带来进口替代机遇。此外,受终端产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价格下降压力向上游供应商转移。与日本进口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相比,国产柔性光学导电材料在保证品质和性能的前提下,具有显著的价格优势、快速供货优势及服务优势。
因为苹果公司在iPhone 5.上采用In-Cell LCD内嵌式触摸屏,一些终端客户开始逐渐转投该技术路线。日韩领先企业如日东电工、LG等集团内负责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生产的部门逐渐减产。但由于技术成熟性、良率、成本等因素,外挂式触摸屏仍具有巨大市场,这部分市场逐渐由中国柔性光学导电材料企业实现进口替代。
因苹果2017年在iPhone X上使用的OLED屏采用了外挂式技术路线,将引领消费电子行业再次对柔性光学导电材料产生巨大的需求,日系厂商受限于人力、设备、产地等限制,重新启动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生产需要时间,中国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生产厂家将实现对日系厂商的进一步进口替代,或将实现弯道超车。
(3)国家政策支持,引导产业持续发展
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国产化和产业化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视和支持。《“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国制造 2025》和《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等系列政策文件均将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功能性薄膜材料的技术研发及量产应用列入重点发展领域。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重点推广智能终端市场,瞄准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无人机、AR/VR设备等智能终端市场。本行业的政策导向、终端应用领域的政策导向及下游产业链优势将引导柔性光学导电材料行业持续稳定发展。
2、不利因素
(1)产业链上游国内企业配套成熟度不高
由于柔性光学导电材料行业上游的光学级PET基膜、涂布液行业以及涂布设备、磁控溅射设备等高精密专业设备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本土企业与业内国际知名公司相比,发展历史较短,在技术积累、产品竞争力、品牌知名度等方面都还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柔性光学导电材料行业国内的上游产业配套成熟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行业的发展。
(2)替代性技术将影响行业发展格局
目前触控显示屏领域多种技术并存,其中因显示屏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液晶显示屏和OL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两种。又因触摸屏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嵌式触摸屏和外挂式触摸屏两种。ITO导电膜所属的技术路径为外挂式触摸屏。近年,在LCD显示屏的技术路线下,内嵌式触摸屏的市场占有率逐渐增大。未来技术路径的变化对行业格局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金属网格、纳米银、石墨烯等应用于大屏幕触摸屏上的潜在替代性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方兴未艾,可能会对ITO导电膜行业产生影响。
(3)下游及终端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压缩本行业利润空间
近年来,在全球产业向国内转移的趋势及政府支持的有利环境下,消费电子产品产能产量迅速增加,并且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频率不断提高。终端市场竞争激烈,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消费电子产品的利润空间。同时,触控模组的产能产量也在迅速增加,为获取客户,部分模组厂商也采取低价策略,挤压了行业利润空间。终端客户及下游客户不断将成本压力向上游供应商转移,受此影响,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生产企业的利润空间存在下行压力。因此,上游厂商需要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同时,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提高良率、提升设备生产效率等有效措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不断开发出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才能保持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YYJ)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