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有利及不利因素浅析 高度契合生态文明建设精神

1、有利因素

1)新能源发电受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家将重点布局一批对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作用强、对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促进作用大、经济指标相对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条件成熟项目开工建设。

 

2)国家对于环保的重视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电力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随着我国传统工业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受到较大污染,当前我国依然存在较大的环保压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能源革命”的战略思想,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新能源发电使用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发电,同时不排放任何污染物,因此其节能减排环境效益明显。相较传统火电拥有节约能源、减排有害气体等显著优势,高度契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我国将继续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3)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有效推动电力下游需求

2021,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83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为1023亿千瓦时,第二产业用电量为56131亿千瓦时,第三产业用电量为14231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为11743亿千瓦时。全社会用电量的增长将进一步带动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4)消纳政策和特高压技术双管齐下,弃风弃光问题明显缓解

我国能源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电力消费中心却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地区。两个区域之间的距离达到两三千公里,形成中西部地区弃风弃光问题严重、中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造成极大资源浪费。

 

5)技术持续进步、成本稳步下降

①风力发电

近年来风电市场容量不断扩充,风机制造技术以及风电场运营技术持续改进,风力发电成本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风电制造技术方面,伴随技术提升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下降,风电机组销售价不断下降,目前基本保持稳定。风电机组装机容量与风轮直径是影响发电效率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新增装机中大容量风机及大直径风轮占比不断提高,发电效率的提升将进一步降低风力发电成本。同时,我国低风速资源丰富,未来开发低风速区风场是我国风电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低风速风机的不断发展将更有效推动我国低风速地区风能的开发利用。

 

随着风电运营水平提升,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断加深(如SCADA 系统的全面使用),风电场运营的人力成本逐渐下降。目前智能监控系统除及时反馈问题给运营维护人员,还可自动处理一些简单机组故障,从而提升了发电机组有效工作时间,使得风电度电成本逐渐下降。未来先进的智能化管理模式将进一步加强风电场的管理及运营效率,运营成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有效提升风电产业的盈利能力。

 

②光伏发电

光伏行业通过技术领跑者等发展模式加速技术成果向市场转化和推广,带动系统效率提升,电池技术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造了晶硅等新型电池技术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建立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发电全产业链,光伏组件产量连续多年全球总产量第一。

 

6)新能源发电享受国家多项税收优惠

我国在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对新能源开发、运营实施税收优惠。国家推行的针对新能源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是在价格及费用分摊和财政支持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经济激励政策,其作用效果最为直接和明显。在所得税方面,符合《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范围,享受自生产经营产生发电收入年度起“三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2、不利因素

1)资源储备与经济发展地域错配

随着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发电上网问题正日益凸显。按照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相关政策,电网企业必须接纳并全额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我国风能资源主要分部在的“三北”地区、东南部沿海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华南山脊地区。太阳能资源主要分部在东北西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和西南中西部。鉴于我国经济发达地域主要存在于东部沿海,资源丰富地区远离负荷中心、且电网建设相对落后。资源储备和经济发展的地域错配导致电能消纳需经过较长距离传输,对电网建设及传输效率提出较高要求。

 

2)现行用地政策制约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

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尤其是集中式光伏项目建设离不开用地政策的支持。虽然国家当前通过各类支持政策对光伏项目用地进行了规范,但光伏项目办理用地审批仍具有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为更好促进新能源利用,提升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效率及合规性,用地政策还需不断完善。

 

3)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对电网稳定性造成挑战

风能及太阳能作为自然资源具有随机性,导致风力发电及光伏发电具有间歇性及不确定性。大规模新能源的并网可能导致电网稳定性被破坏,对电网中电能质量造成较大影响。我国并网技术在直流输电技术、并网方式、智能化控制技术以及调度技术等方面仍需进行不断创新及进步,从而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的安全性及经济性。

 

4)平价上网政策未来可能对新能源发电企业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为积极推动风电、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早日摆脱补贴依赖,探索全面平价上网后的政策措施经验,在前期试点项目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积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补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能源〔201919 号)。推动平价(低价)上网项目并非立即对全部风电、光伏发电新建项目取消补贴。现阶段的无补贴平价(低价)上网项目主要在资源条件优越、消纳市场有保障的地区开展。同时,在目前还无法做到无补贴平价上网的地区,仍继续按照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竞争性配置项目的政策和管理要求组织建设,但是这些项目也要通过竞争大幅降低电价水平以减少度电补贴强度。

 

5)可再生能源补贴滞后

新能源上网电价包括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和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两部分,即发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后,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部分由电网公司直接支付;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部分从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中拨付。

 

近年来,国内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发展迅速,因所有可再生能源的补贴都来自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而基金来源则是工商业用户支付的每度电里包含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鉴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以国家信用为基础,该项收入无法收回的风险极低。但目前国家财政部发放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时间有所滞后,新投产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从投产至实际取得补贴间隔时间较长。若该等情形长期得不到改善,将对企业现金流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对实际的投资效益产生不利影响。(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 累计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我国海上风电行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 累计装机容量快速增长

从累计装机容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呈快速增长。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4331万千瓦,同比增长14.9%。

2025年04月01日
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营收稳增 发电机、变压器等产量持续上升

我国电力设备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营收稳增 发电机、变压器等产量持续上升

从产业链来看,电力设备上游主要为钢材、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仪器仪表、绝缘体、橡胶塑料等原材料及仪器;中游为各类电力设备生产,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容器、电线电缆、断路器、隔电开关等;下游为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光伏发电、核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应用领域。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回升 下游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

我国风力发电行业新增装机容量回升 下游全社会用电量快速增长

累计装机容量来看,2020-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52068万千瓦,同比增长9.7%。

2025年03月24日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放缓 出口装机容量高速增长

我国风电设备行业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放缓 出口装机容量高速增长

从上游来看,风电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组中捕获风能并将其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核心部件。2023年中国风电叶片市场规模约为442亿元,较上年增长19.14%;2024年中国风电叶片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76亿元左右,2025年增至562亿元。

2025年03月07日
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及输送电量均保持增长 相关政策出台明确行业发展方向

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及输送电量均保持增长 相关政策出台明确行业发展方向

从线路长度来看,2019-2024年,我国特高压线路输电长度呈稳步增长。2023年我国特高压线路的输电长度超过4万公里,2024年我国特高压线路的输电长度约为46872公里,同比增长17.2%。

2025年02月10日
【投融资】2024年我国电力装备行业相关投融资事件数量创近七年新高

【投融资】2024年我国电力装备行业相关投融资事件数量创近七年新高

数据显示,我国电力装备行业投融资事件,从2018年的12起增长到2024年17起,2024年我国电力装备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17起,投融资金额为13.7亿元。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