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已从起步探索阶段转向快速发展阶段推荐

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工业互联网是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之一,近些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增加值已经达到了4.46万亿元。而根据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显示,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从起步探索阶段转向快速发展阶段推进,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是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趋势之一,近些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增加值已经达到了4.46万亿元。而根据2023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报告(2023)》显示,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从起步探索阶段转向快速发展阶段推进,产业规模超1.2万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随着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多家企业也进入了赛道近些布局,目前这些企业主要可分为传统制造业厂商、工业软件厂商、ICT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四类,其中工业软件厂商主要有宝信软件、中控技术、用友等企业,这些企业已有成熟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和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平台进行延申。

随着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多家企业也进入了赛道近些布局,目前这些企业主要可分为传统制造业厂商、工业软件厂商、ICT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四类,其中工业软件厂商主要有宝信软件、中控技术、用友等企业,这些企业已有成熟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和经验,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平台进行延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投融资事件和金额达到顶峰,分别为89起、141.53亿元;2021年之后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逐年下降,到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60起,投融资金额为37.34亿元。2024年1-3月23日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已发生1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4亿元。

从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投融资事件和金额达到顶峰,分别为89起、141.53亿元;2021年之后投融资事件和投融资金额逐年下降,到2023年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发生投融资事件60起,投融资金额为37.34亿元。2024年1-3月23日我国工业互联网行业已发生15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2.84亿元。

资料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为了促进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国及部分省市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

我国及部分省市工业互联网行业相关政策

层级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国家级 2023年7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 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科技攻关,牵头承担工业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基因和细胞医疗、新型储能等领域的攻关任务。
国家级 2023年1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 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推动工业互联网与重点产业链“链网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和平台作用,支持构建数据驱动、精准匹配、可信交互的产业链协作模式,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产品溯源等应用,建设智慧产业链供应链。
国家级 2024年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
国家级 2024年2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探索形成技术先进、商业可行的应用模式,形成产业增长新动能。
省级 2023 年9月 河北省 关于促进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健全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搭建一批企业、行业、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应用。
省级 2023年9月 云南省 云南省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推进“5G+工业互联网”建设应用,引导中小企业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业务系统向云 端迁移,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
省级 2023年12月 四川省 四川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行动方案 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实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推进标识解析在农业农村各领域广泛应用。
省级 2023年12月 上海市 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面向政府和公共服务、数据流通、跨境贸易、航运物流、供应链金融、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打造一批区块链标杆示范场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工业互联网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未来投资分析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我国具身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细分市场机器人占比最大

产业链来看,我国具身智能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软硬件供应,主要包括芯片、控制器、电机、通信模组、能源管理、AI算法、云服务等;中游为具身智能产品制造,主要包括各类机器人、自动驾驶载具;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及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地方政府主导建设项目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算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1014亿元,同比增长15.4%。

2025年03月18日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数据存储、分析及加工为三大主要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近三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市场规模呈快速增长。2023年中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为1332亿元,较上年增长26.48%;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62亿元。

2025年03月13日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我国神经网络行业应用场景拓展及产业链协同发展潜力巨大 下游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神经网络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基础层,包括基础硬件和基础软件与算法,基础硬件包括半导体材料、芯片制造、传感器,基础软件与算法包括操作系统、算法、数据存储等;中游为技术层,包括AI芯片、类脑芯片、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开发平台、数据标注、数据清洗与预处理;下游为应用层,包括智慧交通、工业制造、医疗领域、金融行业

2025年02月27日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我国云计算行业:现代科技服务业企业数量最多 2024年已披露融资额创新高达1756.92亿元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模式,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资源(包括硬件、软件、存储等)以服务的形式提供给用户使用。主要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2025年02月25日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我国生成式AI行业:20-29岁用户使用比例最高 北京生成式AI服务已备案数量最多

从应用场景来看,超60%的受访者曾经使用生成式AI应用来生成文本或图片、查询资料或搜索信息;超50%的受访者使用生成式AI应用进行语言翻译、处理数据。

2025年02月21日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受政策支持行业企业数量将继续增长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

2025年02月15日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投融资】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资本市场逐年降温 A轮和天使轮融资事件占比较多

2024年我国金融信息化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34起,其中12月份发生的投资数量为12起;投资金额最高的为5月份,投资金额为6.34亿元。

2025年02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