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激光医疗已成现代医学重要分支 行业利好政策及企业项目规划不断

激光医疗是专门用激光技术来研究、诊断和治疗疾病,主要是用不同波段的激光与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生物效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得益于激光技术的优势,激光医疗具有应用范围广、精确度高、见效快、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等特点,且由于精准安全的特性,激光医疗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并逐渐发展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

得益于激光技术的优势,激光医疗具有应用范围广、精确度高、见效快、安全可靠、副作用小等特点,且由于精准安全的特性,激光医疗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且疗效显著的治疗手段,并逐渐发展为现代医学的重要分支。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细分领来看,2022年皮肤类仍然是激光医疗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比超过37%,其次是泌尿外科、口腔耳鼻喉、医疗制造领域,这三个细分领域占比均为17%。

细分领来看,2022年皮肤类仍然是激光医疗设备的主要应用领域,占比超过37%,其次是泌尿外科、口腔耳鼻喉、医疗制造领域,这三个细分领域占比均为17%。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激光医疗行业为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国家对于医疗器械、先进智能制造等行业的支持政策的陆续出台,行业在规范和指导中有序发展。国家层面激光医疗行业政策汇总如下:

我国激光医疗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 相关内容 政策性质
2022-10 商务部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 119.光学纤维及制品生产:传像束及激光医疗光纤、超二代和三代微通道板、光学纤维面板、倒像器及玻璃光锥;232,钦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类产品的研发、生产。 指导类
2022-09 人民银行 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 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货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货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 支持类
2021-11 工信部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在医疗领域,到2035年的目标是建立激光医疗体系评价标准,完善医疗激光器以及整个激光产业生态环境;针对重大医学应用,掌握激光器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并产业化,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形成国际竞争力,拥有世界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 指导类
2021-08 国务院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 中央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要优化和完善内部管理规定,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对科研急富的设备和耗材采用特事特办、随到随办的采购机制,可不进行招标投标程序。 规范类
2021-02 工信部 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重点发展高速光通信芯片、高速高精度光探测器、高速直调和外调制激光器、高速调制器芯片、高功率激光器等。 指导类
2020-03 工信部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明确将犯D打印和激光制造列入要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的领域,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 支持类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代表性企业发展规划来看,截至2023年12月激光医疗产业代表性企业投资动向/物业布局如下:

我国激光医疗行业企业发展规划

企业 时间 投资动向/业务布局
科韵激光 2022-03 科韵激光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TCL创投领投,并由乾融控股以及苏州韵兴创投联合跟投。
国志激光 2022-02 国志激光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由创新工场领投、老股东成为资本继续加码。此外,国志激光背后的投资机构还包括深圳高新投、深圳人才基金、国隆资本、深圳市中小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乾道基金等。
度亘激光 2021-11 度亘激光宣布完成C轮4亿元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传化基金与航天京开联合领投,中金传合基金、中金启江基金、南京金体、深圳高新投、东证直投、钲和基金等十余家知名投资机构参与本轮融资。
密尔医疗 2023-06 密尔医疗完成数千万人民币 Pre-A轮融资,由亦庄资本领投,瑞奕资本跟投,天使轮老股东东方富海、行业战略投资方莱凯医疗本轮超额追加投资。
蓝极医疗 2021-11 世界首台30W蓝激光手术设备研制成功并投入临床使用。西安交大一附院与西安蓝极医疗联合研发的世界首台输出功率30W蓝激光手术设备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投入临床使用。
复旦张江 2023-06 2023年6月30日,泰州复旦张江IⅡ期医药生产基地举行ADC项目试生产启动仪式,产能预计可达年产80万支ADC药物,标志着该公司抗体偶联药物产能逐步形成,为其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奠定基础,也意味着该公司将迎来"光动力+ADC"双轮驱动的新时代。
德龙激光 2023 2023年正式推出光纤激光器系列,包括全光纤飞秒激光器、QCW光纤激光器、MOPA光纤激光器等。随着新签订单好转,公司推出新品、推动量产的进度良好,将推动公司未来稳步持续健康发展。
奇致激光 2015-7 2015年7月24日,武汉奇致激光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中国首家成功上市的医疗激光企业。
深圳GSD 2008年 2008年,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进驻奥运村为北京奥运会运动员提供美容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激光医疗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2023年出口额出现小幅回落 日本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我国中药饮片行业:2023年出口额出现小幅回落 日本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从出口量来看,在2021年到2022年我国中药材及饮片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出口额出现小幅回落,原因主要是在前期激增后的基数较大,持续动力稍显不足。2023年我国中药及饮片出口数量为23.8万吨,同比下降4.8%;出口金额为13.2亿美元,同比下降5.7%。

2024年06月26日
我国连锁药店行业: 中游多家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扩大规模

我国连锁药店行业: 中游多家企业通过横向并购扩大规模

连锁药店是将有着共同经营理念,服务规范和完整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体药店,在一个连锁总部的统一管理下以统一进货或授权加盟等多种方式连接起来,实现统一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经营管理,即把独立的,分散的药店联合起来,形成覆盖面更广地规模进行经营。连锁药店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2024年06月24日
我国光电类医疗设备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相关政策出台为市场发展注入巨大动力

我国光电类医疗设备行业整体壁垒较高 相关政策出台为市场发展注入巨大动力

光电类医疗设备是指利用光学和电子技术相结合的医疗设备,通过光学传感器、激光技术、图像处理等技术,对人体进行检测、诊断或治疗。这类设备在医学影像、照明、激光治疗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06月19日
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已赶超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已赶超全球平均水平

手术机器人是一种精密的医疗设备,借助微创伤手术及相关基础技术的发展而发明。主要可分为腹腔镜机器人、骨科机器人、经自然腔道机器人、泛血管机器人、经皮穿刺机器人等。

2024年06月18日
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行业:需求推动下市场逐年增长 临床阶段市场占比最高

医药研发外包服务(CRO)行业:需求推动下市场逐年增长 临床阶段市场占比最高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1年我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行业投融资事件及金额一直为增长趋势,在2021年之后开始下降,到2023年我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发生投融资事件24起,投融资金额为23.3亿元;2024年1-6月14日我国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发生投融资事件13起,投融资金额为6.49亿元。

2024年06月17日
激光医疗已成现代医学重要分支 行业利好政策及企业项目规划不断

激光医疗已成现代医学重要分支 行业利好政策及企业项目规划不断

激光医疗是专门用激光技术来研究、诊断和治疗疾病,主要是用不同波段的激光与人体器官组织发生生物效应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4年06月17日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政策环境长期向好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我国医疗机器人行业政策环境长期向好 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随着技术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长,机器人在医疗行业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数据显示,在2022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97.1亿元,同比增长21.98%;预计到2025年我国医疗机器人市场规模约为168亿元。

2024年06月15日
我国分子诊断行业:PCR为最大细分市场 2024年投融资市场热度回升明显

我国分子诊断行业:PCR为最大细分市场 2024年投融资市场热度回升明显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2年我国分子诊断投融资金额达到顶峰,在此之后开始下降,到2023年我国分子诊断发生2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3亿元;2024年1-6月12日我国分子诊断行业发生3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4.4亿元,已经超过2023年。

2024年06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