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产量及消费量逐年增长 自给率提升至72%

化工新材料,指的是在化学工业生产中研制、生产出来的新型材料,它们多数是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合成出来的材料。

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合成树脂、粘合剂、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涂料和颜料、高效催化剂、抗蚀性材料等多个领域。从产品类别来看,化工新材料主要包括新领域的高端化工产品、传统化工材料的高端品种和二次加工后生产的高性能材料三大类。具体分类如下:

化工新材料的分类

分类 类别
狭义分类 狭义的化工新材料主要指先进高分子材料:1、高端聚烯经;2、工程塑料;3、聚氨酯材料;4、氟硅树脂;5、特种橡胶和热塑性弹性体;6、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7、功能性膜材料。
广义分类 广义的化工新材料在上述分类的基础上还包括:1、电子化学品;2、新能源材料;3、特种涂料;4、特种胶粘剂;5、特种助剂;6、无机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气凝胶等);7、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量来看,2018-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规模逐年增长。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能超过4500万吨,产量超过3100万吨。

从产量来看,2018-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产量规模逐年增长。2022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能超过4500万吨,产量超过3100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消费量来看,2018-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逐年上升。2021年,中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较上年增长约10%; 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超过4300万吨。

消费量来看,2018-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逐年上升。2021年,中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较上年增长约10%; 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消费量超过4300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自给率来看,2018-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不断提升。2022年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将进一步提高至72%。

自给率来看,2018-2022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自给率不断提升。2022年化工新材料自给率将进一步提高至7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为了推进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我国发布了一系列相关化工新材料行业的相关政策,比如2023年发布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发布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3年2月 国务院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推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鼓励企业加强质量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进质量设计、试验检测、可靠性工程等先进质量技术的研发应用。
2022年11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结构布局合理、绿色安全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格局,高端产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自立自强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9月 国务院 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深入推进化工园区整治提升,鼓励企业减油增化,延伸石化产业链,提高化工新材料保障能力。扎实推进裕龙岛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严格落实产能置换指标,稳妥推动后续地炼产能整合。
2022年3月 科技部等六部门 “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研究火电、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金属、交通等行业深度脱碳技术和数字化与低碳化协同的分布式能源系统支撑技术;开展重点工业、交通、建筑部门近零排放/净零排放示范工程,典型区域碳中和技术集成示范工程,建立示范工程的碳排放和碳减排评估技术方法及相关数据库;研究甲烷、氢氟碳化物、氮氧化物等排放监测与减排替代技术和产品。
2021年11月 国务院 “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 全面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价认证,推动能源、钢铁、焦化、建材、有色金属、右化化工、印染、造纸、化学原料药、电镀、农副食品加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重点行业“一行一策”绿色转型升级,加快存量企业及园区实施节能、节水、节材、减污降碳等系统性清洁生产改造。
2021年11月 工信部等四部门 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 加快实施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轻工、纺织等行亚绿色化改造。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钢铁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建材与新能源汽车生产应用、老旧船舶电动化改造、绿色产品推广等方面的金融产品。
2021年3月 全国人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自标纲要 加快化工、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改造升级,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卖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产量及消费量逐年增长 自给率提升至72%

我国化工新材料行业产量及消费量逐年增长 自给率提升至72%

化工新材料的研究和应用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合成树脂、粘合剂、高分子材料、生物材料、涂料和颜料、高效催化剂、抗蚀性材料等多个领域。从产品类别来看,化工新材料主要包括新领域的高端化工产品、传统化工材料的高端品种和二次加工后生产的高性能材料三大类。

2024年07月01日
我国加氢站数量逐年增长 已位居全球第一 综合能源站类型占比最高

我国加氢站数量逐年增长 已位居全球第一 综合能源站类型占比最高

近些来我国加氢站建设加快,数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407座,较2022年年底增长了31.29%。截至2024年3月,加氢站累计建成数量达到430座,位居全球第一。

2024年06月22日
我国新能源行业:发电装机容量、消费量均逐年上升 光伏发电占比最大

我国新能源行业:发电装机容量、消费量均逐年上升 光伏发电占比最大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可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含了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地说,常规能源是指技术上比较成熟且已被大规模利用的能源,而新能源则通常是指尚未大规模利用、正在积极研究开发的能源。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

2024年06月20日
固态电池行业:各企业技术突破消息不断 市场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固态电池行业:各企业技术突破消息不断 市场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固态电池产业链上游为基础材料及设备,包括原材料矿产、电芯材料和生产设备;中游为电池包加工制备,包括电池封装、电池管理系统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包括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储能、eVTOL等,除了新能源汽车外,eVTOL产业是固态电池发展很重要的一个新增驱动力。

2024年06月06日
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即将突破百亿规模 行业发展得到相关政策高度关注

我国3D打印材料市场即将突破百亿规模 行业发展得到相关政策高度关注

3D打印材料是指用于3D打印技术中的原材料,也是实现3D打印的关键要素之一。随着3D打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3D打印材料的种类也日益丰富和多样化。目前常见的3D打印材料主要包括塑料、金属、陶瓷和生物材料等。

2024年06月05日
储能电池行业: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占比超80% 其中宁德时代产量排名第一

储能电池行业: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占比超80% 其中宁德时代产量排名第一

储能电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储能技术,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近些年储能电池产量增长。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产量为224.2Wh,同比增长41.2%;我国储能电池产量185GWh,占全球出货量的82.5%。

2024年06月04日
我国铝土矿行业高度依赖2023年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2.9%

我国铝土矿行业高度依赖2023年进口规模创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2.9%

我国铝土矿进口依赖较大,数据显示,从2021年到2023年我国铝土矿进口规模一直为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铝土矿进口规模为14138万吨,同比增长12.9%,创历史新高。其中从几内亚进口最多,为9913万吨,同比增长增长40.9%,其次是澳大利亚,进口3456万吨;第三是印尼,进口183万吨,同比下降90.4%。

2024年05月29日
我国镍氢电池行业:2023年出口数量及金额下降 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我国镍氢电池行业:2023年出口数量及金额下降 美国为主要出口目的地

从出口情况来看,在2021年到2023年我国镍氢蓄电池出口数量为下降趋势,到2023年官网我国镍氢蓄电池出口数量为3.45亿个,同比减少7.8%。出口金额方面,2022年我国镍氢蓄电池出口金额达到顶峰,2023年出口金额下降,出口金额为3.5亿美元,同比减少34.6%。

2024年05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