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芯片设计行业:消费类芯片销售占比最高 资本市场趋于冷静

芯片设计又被称为电路设计,是指以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目标的设计流程。

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芯片需求增长,加上政策付芯片行业支持,带动了我国芯片设计市场规模的增长。从销售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芯片设计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芯片设计销售规模达到了5774亿元,同比增长8.0%。

当前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发展对芯片需求增长,加上政策付芯片行业支持,带动了我国芯片设计市场规模的增长。从销售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芯片设计销售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芯片设计销售规模达到了5774亿元,同比增长8.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品销售情况来看,在2023年我国芯片设计产品销售中占比最高的为消费类芯片,占比为44.5%;其次为通信类芯片,占比为18.8%;第三是模拟类芯片,占比为12.8%。

从产品销售情况来看,在2023年我国芯片设计产品销售中占比最高的为消费类芯片,占比为44.5%;其次为通信类芯片,占比为18.8%;第三是模拟类芯片,占比为12.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7年到2024年我国芯片设计行业投融资事件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芯片设计行业发生237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318.69亿元。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17年到2024年我国芯片设计行业投融资事件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芯片设计行业发生237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318.69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整理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芯片设计行业共发生了237起投融资事件,其中发生投融资事件最高的月份为1月,发生30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最高的为2月,投融资金额为60.91亿元。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芯片设计行业共发生了237起投融资事件,其中发生投融资事件最高的月份为1月,发生30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最高的为2月,投融资金额为60.91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为推动芯片设计行业的发展,我国及部分省市发布了多项行业政策,如202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提出鼓励芯片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完成不少于3款芯片研发并推进产业化。组织开展5G RedCap芯片的协议一致性和网络兼容性测试,不断提升芯片性能。

我国及部分省市芯片设计行业相关政策

层级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国家级 2024年3月 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部门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健全产业基础标准体系。制修订精密减速器、高端轴承、车规级汽车芯片等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共性技术标准,推动解决产品高性能、高可靠性、长寿命等关键问题。
国家级 2024年3月 国家知识产权局 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4) 聚焦数字化、绿色化发展,开展人工智能、高端芯片、量子信息等关键数字技术及绿色技术专利统计分析,发布2024年中英文版全球绿色低碳技术专利统计分析报告。
国家级 2024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开展2024年度5G轻量化(RedCap)贯通行动的通知 鼓励芯片企业加强技术攻关,完成不少于3款芯片研发并推进产业化。组织开展5G RedCap芯片的协议一致性和网络兼容性测试,不断提升芯片性能。
国家级 2024年8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 鼓励芯片、模组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
省级 2024年5月 广东省 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 建立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建设适配芯片的开发生态,面向家电家居、安防监控、医疗设备等,加大高性能、低功耗的端侧芯片开发生产。鼓励企业通过集成处理器、射频通信、智能传感器、存储器等,推进通信、显示、音频等模组研发。培育芯片创新发展生态,探索存算一体、类脑计算、芯粒、指令集等芯片研发与应用,推动面向云端和终端的芯片应用,推广高性能云端智能服务器。到2027年,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初步建成。
省级 2024年7月 天津市 天津市算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 提升关键技术创新能力。聚焦突破“卡脖子”技术,支持企业加快人工智能(AI)芯片布局,推进国产化中央处理器(CPU)、深度计算处理器(DCU)、数据处理器(DPU)、神经网络处理器(NPU)等算力核心芯片技术路线整合和产品迭代。
省级 2024年9月 上海市 上海高质量推进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建设行动方案 推进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聚焦信创发展趋势,支持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金融领域信息技术创新生态体系,持续提升金融关键软硬件国产化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芯片设计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传感器行业应用拓展带动市场扩容 2025年截至4月6日已发生39起投融资事件

我国传感器行业应用拓展带动市场扩容 2025年截至4月6日已发生39起投融资事件

具体从我国传感器行业整体投融资情况来看,2018年到2024年我国传感器行业投融资事件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4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发生112其投融资事件,相较于203年投融资事件有所回升,而投融资金额则持续下降,投融资金额为75.4亿元。2025年1-4月6日我国传感器行业发生39起,投融资金额为22.78亿元。

2025年04月08日
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TFT-LCD显示驱动芯片为最大细分市场

我国显示驱动芯片行业需求量稳步增长 TFT-LCD显示驱动芯片为最大细分市场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达到约445亿元,同比增长6.93%;2025年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463亿元。

2025年04月04日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我国新型显示行业:OLED面板出货量较高速增长 Mini LED直显规模有望回升

产业链来看,我国新型显示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显示材料及设备,包括液晶材料、玻璃基板、偏光片等核心材料,刻蚀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真空镀膜设备等制造设备,显示驱动IC、PCB等关键配件;中游为面板制造及模组组装,面板制造包括OLED、AMOLED、Mini/Micro LED、LCD面板等,模组组装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源、触控模

2025年03月29日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进出口数量及金额均有所回升

从销售规模来看,2019-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行业销售规模为12276.9亿元,同比增长2.3%;2024年销售规模将达到12890.7亿元。

2025年03月26日
我国CPU散热器行业:CPU需求升级带动散热器市场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创下新高

我国CPU散热器行业:CPU需求升级带动散热器市场增长 2024年资本市场热度创下新高

随着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物联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对CPU需求也不断提升,而也带动了CPU行业市场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到2023年我国CPU行业市场规模从1505.74亿元增长到了2160.32亿元,连续五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5年03月25日
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比最大

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细分市场占比最大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宏观经济和需求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增速有所放缓。2024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达到16.69万亿元,同比增长5%;2025年我国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7.53万亿元。

2025年03月17日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呈现回升迹象 AI热潮下2025年行业营收及出货有望向好

2024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出货呈现回升迹象 AI热潮下2025年行业营收及出货有望向好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市场规模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3年全球半导体规模市场规模为121亿美元,同比下降12.3%。

2025年03月17日
XR行业:全球出货量整体下行 但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

XR行业:全球出货量整体下行 但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

从出货量来看,在2021年之后全球XR设备出货量整体下行,到2024年全球XR出货量约为731万台,同比下降10.3%。其中VR/MR出货量逐年下降,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为652.8万台,同比下降13.9%;而AR出货量则逐年上升,到2024年全球出货量为78.2万台,同比增长36.8%。

2025年03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