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控制器是内置于电子设备中的一种计算机控制单元,通过接口获取设备工作状态、命令执行结果以及环境数据等信息,执行内部控制程序,并输出控制信号来控制设备,实现对被控设备参数(如温度、运动、光照等)的自动控制。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智能控制器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早起进入智能控制器的专业厂商规模较小,大部分以小家电厂商为主要客户,行业处于起步初期,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到2001年之后,家电产品由传统的机械运行模式逐步转变为单体智能控制模式,智能控制器下游的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高速发展,厂商的研发水平不断提升,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自2011年起,家电制造行业进入了由单体智能家电向互联智能家电的转变阶段,下游应用场景的扩张和升级带动了智能控制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智能控制器进入智能化升级的发展阶段,下游的消费市场也在持续扩容。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19-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达到3.43万亿元,五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2.75%;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将达3.87万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注册量来看,2023年我国智能控制器企业注册数量最高,达3.77万家,同比增长38.5%。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内部竞争的加剧,预计未来智能控制器行业的企业数量还将继续增长。2024年,我国智能控制器企业注册将超4万家。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我国政府推出许多相关政策促进智能控制器行业的发展,如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要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造等模式,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等发展。
我国智能控制器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4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 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里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教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材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i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重点推动装备制造业更新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和柔性生产单元电子信息制造业推进电子产品专用智能制适装备写自动化装配线集成应用:原材料制适亚加快无人运输车辆等新型智能装备部著应用:推进催化裂化、冶炼等重大工艺装备智能化改适升级;消羡品制适业推广面尚柔性生产、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智能装备。 |
2024年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 |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裹的实施意见 | 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碱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广柔性制造、共享制适等模式,推动工北互联网、工亚元宇宙等发展。 |
2023年8月 | 工信、财政部 | 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 加快信息技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加强Micro-LED、印刷显示等前瞻性产业布局。面向个人计算、新型显示、VR/AR 、5G通信、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推动电子材料、电子专用设备和电子测里仅器技术攻关,研究建立电子材料产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发挥好集成电路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国家新材料测试评价平台电子材料行业中心等公共服务功能。 |
2023年7月 | 商务部等13部门 | 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 创新培育智能消费。支持企业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智能家电、智能安防、智能照明、智能睡眠、智能康养、智能影音示等家居产品研发。发挥消费平台天数据作用,支持企业并展家居产品反向定制、个性化设计和柔性化生产。促进智能家居设备互联写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推动单品智能向全屋智能发展。 |
2023年6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 | 制造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 重点提升电子整机装备用_SoC/MCU/GPU等高端通用芯片、氮化家/碳化硅等宽禁带半导体功军器件、精密光学元器件、光通信器件、新型敏感元件及传感器、高适应性传感器模组、北斗芯片与器阵、片式阻答感元件、高速连接器、高端射频器件、高端机电元器件、LE`芯片等电子元器件的司靠性水平。 |
2023年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 | 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 推动新型半导体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发展绿色照明、健康照明。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