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芯片是嵌入式系统中的一类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的控制单元及其他电子设备中。它们通过处理器及各类电路,负责调控汽车的多项功能,确保汽车在复杂多变的驾驶环境下能够高效、稳定且安全地工作。
产业链来看,我国汽车芯片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半导体材料、晶圆制造和半导体设备;中游为汽车芯片制造,根据实现功能的不同,汽车芯片包括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功率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等多个类别;下游为车载系统及整车制造,涉及车联网、汽车座舱、HUD、中控仪表、智能汽车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分析
1. 光刻胶
我国光刻胶产业链逐步完善,且随着下游需求的逐渐扩大,光刻胶市场规模显著增长。2024年我国光刻胶市场规模约为114.4亿元,同比增长4.76%;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19.8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半导体设备
半导体设备主要包括光刻机、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离子注入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等。2024年中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约为2230亿元,同比增长1.8%;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30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分析
1.市场规模
从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汽车芯片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达905.4亿元,同比增长6.52%;2025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有望达950.7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市场结构
从市场结构来看,我国汽车芯片主要分为控制类、传感器类、功率半导体类等。其中,控制类芯片、传感器芯片规模占比较高,分别为27.1%、23.5%;其次,功率半导体在汽车芯片占比为12.3%。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分析
1.汽车电子
从细分产品来看,我国汽车电子行业中动力控制系统市场占比最大,占比28.7%;其次是底盘与安全控制系统,占比26.7%;车身电子占22.8%,车载电子占比21.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汽车产业
2020-2024年我国汽车行业产销量均呈增长态势。2025年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
数据来源:中汽协、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