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机器人是通过清晰的成像系统和灵活的机械臂,以微创的手术形式,协助医生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完成术中定位、切断、穿刺、止血、缝合等操作。手术机器人可分为骨科手术机器人、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血管介入治疗机器人和内窥镜手术机器人。
手术机器人类别
类别 | 相关介绍 |
骨科手术机器人 | 主要用于高精度定位,辅助医生完成脊柱、关节等手术中植入物或手术器械的定位。其主要技术为:手术计划与控制软件、光学跟踪系统、主控台车和导航定位等。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 主要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过程对手术器械进行空间定位和定向。主要技术有:手术规划软件、导航定位系统、机器人辅助设备定位、操作系统等。 |
血管介入治疗机器人 | 表现为导管推进系统准确,能稳定完成手术动作,导航系统帮助医生掌握导管与血管壁的相互作用。其主要技术有:图像导航系统、操作装置与定位机械臂、力反馈系统等。 |
内窥镜手术机器人 | 作用是通过主操控制台、机械臂系统和高清摄像系统辅助医生精准完成微创腹腔镜手术。其主要技术包括:三维高清手术视觉系统、仿真机械手、运动控制技术等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4年我国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约95.9亿元,同比增长33.8%。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投融资来看,2024年中国手术机器人已披露投资事件共35起,已披露融资金额约37.11亿元;2025年1-3月手术机器人已披露投资事件共9起,已披露融资金额约6.62亿元。
数据来源:IT桔子、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行业发展与创新,如2025年3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提出加强相关产品分类和命名指导,为高端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提供支持。制定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的分类指导原则,形成医用机器人命名专家共识。
我国手术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5年3月 | 国家药监局 | 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 | 加强相关产品分类和命名指导,为高端医疗器械注册申报提供支持。制定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医用机器人的分类指导原则,形成医用机器人命名专家共识。 |
2024年3月 | 市场监管总局等十八部门 |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 | 推进医用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医疗器械标准研制,健全高端医疗器械标准体系 |
2023年7月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 | 关于调整部分医疗器械进口关税的公告 | 自2023年7月1日起,37类医疗器械产品〈含手术机器人)实行进口零关税,降低市场准入成本,促进国际技术交流。 |
2023年6月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 | 推广手术机器人、手术导航定位等智能医疗设备的临床应用,推动疾病诊疗与康复的智能化铺助系统建设。 |
2023年4月 |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 | 腹腔内窥镜手术系统技术审评要点(征求意见稿) | 在医院综合实力方面,改为"外科综合实力强,相关专业开展腔镜手术时间不少于3年”。上一版是“综合实力处于省内领先地位,相关专科开展腔镜手术时间5年以上。 |
2023年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 |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 鼓励医院使用机器人实施精准微创手术,建设标准化手术室,制定临床应用规范,推动机器人在院前、院内、院后全流程应用。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手术机器人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