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证监会 2012 年修订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 C39)。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归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的“其他计算机制造”(代码:C3919)。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归属于“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下的“其他计算机制造”(代码:0460)。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 23 号),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业务属于“1.1.2 新型计算机及信息终端设备制造-3919 其他计算机制造-汽车电子设备”。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2021年4月修订)》, 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电子信息”领域。
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汽车电子产品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调查与发展战略评估》,目前,汽车电子行业遵循市场调节管理机制,采用政府宏观调控以及行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监管体制。
汽车电子行业主管部门包括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科技部和国防科工局。上述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管理职责和内容具体如下:
主要管理职责和内容
主管部门 |
主要管理职责和内容 |
国家发改 委 |
综合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进行总量平衡,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的宏观调控部门。 |
工信部 |
负责工业行业和信息化产业的监督管理,组织制订行业的产业政策、产业规划,组织制订行业的技术政策、技术体制和技术标准,并对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
交通部 |
规划、协调全国交通运输体系,拟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水路、民航等行业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指导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
科技部 |
负责研究提出科技发展的宏观战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研究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确定科技发展的重大布局和优先领域,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等工作。 |
国防科工 局 |
是中国政府负责管理国防科技工业的行政管理机关,负责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电子等领域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重大事项的组织协调和军工核心能力建设。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行业的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要管理职责和内容具体如下:
自律组织 |
主要管理职责和内容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
提供产业及市场研究、技术标准制订、产品质量监督、信息服务、咨询服务与项目论证、贸易争端调查与协调、行业自律、专业培训、国际交流和会展服务等方面的行业支持,并在政府部门和企业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大力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涉及智能制造、传统汽车领域产业升级的有关政策,为智能驾驶及智能网联等电子产品行业所在的汽车电子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行业主营业务发展面临广阔的市场机遇。目前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文件如下:
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
发布机构 |
法律法规及政策 |
主要内容 |
发布时间 |
工信部 |
《关于加强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工作的通知》 |
相关企业应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建立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按照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标准要求,加强汽车、网络、平台、数据等安全保护,监测、防范、及时处置网络安全风险和威胁,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状态,保障车联网安全稳定运行。 |
2021 年 9月 |
工信部 |
《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 |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生产企业应加强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能力与汽车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规范汽车产品在线升级行为,保障汽车产品在线升级的安全性,未经审批,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严格履行信息告知义务,加强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及自动驾驶功能产品安全管理安全,确保具有组合驾驶辅助功能和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符合相应要求;确保汽车产品提供安全可靠的时空信息服务。 |
2021 年 8月 |
交通部、科技部 |
《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 |
攻克交通运输关键核心技术,重点突破交通装备动力、感知、控制等核心零部件共性关键技术,提升专业软件自主可控能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融合发展,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新一代无线通信、北斗导航、卫星通信、高分遥感卫星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促进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加快应用;加快新一代轨道交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高技术船舶、航空装备、现代物流装备等自主研发及产业化。 |
2021 年 8月 |
工信部 |
《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指南(试行)》(征求意见稿) |
具备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产品在线升级以及智能网联产品管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应满足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升级等方面的功能与规范要求。 |
2021 年 4月 |
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
2021 年 3月 |
交通部 |
《关于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应用的指导意见》 |
到 2025 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积极进展,道路基础设施智能化、车路协同等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测试验证取得重要突破;出台一批自动驾驶方面的基础性、关键性标准;建成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测试基地和先导应用示范工程,在部分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业化落地。 |
2020 年 12月 |
国务院 |
《新能源汽车产业 发 展 规 划(2021-2035 年)》 |
2025 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 20%,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
2020 年 11月 |
国务院 |
《2020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
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
2020 年 5月 |
工信部 |
《2020 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 |
2020 年形成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并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及实施评估机制。 |
2020 年 4月 |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一部委 |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 |
到 2025 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技术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在 2035 到 2050 年,中国标准智能体系全面建成、更加完。 |
2020 年 2月 |
交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九部委 |
《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 |
到 2025 年,部分沿海集装箱枢纽港初步形成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港车协同的智能化系统。到 2035 年,集装箱枢纽港基本建成智能化系统 |
2019 年 11月 |
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 2 部分:牵引车辆与挂 车》 |
2020 年 9 月 1 日起,牵引车辆应具备车道偏离报警功能和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功能;2021 年 5 月 1 日起,最高车速大于或等于 90km/h 的牵引车辆应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
2019 年 3月 |
国家发改委 |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 |
完善汽车产业投资项目准入标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市场主体投资行为,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投向。严格控制新增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着力构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体系;聚焦汽车产业发展重点,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节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先进制造装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汽车零再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和产业化。 |
2018 年 12月 |
工信部 |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
以网络通信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和汽车制造技术融合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我国网络通信产业的技术优势、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优势和汽车产业的规模优势,推动优化政策环境,加强跨行业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夯实产业基础, 形成深度融合、创新活跃、安全可信、竞争力强的车联网产业新生态。 |
2018 年 12月 |
全国道路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 第 1 部分:载货汽车》 |
2020 年 9 月 1 日起,总质量大于 18000kg 且最高车速大于90km/h 的载货汽车,应具备车道偏离报警功能和车辆前向碰撞预警功能;2021 年 5 月 10 日起,总质量大于或等于12000kg 且最高车速大于 90km/h 的载货汽车,应安装自动紧急制动系统。 |
2018 年 4月 |
工信部、国家标准委 |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 |
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以满足研发、测试、示范、运行等需求推动汽车技术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电子、信息通信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 |
2017 年 12月 |
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 |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
力争经过十年持续努力,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创新体系不断完善,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动力系统、高效传动系统、汽车电子等节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核心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全产业链实现安全可控。突破车用传感器、车载芯片等先进汽车电子以及轻量化新材料、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链短板,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形成从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产业体系。 |
2017年4 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 |
《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
完善长途客运车辆、旅游客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制造标准,提高安全性能,强制安装智能视频监控报警、防碰撞和整车整船安全运行监管技术装备,对已运行的要加快安全技术装备改造升级。 |
2016年12月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 2025》 |
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同国际先进水平接轨。 |
2015年5 月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C)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