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追求口感新颖和健康营养的产品是未来消费趋势。很多国外食品饮料陆续登陆我国市场,企业的研发思路也在不断扩展,饮料品类呈现多元化发展和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人们已不再将饮料简单地定位于解渴的功能,消费者更倾向于天然、低糖、健康型饮料。
免疫力、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纯天然原材料、通过最高安全标准等成为大众选择产品的标准。目前,单纯宣称已不够用,日臻成熟的当下,消费者会查看配料表以确认天然成分。由于生活、工作和消费等方式的改变,健康已成为生活的中心主题。而疫情后,肥胖、焦虑、睡眠、精神健康等问题亟待解决。在疫情这场危机中,未来还充满很多不确定性。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15)和《饮料通则》(GB/T 10789-2015)中均规定饮料(饮品)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用水冲调饮用的,乙醇含量不超过质量分数为0.5%的制品。
另外,《饮料通则》(GB/T 10789-2015)中还规定饮料也可为饮料浓浆或固体形态。饮料浓浆是指以食品原辅料和(或)食品添加剂为基础,经加工制成的,按一定比例用水稀释或稀释后加入二氧化碳方可饮用的制品。并对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汽水)、特殊用途饮料、风味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植物饮料、固体饮料等细分类别进行规定。
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加重视,出台的政策法规也有鼓励行业发展转变为引导行业规范有序发展,建立食品安全标准和检测评估工作体系,对食品安全问题、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无证经营等问题严格监管,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秩序,使我国饮料行业不断向高质量、安全化方向发展。
我国饮料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实施时间 |
法律法规名称 |
颁布单位 |
文号 |
2020年 |
《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总局令第24号 |
201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19年修订) |
国务院 |
国务院令第721号 |
2019年 |
《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
总局令第15号 |
201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18修正)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主席令第22号 |
201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主席令第22号 |
201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2018年修订)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主席令第22号 |
2018年 |
《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2018年版)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食药监办食监三〔2018〕14号 |
2017年 |
《饮料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年版)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总局公告2017年第166号 |
2017年 |
《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总局公告2017年第39号 |
2017年 |
《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整治方案》 |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9部门 |
食安办〔2017〕20号 |
2017年 |
《关于贯彻实施〈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食药监食监一〔2017〕53号 |
2016年 |
《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 |
国务院 |
国办发〔2016〕65号 |
2016年 |
《食品生产经营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办法》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总局令第23号 |
2016年 |
《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总局令第27号 |
2016年 |
《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管理办法》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总局令第21号 |
2015年 |
《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试行)》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食药监食监二〔2015〕228号 |
2015年 |
《关于贯彻落实〈食品召回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食药监法〔2015〕227号 |
2015年 |
《食品召回管理办法》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
总局令第12号 |
2014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年修订)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主席令第7号 |
2009年 |
《食品标识管理规定》(2009年修订) |
国家质检总局 |
总局令第123号 |
2006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主席令第49号 |
2006年 |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
国家质检总局 |
总局令第75号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16-2021年中国饮料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日期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16.0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 |
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制度,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强化源头治理,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实施网格化监管,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 |
2016.05 |
《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 |
要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并提出了“到2020年,消费品工业传统优势得到巩固提升,新兴产业不断壮太,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三品”专项行动取得积极进展,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明显提升,产品和服务对消费升级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的主要目标。 |
2016.09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
“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有利于推动软饮料等快速消费品市场的稳定发展。 |
2016.10 |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
提出“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五方面的战略任务。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超过8万亿人民币,2030年达到16万亿。太健康产业尤其保健食品及其饮料行业在我国将迎来历史上的黄金发展时期。 |
2016.11 |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
到“十三五”末,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工作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制度创新和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国家、省、地市、县并延伸至乡镇和农村的四级工作网络基本完善,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信息化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和信息惠民的能力显著提高。规划将有利于软饮料行业的安全管理。 |
2017.01 |
《关于促进食品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到2020年,食品工业规模化、智能化、集约化、绿色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供给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预期年均增长7%左右: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升,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
2017.03 |
《关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若干规定》 |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记录和保存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 |
2017.05 |
《“十三五”食品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
明确“十三五”时期食品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与目标,细化重点任务与措施,全面推进食品科技创新工作和产业化发展。 |
2018.11 |
《关于印发2018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 |
制定了食品相关产品标准食品产品标准及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标准及检验方法标准等,最新且更加严格的标准会使食品安全行业更加健康发展。 |
2019.05 |
《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
要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食品产业布局,鼓励企业获得认证认可,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引导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忧质原料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百年品牌。 |
2021.06 |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固体饮料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征求意见稿)》 |
固体饮料产品名称不得与已经批准的特殊食品名称相同或相近。产品名称的邻近部位应当使用本展示版面最大字号醒目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固体饮料”,并在同一展示版面标示“本产品不能代替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作为警示信息,所占面积不应小于其所在面的20%,使用黑体字印刷。固体饮料标签、说明书及宣传资料不得使用文字或者图案进行明示、暗示或者强调产品适用未成年人、老人、病人、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人群等特定人群,不得使用生产工艺、原料名称等明示、暗示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保健功能以及满足特定疾病人群的特殊需要等。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JY)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1年中国饮料市场分析报告-市场运营态势与发展动向研究》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