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行业分析报告-产业运营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显示,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指为AI算法训练及优化提供的数据采集、清洗、信息抽取、标注等服务,以采集和标注为主。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步入新阶段。例如:在2017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了《行动计划》从推动产业发展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相关任务进行细化和落实,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诛仙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具体政策
日期 | 相关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1.9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 | 《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 | 旨在将伦理道德融入人工智能全生命周期,为从事人工智能相关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相关机构等提供伦理指引。 |
2021.7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推动新型数据中心与人工智能等技术协同发展,构建完善新型智能算力生态体系。 |
2020.7 | 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 到2021年,明确人工智能标准化项层设计,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研制的总体规则,明确标准之间的关系,指导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开展,完成关键通用技术、关键领域技术、伦理等20项以上重点标准的预研工作。到2023年, 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标准体系,重点研制数据、算法、系统、服务等重点急需标准,并率先在制造、交通、金融、安防、家居、养老、环保、教育、医疗健康、司法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行推进。建设人工智能标准试验验证平台,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
2019.8 | 科技部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 | 鼓励人工智能细分领域领军企业搭建开源、开放平台,推动行业应用 |
2019.3 | 科技部网信办 | 《关于促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 | 探索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应用转化路径和方法,构建智能经济 |
2018.11 | 工信部 |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方案》 | 遴选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服务、平台 |
2017.7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 确定新一代人工智院发展三步走战略目标,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2030年, 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
2017.12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2)》 | 《行动计划》从推动产业发展角度出发,结合“中国制造2025”,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相关任务进行细化和落实,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诛仙,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
2016.9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智能硬件行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2016-2018)》 | 重点发展智能穿戴设备、智能车就设备、智能医疗健康设备,智能服务机器人、工业级智能硬件设备等 |
2016.7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 发展新代信息技术,其中人工智能方面,重点发展大数据驱动的类人工智能技术方法,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类人工智能方向去的重要突破。 |
2016.5 | 国家发改委 | 《“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 | 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与产业发展与国际统计,应用及系統级技术局部领先。 |
2016.4 |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三部委 | 《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 -2020年) 》 | 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工业机器人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用精密减速器、何服电机及驱动器等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 |
2016.3 | 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加快信息网络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突破大数据和云计算关键技术、自主可控操作系统、高端工业和大型管理软件、新兴领域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 |
2016.11 | 国务院 | 《“十三五”国家故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 发展人工智能、培养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各行业全面融合渗透。具体包括:加快人工智能支撑体系建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城应用,鼓励各行业加强与人工智能融合,逐步实现智能化升级 |
2015.7 | 国务院 |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动“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 将人工智能为其11项重点行动之一。具体行动为:培育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动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提升终端产品智能化水平。主要目标是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动应用 |
2015.5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2025》 | 加快推动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生产过程智能化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除了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外,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中国重点省市及自治区人工智能产业相关规划政策
地区 | 日期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北京市 | 2021.8 |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 | 发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新业态,培育3家左右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信息消费、人工智能+城市运行的千亿级领军企业,推动产:业生态链基本完善。 |
北京市 | 2021.6 | 《大兴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提升大兴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功能,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业务内容与形式,促进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
天津市 | 2018.10 | 《天津市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到2020年,本市人工智能产业总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人工智能核心产 业规模达到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300亿元。 |
山西省 | 2021.4. | 《山西省“十四五”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 “十四五”期间,推动一批高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引育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企业,人工智能率先在煤矿、医疗、交通、金融领域应用和推广,全面完成智能煤矿改造。未来15年,人工智能产业链基本成型,可以应用于大部分领域、重点场景当中。未来30年,紧跟国内外人工智能前沿技术突破,山西形成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 |
内蒙古自治区 | 2021.2 |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推进信息化和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 |
内蒙古自治区 | 2021.9 |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 | 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领域应用持续深化,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 |
内蒙古自治区 | 2021.8 | 《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 围绕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数字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在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5G技术研究应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研究与应用、物联网基础技术和集成应用研究、工业互联网、电子信息制造、软件信息服务、人工智能、区块链应用技术和北斗卫星导航应用技术、数据融合技术、可信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数据交易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 |
辽宁省 | 2021.5 | 《辽宁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到2023年,辽宁省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创新发展能力将显著增强,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实现规模化发展,支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作用明显增强。 |
吉林省 | 2021.9 | 《吉林省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工程。择优遴选一批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发展,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产业化项目,以及网络、安全生态等新模式新业态产业化项目。 |
黑龙江省 | 2021.9 | 《黑龙江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化软件、集成电路、移动通信、区块链网络安全等重点领域开展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加快重点产业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支撑“数字龙江”建设。 |
黑龙江省 | 2021.9 | 《黑龙江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 年)》 | 开展人工智能基础理论、适用自然环境的视觉认知计算理论及方法、自适应长期生存软件的基础理论、数据与智能科学的理论体系、智能感知与传感理论等研究。 |
江苏省 | 2021.8 | 《江苏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数字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全省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业务收入超过4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力争达到1.6万亿元,物联网等产业集群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规模跃上新台阶,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头部企业。 |
江苏省 | 2021.8 | 《江苏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 深化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以产业数字化、生活智薏化、治理智能化为方向,扩大物联网在智慧城市、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加快部署窄带移动物联网(NB-IoT) 、5G、新一代低轨道卫星等移动物联网网络,构建泛在安全的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高水平推进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办好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打造综合实力国际先进的物联网集群。 |
安徽省 | 2018.5 | 《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一2030年)》 | 确定了三步走的目标战略。 |
福建省 | 2020.6 | 《2020年数字福建工作要点》 | 推广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和产品,建成100项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 |
江西省 | 2021.9 | 《江西省“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 | 到2025年,力争5G与物联网、VR及相关产业、大数据与云计算、AI (人工智能)及相关产业的产业规模分别突破2000亿元、1500亿元、1000亿元、1000亿元。 |
江西省 | 2021.9 | 《江西省“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 加快推进5G与物联网、人工智能融合应用,开展设备远程运维监测与控制、机器视觉检测、工业AR/VR等示范应用,培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
湖北省 | 2020.8 | 《湖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年)》 | 到2022年,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技术创新能力和应用示范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初步形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及产业集聚区。 |
湖北省 | 2021.2 |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发展战略规划(2021-2035年)》 |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是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阵地,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特色,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为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布局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新兴产业,涌现了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在线新经济等一-批新业态。 |
海南省 | 2020.8 | 《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年)》 | 聚焦推动新型工业、热带农业等优势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智薏物流、国际航运、国际金融、智薏会展等外向型高端服务业,做优做强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电子竞技等数字新产业,推动离岸创业创新和数据跨境服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建成立足南海、辐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开放型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
贵州省 | 2017.11 | 《智能贵州发展规划(2017-2020年)》 | 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平台运营业,发展人工智能应用运营服务业。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链。 |
云南省 | 2019.11 | 《云南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分为云南省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组织实施五个部分。 |
陕西省 | 2019.9 | 《陕西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9-2023年)》 | 陕西将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文旅、智薏医疗与健康、智慧教育、智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应用示范,计划到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
甘肃省 | 2021.9 | 《甘肃省“十四五” 科技创新规划》 | 到2025年,全省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主体地位和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在重要产业领域和关键技术环节取得重大突破,科技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
青海省 | 2020.12 | 《中共青海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深化智能化建设,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成果同司法工作深度融合。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2021.9 |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 强调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农牧业的深度融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2021.6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加快5G网络布局,实现5G网络全覆盖,推动5G、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进信息技术融入百业服务大众。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LC)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