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通信设备市场分析报告-产业深度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显示,网络通信设备是用于连接网络,维持网络数据传输功能的物理实体。网络通信设备是互联网最底层的基础设施,属于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架构产品。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39。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属于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行业代码为C3922。
根据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属于鼓励类“二十八、信息产业”中的“7、宽带网络设备制造与建设”、“15、支撑通信网的路由器、交换机、基站等设备”和“17、数字移动通信、移动自组网、接入网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路由器、网关等网络设备制造”。
1、行业主管单位和监管体制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其中发改委主要负责制定行业总体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订立行业技术标准,对企业及产品进行认证和管理,对行业进行宏观调控,指导行业协会对业内企业进行引导和服务等;工信部负责各类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设备的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产品进网的认证、产业政策的拟定、产品应用的推动等,对软件企业的认定、软件产品的登记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管理产品质量监督工作、管理和指导质量监督检查,负责对国内生产企业实施产品质量监控和强制检验。
通信设备制造业的自律性管理组织有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等。行业协会履行自律、协调、监督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并为企业提供服务职能。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即3C认证制度目录中的第十一类电信终端设备,该类产品需要通过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的认证机构认证合格,取得相关证书并加施认证标志后,设备品牌商方能终端销售,并在经营服务场所使用。同时,产品出口至欧洲、美国等地(直接或通过通信设备提供商间接出口)的产品还需通过当地的CE、UL或FCC等认证。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为网络设备行业的行业准入、电信资源的分配、进网许可、设备进网试验和检测、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依据。主要法律法规如下:
序号 |
法律法规名称 |
发布部门 |
发布时间 |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 |
国务院 |
2016-02-06 |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 |
国务院、中央军委 |
2016-11-11 |
3 |
《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 |
工信部 |
2014-09-23 |
4 |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 检疫总局 |
2009-07-03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通信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有基础性、支柱性、先导性和战略性的作用,属于国家产业政策中鼓励发展的行业。国家和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政策支持我国通信行业的技术发展,促进通信企业发展壮大。与通信设备制造行业相关的主要产业政策如下:
发布时间 |
法律法规及政策 |
发布部门 |
主要内容摘要 |
2021年11月 |
“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 |
工信部 |
提出5项重点任务,包括全面部署5G、千兆光纤网络、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络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统筹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构建绿色智能、互通共享的数据与算力设施;积极发展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等融合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并形成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新一代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突破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
2021年3月 |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三部门 |
推进“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打造5个内网建设改造公共服务平台,遴选10个重点行业,挖掘20个典型应用场景。在冶金、石化、汽车、家电等重点领域遴选一批实施成效突出、复制推广价值大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加快制定分行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修订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
2021年1月 |
《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 |
工信部 |
到2023年,工业互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量质并进,新模式、新业态大范围推广,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深化“5G+工业互联网”。支持工业企业建设5G全面连接工厂,推动5G应用从外围辅助环节向核心生产环节渗透,加快典型场景推广。探索5G专网建设及运营模式,规划5G工业互联网专用频率,开展工业5G专网试点。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5G网络化改造、应用孵化、测试验证等服务。 |
2020年3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 |
工信部 |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工业互联网内外网络。加快拓展融合创新应用,深化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加快壮大创新发展动能,深入实施“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 |
2019年11月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发改委 |
将“二十八、信息产业”中的“7、宽带网络设备制造与建设”、“15、支撑通信网的路由器、交换机、基站等设备”和“17、数字移动通信、移动自组网、接入网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路由器、网关等网络设备制造”列为鼓励类。 |
2019年11月 |
《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
发改委 |
深化制造业服务业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互联网+”,激发发展活力和潜力,营造融合发展新生态。 |
2019年10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
工信部 |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网络覆盖范围,鼓励制造企业通过内网改造升级实现人、机、物互联,为共享制造提供信息网络支撑。 |
2019年8月 |
《关于印发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
工信部等十部门 |
加强工业生产、主机、智能终端等设备安全接入和防护,强化控制网络协议、装置装备、工业软件等安全保障,推动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集成商与安全企业加强合作,提升设备和控制系统的本质安全。 |
2018年11月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工业通信业标准化工作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信部科〔2018〕231号) |
工信部 |
在逐步完善我国智慧城市相关顶层设计及智慧成熟度分级分类评价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推动建立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标准对接合作沟通机制;加强与东盟、中亚、海湾等沿线重点国家和地区的标准化合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标准互认;加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商务领域标准化合作,推动电子数据交换协议标准研制与互认,加快电子商务领域追溯体系标准建设,实现追溯数据共享交换。 |
2018年7月 |
《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发改委工信部 |
该计划目标“到2020年,信息消费规模达到6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信息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拉动相关领域产出达到15万亿元。” |
2018年6月 |
关于印发《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18年工作计划》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18〕188号) |
工信部 |
支持工业企业建设改造工业互联网企业内网络。在汽车、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机械制造、轻工家电、信息电子等重点行业部署时间敏感网络(TSN)交换机、工业互联网网关等新技术关键设备。支持建设工业无源光网络(PON)、低功耗工业无线网络等新型网络技术测试床。 |
2017年1月 |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 |
发改委 |
依据《“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的5大领域8个产业。 |
2017年1月 |
《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
工信部 |
将“1、加快建设先进泛在的无线宽带网,完善城镇热点公共区域WLAN覆盖。2、优化网络结构布局。以数据中心为核心,打破传统地域和行政区划组网模式,推动传统网络的转型升级,构建支撑互联网业务发展的新型网络。扩容骨干网互联带宽,提升网间互通质量。”确定为完善基础设施的发展重点之一。 |
2017年11月 |
《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 |
国务院 |
把握全球网络信息技术代际跃迁和网络基础设施演进升级的机遇,推进IPv6规模部署,加快网络设施和应用设施升级,构建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实现互联网向IPv6演进升级,构建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 |
2017年11月 |
《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 |
国务院 |
提出加快建设和发展工业互联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
2016年3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国务院 |
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壮大。构建泛在高效的信息网络,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