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装备市场分析报告-产业竞争环境与发展潜力评估》显示,智能装备是一种集光学成像技术、机械运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算法和数据控制软件技术于一体,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装备。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属于制造业(C),细分行业为专用设备制造业(C35);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标准,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属于“020215智能测控装备制造”。
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下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
根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及相关政府规划,智能装备业包括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器仪表、自动化成套生产线、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等。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系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包括国家发改委和工信部。国家发改委主要职责是: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相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行业的管理与规划等;拟定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规划;组织拟订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技术进步的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统筹协调解决智能装备推广应用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工信部主要职责是: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组织实施有关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进相关科研成果产业化等。
智能制造装备行业自律组织主要包括: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联盟、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及中国自动化学会等。行业自律性组织的职能是承担行业引导和服务职能,深入研究产业与市场的发展趋势及要求,通过为企业与政府间搭建交流与合作平台加强行业内企业的合作及交流,推进行业发展。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政策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发展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主攻方向。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支持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主要包括:
序号 |
发布时间 |
颁布机构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1 |
2021年4月 |
工信部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
规划指出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普及数字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转型。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持续推动工艺革新、装备升级和生产过程智能化。针对装备制造领域,满足提高产品可靠性和高端化发展等需要,开发面向特定场景的智能成套生产线以及新技术与工艺结合的模块化生产单元;建设基于精益生产的智能车间和工厂;大力发展数字化设计、远程运维服务、个性化定制等模式。针对电子信息领域,满足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缩短研制周期等需要,推进电子产品专用智能制造装备与自动化装配线的集成应用;开发智能检测设备与产品一体化测试平台;建设智能物流配送系统,优化生产经营决策系统。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推动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研制一批国际先进的新型智能制造装备,包括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激光跟踪测量等智能检测装备等。 |
2 |
2021年3月 |
国务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
纲要指出要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增强制造业竞争优势,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实施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改造专项,鼓励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强设备更新和新产品规模化应用。重点研制发散式控制系统、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数据采集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工业控制装备,突破先进控制器、高精度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促进设备联网、生产环节数字化连接和供应链协同响应,推进生产数据贯通化、制造柔性化、产品个性化、管理智能化。 |
3 |
2021年3月 |
国家发改委等十三部门 |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提出优化制造业供给质量。支持企业和专业机构提供质量管理、控制、评价等服务,扩大制造业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供给体系对需求的适配性。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
4 |
2019年8月 |
工信部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制造业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实施意见》 |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丰富产品种类,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推广数字孪生、可靠性设计与仿真、质量波动分析等技术的开发应用,提升产品质量设计和工艺控制能力。持续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支持建立质量信息数据库,开发在线检测、过程控制、质量追溯等质量管理工具,加强质量数据分析,推动企业建立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系。 |
5 |
2019年8月 |
国家发改委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
鼓励机器人共性技术:检验检测与评定认证、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智能机器人云服务平台等。鼓励智能化生产线,智能化生产成套制造装备。 |
6 |
2017年12月 |
工信部 |
《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提出深化发展智能制造,深入实施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支持重点领域算法突破与应用创新,系统提升制造装备、制造过程、行业应用的智能化水平。提高数字化非接触精密测量、在线无损检测系统等智能检测装备的测量精度和效率,增强装配设备的柔性。鼓励离散型制造业企业以生产设备网络化、智能化为基础,应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处理现场数据,实现设备在线诊断、产品质量实时控制等功能。鼓励流程型制造企业建设全流程、智能化生产管理和安防系统,实现连续性生产、安全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
7 |
2017年7月 |
国务院 |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
提出加快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发展新一代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设备,鼓励开发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可穿戴终端产品,拓展产品形态和应用服务。提出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创新,在制造、农业、物流、金融、商务、家居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开展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推动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发展智能化水平。围绕制造强国重大需求,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核心支撑软件、工业互联网等系统集成应用,研发智能产品及智能互联产品、智能制造使能工具与系统、智能制造云服务平台,推广流程智能制造、离散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远程诊断与运维服务等新型制造模式,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推进制造全生命周期活动智能化。 |
8 |
2015年5月 |
国务院 |
《中国制造2025》 |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两化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组织研发具有深度感知、智慧决策、自动执行功能的智能制造装备以及智能化生产线。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数字化控制、状态信息实时监测和自适应控制。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